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时间:2024-05-07

黄永乾 谢剑平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内涵教学”到“外延课堂”的拓展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迁移能力四方面论述“互联网+”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学习能力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093-02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大数据极大地给中职学校的课堂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很大影响。面对基础相对较弱、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有效运用网络图表、文字、音乐、动画、视频等“互联网+”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深受学生的喜爱。为此,学校搭建了 Moodle(魔灯)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作业、自测题、主题讨论等任务及师生互动交流提供支撑。本文以基于 Moodle 平台开展“互联网+”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去的教学方式受设备和信息条件的限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把教学过程当作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以致教师成了知识搬运工、学生成了整装待“灌”的知识容器,整个课堂效果非常糟糕。尤其是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学生在课堂上睡大觉、玩手机、听音乐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疲于奔命、囫囵吞枣,很难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显然,“填鴨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教学需求。

笔者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课程教学实践中极力推行“互联网+”人文素养培育理念,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展示网络学习的功效和乐趣,让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教学“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时,在屏幕上投放各种型号的手机,然后问学生:“你们用的是什么品牌的手机,你们的网速快吗?”听到问题后,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很快学生的讨论转移到华为 5G 手机上。这时候再趁热打铁抛出问题:“你们知道华为的总裁是谁?”“当前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部分学生回答“任正非”“中美贸易战,美方限制华为发展”……笔者对学生积极回答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后,顺势引导学生说:“华为能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和任正非密不可分,他是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乐业、勤业、精业的杰出企业家。”此时在屏幕上展示华为为发展国家民族工业怒怼美国限制的爱国情怀素材,因为他有了这样的情怀和道德,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成功抗衡美国苹果公司。同时布置作业任务:同学们课后到网上查看任正非的资料和创业历程,并摘录至少 2 条关于任正非的创业精神和道德故事的文字发到平台讨论区。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互联网+”阅读和遴选故事,深入学习了支撑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特别是有学生还分享了“迪拜国王为华为推广 5G 技术在世界最高塔免费播放的 3 分钟价值近亿元的宣传片”,燃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强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励提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门德育公共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课程枯燥难教,但是对培养三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仅采用传统的“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模式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鉴别能力。若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融入“互联网+”课堂学习设计中,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环环相扣地设计教学方案,做到讲练结合,引导和要求学生一要用脑去思考、二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三要用心去感悟;那么,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升他们的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有助于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克难攻坚的精神以及构建“探索—转化—创造”学习模式,整个学习过程就成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成了学生体验探究乐趣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时,综合讲解校园欺凌的定性、形式、危害和法律惩戒措施,推介学生观看《悲伤逆流成河》电影片段,设置完成 200 字“观影分享收获和感想”的任务,并评选出五条优秀文稿进行分享和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学生围绕任务课后忙着上网查找资料,上课时一反往常的高昂情绪,变得沉静了许多,他们被电影情节感染了,这也是笔者所希望看到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课堂气氛逐步缓和。此时笔者及时评价并适当“点赞”,有效地延伸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通过探究学习解决了课本上如何预防一般性违法行为的问题,又依托互联网查找和解决了新的问题,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为人处世的品格。在“互联网+”环境下,将课程内容和音像视频相结合,能比较直观有效地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等。

三、拓展思维,培养学生从“内涵教学”到“外延课堂”的拓展能力

新课标提出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三大目标,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跃,接纳的知识也相对较多,教材上的知识容量和呈现形式都较为有限,教师可结合主题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对主题内容进行拓展,实现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有机整合知识、能力和态度,并使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落实了三维目标,而且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创新,进而增强法律意识和培养担当精神。如教学“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这一课时,首先设置问题:“法定证据主要有哪几类?”接着设置一个案例:“2003 年 7 月 18 日,33 岁的下岗女工魏某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卖房广告,于是找到了卖家刘某,双方商量好价格后以 16 万元成交并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一晃 15 年过去了,房屋面临着征收拆迁,补偿款高达 419 万元,与当时房屋买卖的价格出现巨大的差距。于是 2018 年刘某母子把魏某告上法庭。刘某能否打赢官司?为什么?”听到这里学生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催促教师接着讲。这时弹出第三个步骤: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有打赏)。最后一步是观看《今日说法》(20190105 期)“无效的契约,增强证据意识”。学生特别感兴趣,课后都忙着上网查找资料。再次上课时,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体会,观点新颖,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解决了课本上的问题,又拓展了课外的新知识,实现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的和谐共生。

四、适时引导,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迁移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即成功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新时代的教师要站在互联网平台的高度,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起点和时限目标,教会他们借助互联网的资源或方法完成所设置的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将传统的学会知识变为如何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变传统的“学会”为“会学”。如学习“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这一课时,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观看国家领导人面向国徽、手握《宪法》宣誓的视频,引导他们从《宪法》的颁布—— 修改—— 新定宪法等环节开展课后學习。没想到上新课时,有的学生带来了从网上收集到的关于《宪法》的图文资料介绍和视频讲解,直观明了,通俗易懂。抽查结果发现,他们还能说出一些关键词。可见,学生借助课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了交互学习,针对疑问和热点问题开展了讨论,他们相互交流学习收获、新观点,饶有兴趣地学完了这一课,并且还学习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课后把这些资料稍做修改和标注后放在班级资源库里,学生课下还可以再学习、再探究,进而练就知训迁移能力。

当然,在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的同时,一是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教师要担当管理者、监督者、组织者与咨询者的角色,对学生的道德及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并且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和掌握“互联网+”课堂教学技术技能;二是只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希望提高,也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三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是由职业学校生源状况所决定的,因此要加强信息化教学研究和实践,营造全校重视信息化教法创新的氛围,从关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到关注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打造活力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力,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钟飞英.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祖国,2017(1)

[2]王景之.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各界文论,2007(6)

[3]彭慧敏.有意插柳柳成荫,为有源头活水来——用网络嫁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4(11)

[4]孙开岩.论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时代教育,2013(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研究成果(GXZZJG2017A004)。

【作者简介】黄永乾(1974— ),男,高级讲师,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和德育创新模式研究。

(责编 罗汝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