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巧选影视激兴趣 引领教学手段丰

时间:2024-05-07

艾洪泉

【摘要】本文就当前中学生阅读量少,写作缺乏创意等问题提出了“影视激趣”这一全新视野。指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影视资料,能让语文课堂更加的丰实,让学生走进读写新时代。

【关键词】影视;激趣;读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而这恰恰是我们长期以来的软肋。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放眼现实,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影视不失为一个绝好的切入点。因为语文是文字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枯燥的,而影视与它相比,一种是通过形象打动心灵的艺术,一种是通过心灵到达形象的艺术。巧妙选用影视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感受一种氛围,体验一种情境,达到陶冶、健全人格的作用,更重要的还在于能由此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打破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应对高考改革的趋势。

一、“名片”:走进外国名著的桥梁

在《课程标准》里,明确要求高中学生要“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它的目的是要学生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然而,现今的中学生,时逢快餐文化的时代,加上高考的压力,普遍缺乏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尤其是外国名著。那滑稽可笑的堂·吉诃德、吝啬成性的葛朗台、坚强不屈的桑提亚哥、乐善好施的匹克威克、天真无邪的大卫·科波菲尔、百炼成钢的保尔·柯察金,曾经令一代又一代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离他们越来越远。分析其原因,在于西方文学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陌生,其行文结构与中学生的阅读情趣又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把影视引进课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我们的时代,电影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人都是最有力的教育因素”。许多人往往就是因影片中某个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复杂多变的情节而开始阅读名著,进而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就此教师可以恰当选用那些忠实于原著、制作水平较高的外国名片,利用学生在欣赏影片过程中对人物或情节的兴趣、疑问,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如《巴黎圣母院》,它牵涉到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黑暗统治的真实历史,中世纪欧洲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都成了阻挡学生阅读的障碍。老师可以在讲清小说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基本情节后,引导学生观看同名电影。学生的心理将被人物命运遭遇、感情纠葛所牵引,那相貌丑陋但内心善良的加西莫多,美丽奔放又充满温情的爱斯梅拉达,道貌岸然却阴险邪恶的弗罗洛,英俊潇洒而虚伪狡诈的弗比斯,学生必将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爱憎情感。影片中揭露的宗教的野蛮残忍,歌颂的下层人民的善良友爱,是非正邪,学生一目了然。人文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水到渠成。影视观看后,学生定能兴致高涨,愿意拿起名著,自觉地走进文学世界。

二、“百家讲坛”:亲近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的传承。”反映到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就是经典名著如孔、孟、庄的文章分量不断加大。的确,这些著述流传久远,其深邃的思想与高尚的情怀,有助于让学生汲取本民族的文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

但是,设想与现实似乎有天渊之别,学生对其态度就是望而生畏。首先因为这些文言语言与当代语言相去甚远,晦涩难懂造成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其次,长期以来,本应在学生与经典中牵线搭桥的文言文教学却把学生推向了反面。“层层落实,句句疏通”的程序化教学模式,使文章中浓郁的文化气息、人文精神淹没在枯燥的实词、虚词、句式讲解中。学生对古典文化典籍的敬而远之也就在情理之中。

要改变这个现状,只有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大胆引入“百家讲坛”,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学生的浮躁与烦闷,让他们获得人生的启迪。

首先,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内容,基本上属于中国传统文、史、哲等的大众普及化宣传,它的人文情感浓厚,对于辅助高中学生学习经典、享受智慧人生很有实效。比如易中天的《我读先秦诸子》,引领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回到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了解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告诉学生在成长中如何感悟《论语》、《庄子》,获取内心的幸福;王立群讲述《孟子》,让学生分清善恶,孕育人生的浩然正气。其次,这些节目融入了现代多媒体因素,每有关键问题或关键词,就用动画展示,或配以卡通人物闪现,形式新颖,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另外各位名家大师的讲演风格——易中天的声情并茂、于丹的通俗细腻、王立群的儒雅厚重,都为学生所喜爱。今天品《论语》、明天赏《孟子》、后天解《庄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昔日面目可憎的文化经典在学生眼里逐渐变得可亲可敬,既长了知识,又不知不觉地浸润在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

三、“电视诗歌散文”:陶冶性情,感受文字魅力

诗词、散文的魅力,在于情真,对它的鉴赏,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高考中的难点。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诗歌语言较为含蓄,散文手法复杂丰富,学生缺乏对文字的想象再造,无法在平淡的字里行间还原生活,自然也就无法品味出真切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在引导学生如何挖掘、品味诗文中和谐的意境美上面下工夫。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助“诗意化的空间”——“电视诗歌散文”。这是一种以电视屏幕表现诗歌、散文抒情写意的意境的文学样式。它利用不断变化的电视镜头,把情感化的文字视觉化,营造出亦幻亦真的情境。质朴的文字、精美的画面、空灵的音乐的精心融合,能引领学生去尽情享受一次次诗情画意般的精神之旅,启发思索、感悟。

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是现当代诗歌,教学时可引入《中外抒情诗歌》系列中的《雨巷》、《再别康桥》等,片中名诗、名曲和名家朗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温馨的氛围中享受诗的真情与韵律。又如“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欣赏,其大部分作品都可以在《中国古诗词欣赏》系列中找到。象《念奴娇》、《声声慢》、《雨霖铃》,运用诗词和国画相结合的方式,加上奇妙的三维画面设计,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营造出不同词家不同风格的意境美。除此之外,电视散文《兰亭集序》、《赤壁赋》以水墨动画的点睛之笔,《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以精美的自然实景,渲染了令人无尽遐想的情境之美,别具味道。有了这些辅助,学生必将对情景交融的诗歌和散文的营构有所感悟,对诗文中和谐的意境美的欣赏力日见提升。在学习相关类型的文学作品时,也就能激发自身的文字想象力。

四、时政热点影视:关注社会、民生,激扬文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越是丰富,作文的材料就越多,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

可是综观时下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最大的弊病就在于材料陈旧、缺乏时代气息,而且千人一面。说到做好事,就是雷锋;谈起为人民服务,就是焦裕禄、孔繁森;提及科学家,就是牛顿、爱因斯坦,文章自然缺少新意。“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它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平时与报纸、广播、电视相隔离,与社会时政相脱节。这不仅麻痹了学生的感官,而且麻木了学生的心灵。

所以,《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要求教师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积累写作素材。

针对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有选择地下载并播放一些如“新闻追踪”、“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中的节目,以及国内、国际的《年度新闻记忆》等年度总结式节目。这些都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学生可以从中把握生活鲜活的脉搏: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谐社会的人生百态,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就能自觉关注社会、民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此外,如“艺术人生”、“中国骄傲年度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节目中的人物故事,不仅是学生写作中一个个极佳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那些社会精英、平凡人物的人格魅力将成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指引:徐本禹、丛飞的无私奉献,丁晓兵、孔祥瑞的自强不息,田世国、林秀贞的孝敬美德,霍英东的爱国情怀、慈善之心,袁隆平、季羡林高尚的科学道德……。

美国教育家华特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引进影视的核心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语文”的教育观。假如我们能在整合好教材、读本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开发出无尽的教学影视资源,使学生陶醉在绚烂多姿、精彩纷呈的课堂里,必将迎来学生的自觉读写时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