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名师引领促进中职青年教师培养

时间:2024-05-07

【摘要】本文以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年教师队伍结构,针对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师德师风、培养机制等发展难题,实施党建工程、名师工程、培才工程等三个“工程”,探究教学名师、先进教师“传帮带”促进中职青年教师成长和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及作用,不断壮大青年教师队伍、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升青年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师德师风素养,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名师引领 中职学校 青年教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6-0004-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数量与招生数量之间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明显,学校通过人才引进、公招、聘用等方式吸纳大量教师,青年教师在全校教师中占比较大。青年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群体,是推进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创新力、活跃性可以为学校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利用教学名师、先进教师为青年教师成长助力,以帮助青年教师成为“四有”好教师,实现“一年熟悉业务、两年成长成熟、三年能挑重担、五年成为骨干”的目标,从而促进青年教师走上“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的成长道路。

一、背景分析

2018年,北海市决定建设北海职教园区,打造具有北海特色、广西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把北海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职教之城”,北海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师资需求持续增加。我校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首批五星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师德与师能并重,培养与使用同步”的教师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教师提供个人发展过程所需要的培训和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职教队伍。

本文提及的“名师”是指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工匠、正高级职称教师;“先进教师”是指师德师风典范教师、立德树人榜样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师,以及在学校教学科研、各类比赛等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骨干教师、党员教师。近3年来,我校晋升正高级讲师职称的教师共有6人;建有市级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各1个;共有“广西工匠”1名、自治区名师工程学员4名、市级技能大师2名。我校强大的师资团队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中职青年教师队伍概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定义青年年龄为14—35周岁。据此,我校在相关工作中将青年教师设定为35周岁以下的教师,本文将“青年教师”定义为35周岁以下、从事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的专任教师。

截至2021年12月,我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的专任教师共有272名,其中青年教师111名,占比40.8%。在学历方面,111名青年教师中,专科学历5人,占比4.5%;本科学历101人,占比91.0%;研究生学历5人,占比4.5%。在执证和职称方面,111名青年教师中,持教师资格证87人,占比78.4%;专业技术职务初级职称41人,占比36.9%,中级职称3人,占比2.7%,高级职称0人,未评定职称67人,占比60.4%;“双师型”教师30人,占比27.0%。另外,111名青年教师中,骨干教师12人,占比10.8%;担任中层以上领导9人,占比8.1%;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教师共27人,占比24.3%。2017年至今,学校新发展的10名党员中有青年教师7名,占比70.0%;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人才46人,其中青年教师44人,占比95.7%。

统计数据显示,我校近年来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持续引进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壮大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0%,他们的成长质量与速度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从学历上看,青年教师普遍文化素养较高,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有利于人才持续性发展。但从职称评定情况可知,大部分青年教师未评定职称,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人数较少,已评定职称的青年教师增长速度远低于学校新增教师的速度,且拥有“双师型”教师岗位资格证书的青年教师不多,说明多数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有所欠缺,尚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申报条件。

三、中職青年教师队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完善

教学名师、老教师的“传帮带”往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校青年教师培养缺乏激励机制,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当前,教学名师、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内在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名师资源毕竟有限,青年教师人数众多,难以全面获得针对性的指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工作环境日益复杂、教师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教学名师、老教师的工作量倍增,他们可能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指导青年教师。如我校在实施“蓝青工程”过程中,“传帮带”任务重、需帮扶的教师人数多、老教师指导力度不够,除了指定的“蓝青”结对的新老教师,部分老教师晋升动力不强,或是不愿主动倾囊相授,难以真正实现一对一帮扶。

(二)青年教师自身发展问题

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此标准可以作为中职教师的行动规范、成长指南和执教要求。但实际上,青年教师刚进入教师岗位时间短,往往实践少、阅历浅、职业认同感低、学习意识弱,其师德师风、专业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一是师德师风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敬业奉献和立德树人的精神,职业发展规划不够明确,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不够深入,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与管理不足,缺少反思改进。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需要聘请校外人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但部分外聘青年教师未接受过系统培训,其师德师风及教学能力难以保障,加上外聘青年教师工资待遇相对不高,教师人才有所流失,难以确保学校教学科研质量。

二是业务能力不够精湛。不少青年教师毕业后直接到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且部分青年教师为非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上,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相对不足,对教学规律认识不够,不懂得有效整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知识;在综合育人过程中,青年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不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动态,缺乏灵活应对工作难题的能力;在科研上,青年教师缺乏社会经历和学术积累,教学压力大,科研热情不高,投入科研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导致各项技能比赛、科研工作中出现老教师“抱团”现象,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机会进入比赛组、课题组等进行实践锻炼。

四、名师引领在中职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实践

中职学校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稳定性、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我校从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专业能力发展方面入手,通过实施三个“工程”对标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一)实施党建工程,以“红烛先锋”领航全局

我校以党建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发展作为工作理念,将党建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相融合,利用党建效能带动青年教师持续发展与专业成长。

1.思想导向,优化培育环境。我校通过强化教师队伍思政教育,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好政治方向,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建设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并將优秀青年教师纳入党员考察预备队伍,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模范性。如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正高级教师、穆家庆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穆家庆,结合自身案例向全校党员及青年教师代表讲授“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修炼’之路”主题党课,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创新载体,突出党员先进性。我校开展“红烛先锋行”系列活动,如由党组书记、副校长、专业带头人等带队,定期组织实习班主任、党员骨干教师参加“红烛先锋企业行”实践活动,选派青年教师代表分别到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企业进行调研观摩、技能培训和轮岗实践;创造性地将学校教师的赴企实践与学生在岗实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党小组、党支部和校党组三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教师群体的典型引领与先锋模范作用,借此进一步培养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学、教、研、行能力,有利于教师立德、正风、强能、育才。

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树人,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我校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全过程,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入职门槛,并作为教师入党考核的硬指标;通过强化示范引领,着力完善师德培养、考评及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更新并规范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实质、程序及形式,建立健全师德激励考核机制与师德监督评价机制;从严从实把好教师队伍入门关,规范教师考察选拔聘用流程,严格落实思想、政治、师德和师风考察,建立教师师德行为负面清单;要求各级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并进行常态化考核,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丰富教育形式,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和岗位中,对其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积极开展师德宣讲活动,如师德故事名师讲、师德案例大家评、师德师风齐参与演讲比赛等各类师德宣传建设活动。我校党委书记、正高级讲师张艳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新时代教师十大行为准则》、师德师风警示案例等,要求青年教师每次学习后进行反思并撰写心得体会,将学习所得贯彻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实施名师工程,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名师工作室、党员先锋工作室是促进教科研专业建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载体,我校充分发挥其辐射、推动作用,如依托穆家庆名校长工作室、“红烛先锋”罗虹冰名师工作室、“红烛先锋”叶丽君名班主任工作室等,打造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成长的优质平台。

1.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我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勇当引路人,与科研处、教务处、党委等多部门协同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理论、教学业务水平、课程创新和实践实操能力,培养了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促进和帮扶青年教师成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如自治区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罗虹冰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以建立教育新型的学习共同体,重点培养旅游文体专业骨干教师、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思路,积极构建“有氧礼仪、健康身心”的教学改革模式,定期开展师德礼仪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内强职业素质、外塑职业形象。罗虹冰带领我校教师团队连续13年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学生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285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5人次、自治区级一等奖31人次;教师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在备赛、参赛中积累了经验,专业素养明显提升。罗虹冰多次在校内分享中职名师职业生涯成长经验,直观、明确地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成长方向,激励青年教师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2.以名师示范拓宽视野。我校将名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公开课等活动作为学校的常态化、规范化教研活动,始终着力强化各级各类、各科各龄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指导、培训,激发教学名师培养人才的动力和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例如,2021年我校开展了2次教师素质提升“名师进校园”专题活动,自治区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西商业学校校长助理吕志宁,自治区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广西商业学校副校长黄强新等受邀到学校开展教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活动;我校还组织开展了“名师讲坛”系列培训活动,由获得正高级讲师职称的名师担任主讲,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通过各类教学示范和观摩学习方式,为青年教师创造了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以“蓝青工程”带教跟学结对互助。我校实施“蓝青工程”,选聘师德好、教学强、管理佳的各级骨干教师、党员教师、老教师为导师,与青年教师组对子、结班子,以老带新捆绑考核,以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依托“蓝青工程”,我校进一步实现“传帮带”全覆盖,通过学校指派与双向选择相结合,导师手把手指导“徒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进行教改项目研究,引领新教师、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新岗位,新老教师在教学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实施过程中,执行考核制度,明确结对责任和目标,导师要明确要求、坚持“三立”。一是立德,导师要以崇高的师德师风、自身魅力带领新教师成长;二是立教,导师应将自身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法倾囊相授;三是立研,导师应指导新教师在教学研究上多探索,引领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总结。新教师要树立“三心”,即虚心、恒心、初心。新入职教师应向导师虚心学习,对教育教学保持一以贯之、攻坚克难的恒心韧性,还要保持教育初心,坚守初心、克服困难。

青年教师通过向教学名师、先进教师学习经验,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切实有效提高了教科研能力,加强了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培才工程,学以致用展示技能

我校以校本研修为重点开展青年教师全员培训,完善青年教师培训管理体系,通过对标培训、挖掘青年人才、检验培养成果,建立了争先创优的培养机制。

1.改变单一的培训方式。我校制订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分阶段落实系列校本研修工作,如网络培训、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题培训等;采取多种形式优化培训的针对性,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参与度,保证培训效果,如组织开展了“北海市教育拔尖人才”公開课暨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专题培训,由5名本校荣膺“北海市教育拔尖人才”教师先后进行示范课展示,邀请特聘专家做课后点评,参加观摩听课的教师600多人次,青年教师全员全程参与;分科组、分专业部开展精准培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培训班,提升文化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指导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备赛、参赛等工作,每周五下午开展各专业部、各科组业务学习;完善教师进修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以及其他专业培训,如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使研修工作成为改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手段、提升青年教师研修学习的内部动力,显著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2.注重培训内容的实践性。我校注重青年教师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与提高,重点打造能够胜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通过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搭建展示比拼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展示自我,同时组织赛前培训、赛前评比,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及其培训的学生参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举办的各种赛项;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公开课、教案、说课、演讲、写作等各项评比,使青年教师不断有展示的机会,充分调动青年教师主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及教改项目的积极性,以赛促练、以赛促训、以赛促研、以赛促教,让教师在竞赛中成长、在竞争中提升,学会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不断提升专业能力,逐步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如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弘扬师德师风,争做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新时代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举办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由教学名师、先进教师参与评定和指导,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激励青年教师勇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树立师德风范,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大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此外,我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带职培训,如公开评选青年教师作为科(校)级青年领导干部培养对象到市级教育部门带职实习,让他们在行政岗位上得到锻炼。我校承办了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赛项、中柬职技培训项目、北海市中等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等,调动大批青年教师投身实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有效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

近几年来,在教学名师、先进教师的带动引领下,我校拓宽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在提升青年教师各类比赛获奖的比例、青年教师担任中层及以上领导的比例、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的参与率、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凸显了教学名师、先进教师的示范和辐射影响力。青年教师参加自治区级以上技能大赛共获奖项39项,其中参与省(自治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共18项,已结题16项;目前,教学成果中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自治区)级以上奖项7项,主持建设或仍在使用的共享课程或重点课程4门,建设省级资源库项目3项等。在此过程中,我校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为师德师风好、专业能力精、科研有成果、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真.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导航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2019(6).

[2]方雪蓉.新教师成长及水平提升路径分析[J].教育观察,2016(5).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名师垂范 先锋引领’双引擎式的中职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A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锦云(1994— ),广西北海人,助理讲师,“双师型”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文化课教育。

(责编 杨 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