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时间:2024-05-07

宋怀伟

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之首,毋庸置疑的备受社会的关注。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更应该注重教育策略。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提高教师本身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对语文的教育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代在发展,所有事物都在更新,教育方式当然也不例外。创新教育现在已经是教育中的一种流行趋势,它颠覆了之前的传统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教育的模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学体系。新时代是以创新知识的应用为特征的经济时代,现代社会对创新精神和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学生创新知识的培养前提就是教师的创新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要让教学方式不仅新颖,还要独特有趣。只有在教师的创新教育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1.激发学生思维

一直以来,中学生每天的生活状态都是“三点一线”,毫无新意。教师只在乎升学率的问题,让学生随时处于紧张状态,让他们的思想不能够得到解放。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教师通过提高自己来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意识。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对教师讲述的知识可谓是“言听计从”。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能一如既往地让学生认为教师就是权威、教材就是权威,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落实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提出质疑。

2.提高學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是一门既生动又枯燥的学科。生动是因为语文的表达方式,而枯燥则是因为全都是繁琐的文字。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死记硬背”是教师们让学生实践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学生对繁琐的文字只看到了表面,并没有去理解其中的涵义及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初中生课业较为繁重,每天都要浏览太多的文字,以至于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语文课本像是一种催眠工具。归根结底都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没有表现出语文课的生动性,没有张力。语文课本来就是为了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入新的元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两个重要元素。以要开展一次实践活动为由,让学生全部参与其中。拟定方案和实施计划。在课堂上通过举手表决的民主方式让学生决定方案的实施。例如:“以春游为题材,让学生确定目的地并给出相应的出行方案,以及对目的地的特色的描述。让同学们进行民主表决选出好的方案并具体实施。”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拉近了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2)合作探究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状态都是比较自私的。而教师应当在关心学生学习的情况下,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以此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通过这些心理特征在教学方式上做一些改善。适当地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创设实践小组,给出一些富有张力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讨论。例如:“在文言文中,让学生结合通假字和注释进行分段理解,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可以通过这些题目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带给他们的乐趣,以及语文对他们来说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3.明确教学目标及方向

目标与方向就是教学中的“领航员”,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作为依据。在语文教学中,学习知识不是唯一的关键所在,学习技巧对学生来说有着更重要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创新教育提倡教9币应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性,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要重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教师应当发挥其本身的主导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而重点在于它的动态性,这种教学模式引领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丰富和深厚。

语文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表达人的情感,事物的真理和世间万物的生命力。创新教育充分地体现出了语文具有的这些特点。通过创设实践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体会到了语文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与意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带来的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美丽新世界。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