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淳福卫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流畅的语言来表达,无论多么精妙的构思、深邃的思想,也只能停留在作者的头脑中,读者无从了解。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有“语言流畅”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中把“有文采”列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注重锤炼作文的语言,提升表达的意蕴,增强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从文体上看,记叙文的语言要通过对词语的锤炼,描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创设意境,进而塑造人物形象,使语言具有画面感、流动感、含蓄性;议论文要通过对句式、修辞的锤炼,提升论证的深刻性、严密性,进而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锤炼词语,生动贴切。锤炼动词是锤炼词语的重点,因为很多记叙性、描述性的语段要涉及人物的刻画和场面的再现,通过锤炼动词,刻画人物形象,显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氛围,就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和场景的特征。要准确地刻画人物的形象,就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描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人物的特征等。如高考优秀作文《小巷面条香》中的片段:
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面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香味从睡梦中拖起,纷纷走进小店,端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这时,我才明白: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文中三个动词“涌”“漫”“拖起”精准地写出了面香的诱惑力,为后面写人们吃面做铺垫。
善变句式,运用灵活。在写作时,除了锤炼词语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句式,比如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句式,可以使句子活起来,使语言更有灵性;巧用对称句,既使文章结构工整,对比鲜明,又使文章语言严谨,更有说服力;合理使用复句,可以使文章的逻辑严密,语言具有思辨性。句式组合,富于变化。语言只有运用灵活才会有生命力,如果我们认真研究高考三类文的语言,你会发现,这些文章的语言总是缺乏灵动的变化,比较呆板,缺少语气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陈述句变反问句或感叹句等方式根治这一弊病。如高考优秀作文《最珍贵的风采》中的片段: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我们要拥有几米笔下那一颗充满爱的心,这样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然而,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保留着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谷的路旁矗立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欣赏身边的美景!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说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翠翠曾经守护着的湘西如今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所以,彰显时代风采,他,当之无愧!
上述文段就是巧妙地组合了陈述句、感叹句,使感情的表达更充分,语言更有说服力;此外,文中长短句、整散句结合来举例论证观点,使文章语言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我们在列举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使用陈述句,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反问句、感叹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使论证的观点发人深省;也可以适当地转换句式,长短句、整散句配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行文活泼、自由,才能使文章具有鲜明的个性。
巧用复句,论证深刻。高考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议论文体,这就要求文章有严密的逻辑性,而复句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比如因果关系复句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推理严密,让步关系复句可以使文章论证富有辩证色彩,转折关系复句可以联系前后论点并突出重点等。复句运用得当,会使文章的逻辑严密,使论证的观点无懈可击。如高考优秀作文《如他,风采无限》中的片段:
尽管,大李潜心钻研学术,可能无暇修饰外貌,难以兼顾家庭,但他极为丰富的学识尤为珍贵;尽管,高端的学术研究看似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甚微,但我们的生活定会因为大李们的付出得到积极的改变,而我们的后代、人类的未来,也会因此受益。
文段在“尽管”后面列出学术研究的诸多不足之处,在“但”后面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典型的让步关系复句。作者运用让步关系复句强调自己的观点,使文段的论证更加严密。考生在议论文中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要学会运用复句,比如运用让步关系复句,在“尽管”后面列举和自己相对或相反的观点,“但”后面明确自己的观点,既突出自己的观点又照顾其他观点,使文章的论证严密。在列举了一系列类似的事例后,还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做总结,归纳分析事例产生的原因,从而强化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在正面论证之后运用假设关系复句进行反面论证,在拓展文章的论证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增强文章论证的严密性。
意蕴丰富,铸就华章。很多考生写文章,都希望能写出底蕴来。若要使文章有底蕴,首先,要“有底”,在文章中显示出自己广博的知识内涵;其次,要注意运用富有“文化”因子的内容,这里的“文化”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文学(诗、词、曲、赋)、民俗(地域特色、民族风情)、艺术(音乐、美术)等。只要我们注意多运用一些体现这些“文化”因素的内容,我们的文章也会充满文化底蕴。如高考优秀作文《坚硬的科学与柔软的人文》中的片段:
所以哲学家罗素会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他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人生中,既应追求坚硬的知识理性,亦不可放弃柔软的人文情感。古今中外之大成者,概莫能外。假若张衡一生专注研究地动仪而无暇他顾,那么《二京赋》的华篇便难以出世;假若钱钟书仅埋首浩瀚书堆专研学问,那么《围城》之嬉笑怒骂趣味横生便不为我辈所识。达·芬奇的奇妙画笔下,除了精细的人体解剖图,还有神秘的《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的超强大脑中,除了枯燥的物理公式,還有美妙的乐谱。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不只是单调无味的科学知识拼凑体,而是充满了色彩与情感。
文段中的例子涉及张衡的地动仪和《二京赋》,钱钟书的学问和《围城》,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和《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和音乐,这些材料涵盖的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地理、文学、医学、美术、物理、音乐等领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列举论据的时候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从不同的领域寻找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避免议论文的枯燥、乏味。
[作者通联:重庆市彭水县一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