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庄子之“用”

时间:2024-05-07

吴歆

诸子百家中内容最为丰富的莫过于道家,其学术氛围之宽容,论述对象之广泛,核心主张之玄虚,可能是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前所未有的。如此高妙的思想对于对生活认知和经验都十分局限的高中生来说,倘若试图形而上地整体感知道家,难免会觉得内容空洞,不但达不到认识了解的目的,反而会更加让人如坠五里雾中;又或者干脆走向另一个极端,简单粗暴地将庄学的核心价值定义为“无用”,以为其消极避世、拒绝人的社会价值,因而拒之千里。其实,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独立体系的哲学,也是经世之学,本文就高中教材中选人的篇目文段来浅探庄子学说的现实之“用”,以期对教学中更好把握庄子思想有所帮助。

要解答庄子的现实之“用”,不妨先看看,庄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庄学其根本的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是“道”,“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整本《庄子》都未对“道”作出过确定明晰的定义。佛教也遇到了相同问题,迦叶尊者得佛祖衣钵时,释迦摩尼的原话是,“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利文字”。佛陀解決的更彻底,就是“不说”。

我们只好换一个问题:“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庄子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无所谓”。也就是“顺应就好”。“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而对于那些执迷不悟叫嚣人定胜天的人,庄子干脆讲了个很直白的中央之帝浑沌的故事:倏与忽为报答浑沌“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如果硬要试图改造自然,不但达不到最终的目的,起到反作用,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么,对这个无法定义的“道”,又如何界定它的“有无用”呢?

上文说“道”是自然运行的根本规律,那么可以说对于“道”的认识,实际上是哲学家们对于自我存在和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庄子对于自己学说的定位是很清醒的,在《逍遥游》和惠子的对话中,庄子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学说。“梁惠王所赠大葫芦”“宋人不龟手之药”“惠施之樗”,这三个比喻,分别阐释了“道”是有用的、有什么用、为什么有用。

庄子的“道”就是个“大葫芦”,庄学教会你怎样用这个“大葫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吗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伺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这个葫芦用来盛水、做瓢都不成,因为它大而无用,只好把它打碎了事。惠子用这个比喻,讥诮庄子的理论就像梁惠王的大葫芦一样“无用”。的确,庄子包括整个道家的理论都没有对很多人关心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做出概念性阐述,道家的哲学家们意识到,自然规律实在太过于博大而巧妙,人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不可能洞悉一切奥秘,并归纳出终极真理。因此包括庄子在内的道家并没有像很多东西方哲学家,盲目的去构建自己哲学中严密的逻辑框架,希望这种框架可以概括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而是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达到无我的境界,因为这种规律只能由个人去感受而不可能通过语言文字去接受。因而对于惠子的讥讽,庄子说:你有这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飘浮在江湖之呢?受众无法像接受儒家的理论那样,使自己得到看似能够概括解释世间问题的大葫芦,却可以因此得到浮游于世界的船,让自己的心灵真正的和这个世界变得融洽和谐。

庄学是普适的,不同的用法可以带来不同的人生。

很多人都认为庄子的哲学是教人出世的哲学,但实际上庄子含蓄的否认了这一点。班固在艺文志中有这样评价道家的话,“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而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数也。”比如“顺其自然”的背后,没有说明的是“无为而治”,这就是一种统治的办法。正如庄子所说,不龟手之药,在宋人手上只能“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但在客商的手上,就可以“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可见,庄子对于自己的学说,作用的定位是普适的,君王可以借助到来统治,平民可以借助到来保证自己的安宁。

从庄子所赞赏的人当中不乏慎到田骈这样积极人世的汉初黄老学派的中坚人物,可见庄子并不是一味的对社会采取逃离的态度。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在这一点上有必要明确:庄子之学想要裂土封侯的人可以拿来建功立业,想要独善其身的人可以拿来修养自我,这才是其原本的定位。

而庄子最精深的思想还是“惠施之樗”的比喻。

惠子谓庄子日:“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天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尽管这个比方是出自惠施对庄子理论的非难,形容庄子之说,整体像樗的主干一样槃瘿虬结,中心思想不具体而论证结构不明确,给人以混乱而臃肿的印象。而具体细节像小枝一样,没有章法,天马行空而令人难以接受,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接受这样大而空的学说。庄子认可了这种比喻,但是他换了一种思路:把它种在辽阔的旷野里,然后悠然自得地在树旁徘徊,自由自在地在树下躺卧,谁说它无“用”?是你们没看到它的大“用”而已。

庄学的正确性使得其成为人类思想界的“大樗”,但这棵大树,却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社会的构建,没有能动的积极意义,这一点,庄子也是认可的。但是庄子接着又说他的哲学并不是用来经世致用,而是用来安于逍遥的,(尽管用来治理天下,也未尝不可。)利用他的理论可以追求到内心的安宁和今生的平和,既是逍遥之道,正如这棵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不止一次的进行有无“用”之辩,人们常把能否为己所用作为有用的标准,但这种有用,就像油脂燃尽自己,漆树惨遭割皮一样,给予本身无限的痛苦,甚至消除本体的存在,这在庄子看来是无谓的。庄子提倡的无用,就是如何顺应自然,避免人类社会的争斗,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争斗,以此来解除外物的束缚,客观上保全每个个体,从肉体上到精神上让你逃开偏离“道”的环境(这环境更多时候是抽象的)在“无何有之乡”站成一棵“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说到这里,庄子的名言“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这句话,究竟谁才是庄子所推崇的,谁才是真正的有能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思遐想。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