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黄翔东
【摘 要】为了使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产生更大的效益,使作文教学更为有效,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本文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两方面进行了详实而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反思 作文教学 存在问题 根源
为了使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产生更大的效益,使作文教学更为有效,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
一、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6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曹保印的一篇新闻评论,题目是“谁剥夺了孩子们说真话的权利”。小学生王聪(化名)在一篇题为《春天》的作文里写了几句春天的“坏话”:“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患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被老师说成“胡思乱想,……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小贺是一名初二男生,有次他看到几个税务人员戴着墨镜,对集市上卖东西的农民又打又骂地要钱,十分生气,就写在了作文中。结果作文被老师批得一无是处。老师说:“那么多好事,你为什么不写?要是毕业考试这样写,你就完了!”原来,不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的主要原因在于可能影响考试成绩——老师这样做是为学生好。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分数,为了迎合“不良社会风气和错误认识观念”,孩子们被迫分裂人格,不惜扭曲灵魂。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针对我国的写作教学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谓知根知底、切中肯綮。但问题并不止这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阅读轻写作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孰轻孰重,确实难以比较权衡,但当前语文教学中确实比较普遍地存在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
(1)从课时分配看,阅读花费了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作文教学只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调剂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小的配角。作文教学所花的时间比阅读教学少得多,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状态。
(2)从教材编写看,阅读才是语文教学中的“主人”,写作只是“附庸”。语文教材无论是初中的还是高中的,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地方版,阅读部分都“占据”了教材的绝大部分篇幅,写作要么是“躲”在阅读单元后面(有的教材在两个阅读单元后安排一次写作),要么是“躲”在每册教材的结束部分,像补白一样,有那么几页。篇幅少,说明内容单薄,内容单薄就难显系统化。现阶段我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内容是成体系的,但没有自成体系的写作教材,从某个方面讲,这也就无怪乎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无序化了。
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作文教学陷入低效的困境。
2.重知识轻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结合范文或范例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写作方法和文体知识等。
显然,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系统性逻辑性强,教师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步骤,但老师们陷入了误区,他们误把写作知识等同于写作能力。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学生写作方面的知识方法掌握得多,写作能力就强。
写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认知的活动,写作能力是一种与多种心智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奏效。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训练。这种培养训练,不仅要进行与字、词、句、段、篇以及写作知识有关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更要进行与写作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有关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训练。
近年来,许多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制造出多种应试之作的模型框架,比较著名的要数有“新八股”之称的分为“引—议—联—结”四部分的议论文了。他们热衷于传授这类所谓的知识,而不注重学生运用语言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使得学生的作文没有一丝灵气,毫无生机。
写作能力的形成要靠训练,不是光讲出或掌握甲乙丙丁几条方法或几点知识就能奏效的。
3.重外显轻内修
现在许多教师教作文,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按照不同的文体、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写作内容结合例文进行剖析。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理解掌握范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熟悉范文的语言文字与思路框架特点,达到掌握这类文章写法的目的。这只是掌握了一些“技术”。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仅与他掌握的写作模式、词汇和句型等“技术”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还跟他认识事物、分析现象的能力,对生活的积累、态度、思维品质等内在因素有关。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生活视野,他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些见解和认识逐渐形成生活积淀,进而上升到人的价值取向。这就是古文论家所论述的由“物”到“意”的转化,用心理学的说法叫做“感知—思维”的转化。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后,就要设法将这些主观情意转化为特定的语言文字,这就是古文论家所认为的由“意”到“文”的转化,亦即心理学上所说的“思维加工—语言表达”的转化。有些人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却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这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的问题。观察生活,搜集素材,形成情意,思维加工这几步分明是大脑内部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习作者对生活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比之于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等东西,这些是内在因素。对这些“内在因素”的重视就是注重“内修”。
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强调对“个体”的“外显”行为进行强化,而不考虑引导个体注重“内修”的行为主义训练方法,对于某种模式的熟练掌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条件一变化,它就会令学生无所适从,最终将学生带到机械套作的“死胡同”。在这个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内修”为基,“内”“外”兼顾。
4.重结果轻过程
现在的作文课堂教学一般过程是:教师出题之后简单指导——学生作文——学生上交作文——作文讲评。两节连堂作文课,教师花在指导上的时间约为十五分钟,剩余时间就是学生作文的时间。教师最关注的是第二节课下课时学生能否把作文交上来,作文一交上来,学生在本次作文教学中就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就是教师批改两堆作文本,至于讲评,则是一至两周之后的事。
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结果:学生写完了,教师上了作文课,而且有指导,有训练,有讲评。其实这样的作文教学过程是不完整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严重的不一致。”首先,它省略了写作前的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步骤,这不符合作文的规律。其次,教师的指导启发过程简单,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表现欲望。最后,连必要的修改也被忽略了,我们的老师每次批改时所面对的作文事实上只是学生的初稿。
对过程的轻视,使得作文教学的内容空洞,步骤虚化。作文教学只是走过场,“为教而教”,还有什么高效可言?
5.重模式轻个性
当前写作教学中,有一股特大的力量在左右着置身其中的人,那就是高考指挥棒。受它的影响,作文教学被笼上了浓郁的功利色彩,高考优秀作文就成为师生研究的对象。不知从何时起,“高考作文”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体”,有了自己的“行规”、“招式”和“套路”,被日益模式化、公式化,甚至拥有某种可操作性,从而距离写作的本真、心灵和生命越来越远,在作文中表现的是“伪主体、伪生活”。为了得高分,他们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不愿用自己的语言。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缺失了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这样的做法得到了语文教师的大力支持。个性和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在这样一些不科学观念的引领和错误做法的支配下,“中学作文高耗低效,学生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痼疾”。我们不得不去探求这些观念和做法的根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