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蔡丹姬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高考诗歌鉴赏中对用典的考查时常出现。具体考查形式为:一是识别用典的手法。二是指出典故的出处。三是考查用典的意图或作用。这是近年高考对用典最主要的考查形式,前两种考查需要考生对典故有一定的积累,第三种考查方式就要求在指出典故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分析,这对考生诗歌理解与鉴赏能力的要求很高,是考查的难点与重点所在。
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评论现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歌抒情方式,常见于咏史怀古诗。这一抒情手法的考查也常常与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考查交融在一起。
用典与借古讽今是诗歌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两者又有某些共通之处。对作者运用手法的意图、表情达意的效果展开分析,是高考考查的难点与重点,也是我们要着力去思考的问题。
我们先从用典的分类、形式、作用、可能出现的题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入手,进而将两个知识点进行区分和辨析。
用典按内容分有用古人古事和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回顾作者43年南下经历外,全是用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需要指出的是用事用典中,如果借用古人古事是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这一种情况下用典和借古讽今两种手法是相通的。所谓借古讽今,即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现实。鉴赏这类诗词,必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并且借古讽今对现实的情感态度常常是偏向批判或讽刺,而用典则没有固定的情感偏向。
但如果用古人古事没有影射评论现实,只是表达作者个人的意绪或愿望,那只能说是借古抒怀而非借古讽今。如李白《送友人入蜀》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劝解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尾联含蓄蕴藉,这是典型的用典,借古抒怀,但不是借古讽今。因此,借古讽今只是用典中的一种情况,并且常常出现于咏史怀古类的诗歌中,而用典的形式及作用就更为丰富了,两者不可等同或混淆。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夔“过春风十里,盡荠麦青青”,引用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如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显示了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写出了自己的意境。
典故按形式分有明典、暗典和正典、翻典。
明典: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看即知是三国周瑜的典故。暗典: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里的“天狼”其实用了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翻典:大多数诗词都是直用其事,要表达的意思和典故一致,即正典。但也有反用其意的,称为翻典,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如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反用了张翰辞官归乡、许祀求田问舍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收复山河的志向。
熟练掌握典故的几种分类及运用形式,对我们识别或分析用典的意图有着重要意义。
解读用典类或借古讽今类诗歌,需要把握关键的两点:一是彼时彼境彼情,即典故本身的意义;二是此时此境此情,即作者用典的意图。具体解题思路,建议如下:
首先,明典故,即明确典故的来源。这需要我们平时对典故有一定得积累,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典故更是要熟知出处,了解其寓意。如李广“功高难封侯”、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祖逖“闻鸡起舞”等。高考考查的典故大都还是比较常用的,基本都能从曾经学过的课文中找到依据。即便有一些学生较陌生的典故出现,出题者也往往会在注释中提供典故的背景甚至是寓意的解释,如全国卷“任公子东海钓巨鱼”。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平时注重文史方面知识的积累,考场紧抓有效信息的提供,了解典故中的人、事及内涵。
其次,辨典故,即辨明用典的形式。辨明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是引用还是化用;搞清作者与典故的关系,是用来自比,还是对比衬托。明确诗人对所用典故的态度,答题才有方向。如江苏卷辛弃疾《八声甘州》正用李广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的典故,借李广自比,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化用杜甫诗句,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亮节。
再次,析典故,即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诗人用典,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只有同现实相结合,找到彼境彼情与此境此情的契合点,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感情所在。一方面阅读全诗,抓住上下文语境中作者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态度;一方面知人论世,考虑诗人的处境,包括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如江西卷辛弃疾《水调歌头》,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他奉召赴临安,当时正免官家居的朋友为他设宴饯行,遂慨然而作词。诗中“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作者通联:江苏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