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杨阳 黄如祥
2017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仍为情境式默写,但分值由6分降为5分。面对冗杂繁琐的64篇必背古诗文,学生背诵费时费力,却又因种种原因容易丢分,“分值生产力”明显不高。鉴于这种情况,有些“聪明”的考生会产生懈怠心理,认为5分不重要,对于默写题不再认真备考。殊不知,四两也能拨千斤,5分背后牵动的是语文卷面的150分,备考意义重大。
一、对于古代诗歌阅读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对高考古诗文的记忆和理解做了深度考察。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古诗文鉴赏题第8题,要求将试卷上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谈谈二者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2016年新课标卷Ⅲ古诗文鉴赏题第9题,要求将《内宴奉诏作》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对比,分析二者感情基调有何不同之处;2016年北京卷第17题,要求考生将试題篇目《西村》跟高考背诵篇目《游山西村》进行比较,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考场上面对这样的对比分析题,如果平时没有做好高考古诗文的背诵、理解工作,那么这诗歌鉴赏题的5分是必失无疑的。
再者,平时对于诗歌的背诵理解,能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水平。大量的古诗文储备,对于考场诗歌鉴赏帮助极大。
二、对于文言文阅读
高考近几年考察古诗文的理解性记忆,避免考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有效地驱动考生积极研习古诗文的意义内涵。尤其是关于经典长篇的理解分析,使考生积累了大量文言实词虚词和语法句式,这对解答高考19分的文言文阅读题大有裨益。2017年全国一卷第13题第二小题,要求翻译“而曜好臧否人物”,如果理解记忆过《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就知道“臧否”是“褒贬”的意思;2017年全国卷Ⅱ第13题第二小题,要求翻译“吏奉法,律不可枉也”,《出师表》中恰有“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样的表述,可知“枉”是“歪曲,违背”的意思;2015全国卷Ⅰ第7题第二小题,要求翻译“求见二酋面贵之,庶或万一可济”,《出师表》中有“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样的句子,可知“庶”在这是“或许”的意思。单是一篇《出师表》,就能在高考文言文阅读句子翻译题中起到具大作用,那么高考64篇古诗文对解答考卷上文言文阅读题的重要意义便不言而喻了。
三、对于写作
古诗文默写对于写作题的重要性,一是素材的运用;二是文采的凸显。
素材应用,一方面是考生得心应手地对古文中名人名事的引用,这一点人人耳熟能详不必多言。另一方面是语意的化用,有学生作文中写到“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而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反省自己,我们不能让圣益圣,愚益愚的事情再次发生在现代,而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且不论这个句子的好坏高下,我们能从中看出学生对《论语》《师说》《阿房宫赋》三篇古文能在背诵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了,语意简洁而明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将背诵的古诗文运用到作文中,有利于作文“文采”这一发展等级的达成。此类应用在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以下展示片段:
“随手一拂,就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天然静谧;信手摘叶,就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奥妙禅意;一不小心就误入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仙境。穷居他乡,就有了一种‘月是故乡明的淡淡思绪”;
“阅读以明志,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知识渴求;读书以修己,是‘花开花落,看天空云卷云舒的畅然恬静”;
“读书所能带给你的是李白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情万丈;是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家国情怀;是诸葛亮‘今当远离,临表涕零的忠肝义胆”。
四、对于学生发展
古诗文默写除了直接影响以上几种题型的得分之外,还对整个语文考卷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潜在影响作用,在这里不再赘叙。值得一提的是,认真备考古诗文默写,还关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
一方面备考古诗文默写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考名篇名句默写要求考生规范书写,不能添字、漏字,更不能有错别字,近乎苛刻的阅卷要求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规范书写、认真作答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以及终身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方面备考古诗文默写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高考要求背诵的64篇古诗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大家之作。语言优美、思想深邃,蕴含着中华古典文化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和认真理解,能陶冶情操、洗涤灵魂,受益终身!
作者通联: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