时间:2024-05-07
吴学英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课堂的关键特征。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而新版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言学科所特有的”的特征。抓住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言语形式”这一独特性,通过朗读、品析、想象、悟情等方式鉴赏语言,让语文课堂充满朗读之味、品词之味、想象之味和悟情之味。
一、读吟咏,读出言语的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是朗读的艺术,朗读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语文课不能没有朗朗书声,“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感悟其中的哲理,感悟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朗读吟咏,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叶圣陶先生指出:“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通过一次一次的朗读,悟出朗读的技巧、字词的音韵、遣词的精当,悟出我声抒我心的畅快。
当然,读的方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文体而异,可齐读、自由读、可录音范读、教师示读,可男女生分开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可整篇读、选片段读……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教学需要,确定恰当的诵读方式。如教学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提示学生“昔闻”“今上”要读得缓慢些,才能体味杜甫数十年的沧桑坎坷;鉴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懷古》时,提醒学生朗读时要保持豪壮的基调,才能读出作者之忧愤深广与忠义之心;朗读当代散文诗《记忆》,提示学生语速宜缓,要充满激情,才能把文章表达的对真善美的歌颂和对假丑恶的批判的强烈而深沉的感情表现出来……方智范教授说:“我发现学生在朗读中被激起的思维是如此活跃,课堂气氛是如此生动活泼,朗读和诵读居然能够发挥那么大的功能,我的疑虑彻底打消了。”朗读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培养学生爱读的习惯、会读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朗读吟咏的语文味。
二、咬文嚼字,品读语言的语文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聚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要“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这一具体素养要求;所以,通过品词、咬文嚼字理解词意、句意、文意自然也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与任务。教学《祝福》一文,在理解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可引导学生品读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用换词的方法提出问题:可以把“眼珠”改为“眼睛”、“间或”改为“偶尔”、“轮”改为“转”吗?通过对字词的品读体悟语言的精彩。学习王昌龄《送魏二》一诗,可让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解读送别时的心情。学生抓住了“醉”“凉”二个字,品读“醉”字所呈现的送别时的场景:设酒饯别,主客把盏,别盘狼藉;“凉”字一语双关,既写江雨随风飘进舟中落在身体上的肌肤的“凉”,也写出离别之人的愁苦凄凉。汉语语言的精妙在于语义的丰富性,也在于运用的唯一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出色的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文字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学者作家对语言文字、遣词造句的见解给教学指明了方向与方法。
咬文嚼字,品读揣摩,是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在组织实施由文字言语建构而成的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要遵循学科的特性,带领学生与文字玩游戏,学会因形释义、借义猜义,因文定义等方法,习得学科味道,让语文课堂充满咬文嚼字的语文味。
三、合理想象,释放文字的语文味
语文,是形象思维,是允许甚至是必须想象的文字艺术。语文课堂要善用想象再现人物、图景、情感。有了想象,文字就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立体可感的形态,是悦耳动听的声音,是沁人心脾的香味……有了想象,才有《迢迢牵牛星》中“纤纤”“札札”中河汉女的柔美与勤劳;才有《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营造出来的萧瑟冷清的意境;有了想象才能体悟朱自清先生把荷叶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韵味,陶醉于幽香缥缈、优雅宁静的荷塘月色中;才能窥见“姑娘啜泣着,轻声说,你走吧,不要来了”的内心活动,明白少女这个时候“嗔怪,心疼,担心”的情感世界。教学《再别康桥》,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让学生闭上眼睛,带着“自己就是徐志摩,这时,你再次来到康河旁,望着昨日熟悉的一切……于是挥手写下《再别康桥》”的问题想象,然后再让学生朗读,结果发现,学生读得比前一次投入。事实上,这位教师正是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从而自觉走近徐志摩,走近他的内心。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语文课堂。
康德曾经指出:“鉴赏乃是相关想象力的自由合规律性且针对某个对象所开展的评判能力。”文学创作需要想象,鉴赏文学作品也需要想象。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明白想象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要借助课堂这一平台,帮助、引领学生构建想象,懂得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通过不同的想象理解形象、体悟情感,如扩展想象、推理想象、虚构想象,如关联想象、顺势想象、逆势想象等来跟文本对话跟作者共鸣。可以说,语文课堂的想象,培养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展现的是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下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浓浓的语文味。
四、披文入情,感受文本的语文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正因为语文教材在审美情趣、情感体验、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语文课堂就应该是教师、学生带着情感与文本、作者的多重对话,就应该是师生在一起欣赏、鉴别、评价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的同时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如教学《荷花淀》,师生欣赏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风光与人物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如学习《雨中登泰山》,师生共同领略东岳泰山的壮观之美,从而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习《与妻书》,教师引导学生读懂林觉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情怀;学习《报任安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明白司马迁忍辱负重、苟且偷生所彰显的重于泰山的生命价值;教学《春江花月夜》,师生一起欣赏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理趣之美;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屈原、走近鲁迅、接触史铁生,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诗人作者的家国情怀、情感世界……
语文教学是情感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关描写父亲的文字,并说出哪个字、哪个词,哪一句或哪一段最打动自己,为什么打动自己。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抓住 “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披文入情,走进由文字创设出来的意境之中,从而感悟“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寂寞……对字词句段篇的品读,披文入情,落实语文学科丰富情感、纯洁道德、提升精神的任务。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从工具性出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语言、积累语言、交流语言;从人文性出发,语文课堂应该借助“语言”让学生个性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熏陶,体验得以落实……“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涵咏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咀嚼,探索文本的意蕴……”这是语文课堂的独特性,更是语文课堂的浓浓的语文味。
李绪强老师在他的课题研究中提出:“语文是生命的涵咏与化成。”笔者认为,“涵咏”是方式,是过程;“化成”是结果,是目的。在教改不断推进和完善的当下,语文教学要“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突出学科“语言”的特点,利用朗读、品词、想象、悟情等方式“涵咏”学科特性,“化成”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道,让师生能在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互学互享。
[作者通联:广东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