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化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7

黄婷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面对这一要求,大语文教育观为语文老师打开了实现目标的窗口。

大语文教育,强调语文和生活的练习,语文对人格的完善,充分利用语文课内外学习环境开展语文活动。“大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由“一轴两翼”组成:主轴是课堂教学,两翼是开展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可以说“大语文教育”为我们描绘了语文教学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资源不足、班级授课人数众多,师生互动困难,课内外反馈过于单一片面;教学资源的局限让师生没有精力过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大语文教育”观念虽然得到了一线教师的一致认可,但很少有教师真正去实践它。此时,网络信息化传播方式宛若一股清风,吹进了高职语文课堂,为大语文教育观的实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笔者就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例,对于大语文教育观下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结合学生生活。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大语文教学提出,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充分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名句交流》一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第二册古诗词单元学习之后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搜集古诗词名句进行交流。中国的古诗词名句浩如烟海,如何让一帮不爱读诗诵词的学生培养起主动学习的兴趣呢?面对这一范围广内容多的课题,我课前在手机APP——蓝墨云班课上发起讨论:你最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从学生最爱的电视入手,寻求灵感,从形式和主题两方面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

通过前期调查,学生最爱的综艺节目为《中国诗词大会》,“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主持人董卿带领观众们走进古典诗词的瑰丽世界,让学生们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涌起了读诗的热情。这给我的课堂教学形式提供了灵感——以主题性课外诗词阅读的形式,来开启课堂诗词大会的探索。

而授课之时正值春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之时,有孩子问我,为何是十里桃花,而不是梅花或牡丹。看似无意的问题,却引起了我的思索,孩子们并不理解桃花这一古诗词经典意象的内涵,于是,我就以桃花为主题,引导学生去搜集、演绎、赏析、运用和桃花有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开启自主读诗颂词的旅程。

二、结合学生兴趣。创新语文学习形式

游戏一直是国内外众多教育家推崇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消除背诵诗词的畏难情绪,我采用了一系列的手机APP游戏,方便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本课以桃花为题,读——背——析——用的诗歌学习任务为主线,共分为桃花吟、桃花诗、桃花签、桃花景、桃花意五个环节,利用游戏、影视制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素养。

(1)桃花吟——课前诵诗

大语文教育观告诉我们,诗词学习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固定的文本,而是以此为点,促进学生主动去阅读诗词、感悟诗词,从而获得自身的审美体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借助手机软件采用了如下策略:

师生搜集桃花诗词:课前师生搜集桃花诗词和相关赏析于蓝墨云班课,汇成资源库,借助软件即时反馈学习情况方便学生碎片化学习和教师提醒。

每日一人为你读诗:学生按学号每天一人轮流推荐一首桃花诗,用心吟诵,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赏析视频,上传到“为你读诗”栏目。在为期一个月的每日读诗活动之后,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2)桃花诗——趣味背诗

大语文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择取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兴趣点,在课前诵诗的基础上,开启桃花诗歌的课堂学习。开篇,导入了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情境,提出问题:为何该片的背景是桃花?

模仿颇受学生喜爱的诗词大会九宫格游戏,给学生出示一系列九宫格或者十二宫格的题干,请他们找出其中隐藏的桃花诗句,并当场公布答案和答题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桃花签——品析意象

让古诗词如此美丽的灵魂在于意象,它不仅让诗词呈现出唯美的画面,更让人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思,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制作了包含图文诗乐的微视频,让学生对于桃花这一经典古诗词意象有着丰富、多面的形象感知。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登录语文学习软件,在教学平台上完成思维导图,找出桃花所代表的几个经典意象,为桃花贴上隐逸、春天、美人、爱情、友情、凋零等标签。同时,教师在随堂小测栏目进行桃花意象试题考核考核,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当场作答,即时反馈。学生当场可以获知自己具体的错误点和班级成绩分布。

(4)桃花景——合作运用

在掌握桃花意象的基础上进行运用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领会和体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桃花意象内涵,以游戏动画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来实践运用诗句,学生借助平台中动画制作功能,选择人物、角色、场景、动作,编制三生三世桃花签的短剧。要求短剧中有具体的桃花意象,与意象想匹配的诗句,并符合剧中人物设定。借短片人物之口诉悠悠桃花之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

(5)桃花意——课后拓展

为了更好地体味桃花意蕴,我请学生课后制作桃花图册,涵盖更多桃花意象,上传至平台。让课堂生成延续到课后,让整个课堂变成一潭活水。同时提示学生,以后还可以按照本节课的流程来学习明月、碧山、烟柳、脉脉黄昏,这些关乎中国人心底最熟悉、温存的意象来学习诗词。

综上所述,按照大语文教育“一轴两翼”的模式,只有在以课堂教学为主轴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强化“两翼”(开展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充分扩大语文听说读写的学习范围,充分拓展語文的使用范围,多方面重视语文对学生的影响,才能拓展语文教育天地,真正完成语言教育的中心任务。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