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骂”唤醒贫困户,您怎么看?

时间:2024-04-24

“骂”是良苦用心、语重心长

适度“骂一骂”能触及灵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少数贫困户长期以来养成等靠要等不良习气,个别贫困户甚至出现身强力壮却好吃懒做,坐等政府救济的情形。对于这种思想上“深度贫困”的贫困户,春风化雨温柔以待作用有限,适度“骂一骂”反而能触及灵魂,来个思想行动上的大转弯,实现思想上的脱贫。当前贫弱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需要各级干部按照总书记说的,做到“精准”,哪里有病就治哪里,不同的病开不同的方子,最终实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脱贫,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

(武汉 熊厚坤)

没有爱何来的“骂”

常言道:“打是亲骂是爱。”扶贫工作者用“骂”的方式做群众工作,恰恰体现出扶贫干部对贫困户脱贫的急切之心和关爱之情。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工作者费心费力,却激发不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出于对脱贫工作的责任心,对贫困户的关心和爱护,才用“骂”的方式激起贫困户的脱贫斗志,希望用这种方式一语惊醒梦中人。社会也应该对扶贫工作者多一分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分配合,这样才能汇集各方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鄂城 付秋安)

该批评就得批评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对个别消极懈怠的贫困户,用“骂”唤醒他们,更体现了扶贫干部对于贫困户的关心。俗话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扶贫干部和贫困户要成为一家人,该批评的时候就得相互批评、不讲客套。当然,运用“骂”的方式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激发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要“骂”之有理、“骂”之有度、“骂”中含情,要相互理解、尊重包容、共同努力,帮助贫困户摆脱物质生活上的贫困,更摆脱个人精神上的贫困。             (大冶 石晶晶)

“骂”的方式须谨慎

“骂”贫困户当戒

对于个别贫困户的等靠要现象,靠“骂”做思想工作不可取。我们扶贫济困干部的言谈举止,代表的是党委政府部门的形象。解开贫困户思想上的死扣,方式方法很多,既要文明用语,更要注意效果。或春风细雨滋润他们心田,或身先士卒用行动感染他们沉睡的内心,或顽症下猛药。总之,一定要体现党委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与文明形象,否则会给党委政府部门带来负面影响。         (老河口 张俊杰)

光用“骂”的方式不可取

做群众工作光用“骂”的方式不可取。“骂”只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时候才能使用。如果“骂”得群众不能接受,就会拉开我们与群众的距离。我们与群众是鱼水之情、骨肉之情,农村基层的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与他们沟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要因人而异,摸清老百姓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去做群众工作。除了“骂”,我们还可以“劝”“教”“聊”“谈”。我们更多的是要与老百姓拉家常、知老百姓冷暖,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难题、做实事。            (英山 陈华)

“骂”不出贫困户好日子

扶贫干部“骂”口婆心的初衷是好的。然而,“骂”并不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根治那些想依靠扶贫政策来过日子的“老油条”的心病,还要扶贫干部针对贫困户不同“病情”对症下药开“良方”。对于想脱贫致富的贫困户开“引路方”,为他们牵线搭桥,找到脱贫致富新门路,甩掉“貧困帽”;对于那些得过且过、好吃懒做的“老油条”要开“棒喝方”,为他们列出脱贫倒计时表,督促他们奔上脱贫创富的正道。面对贫困户这一弱势群体,扶贫干部还需蹲下身子,春风化雨与他们贴心交流,一心一意为他们谋幸福,他们方会融入脱贫攻坚大潮中。 (武穴 方军)

“骂”后工作要做好

要直面问题找准贫困症结

贫困的原因有千万条,贫困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但党中央的“五个一批”脱贫政策要想在乡村落得了地、生得了根,就必须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发力三个方面着手。政策找对路子、帮扶帮到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扶智扶志是让贫困户真实感受党的政策的实惠、真实感觉干部帮扶的真心和真实唤起脱贫的决心的关键之举。要让贫困户真心感受到脱贫的好处和脱贫后天翻地覆的变化,需要扶贫干部用更多的脱贫成效来唤醒他们,让他们看到,只要用勤劳的双手,再加上党的政策扶持就一定能够获得幸福生活。              (咸宁 章凤香)

帮助贫困户从精神上实现脱贫

最深的贫困是心灵绝望,最成功的脱贫是志气升腾。当贫困户未从精神上脱贫,一切帮扶都只治标不治本,因此,必须帮助贫困户从精神上实现脱贫。一是先进引路,以身边典型讲身边事,身边先进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凝聚脱贫攻坚力量。二是精神物质齐鼓励,用爱心超市、公益性岗位等形式,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鼓励群众自己动手、勤劳致富,在劳动中体会快乐。三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社会正能量,补齐群众精神贫困的短板,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安 雷娜)

“骂”要有水准,更要有效果

针对“等靠要”思想突出、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扶贫干部用“骂”唤醒贫困户,不失为一种精准施策,但要有水准,更要有效果。一是“骂”要出于公心。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这一群体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二是“骂”要有针对性。用“骂”唤醒贫困户,究竟对哪些人起作用,能起多大作用,要仔细甄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骂”要有时效性。时机不对,功夫全费。说话要分场合和时机,在公众场合揭短,固然能逞一时之快,但贫困户心理抵触未必接受。私下批评教育,轻言细语,也许更有效果。                          (竹山 余修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