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雨课堂开展中职无机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时间:2024-05-07

叶雪宁 吴金桁 郭成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雨课堂,以中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为例,阐述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构建一个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面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将雨课堂与中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相融合,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试验,证明该模式能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无机化学 雨课堂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095-02

无机化学是卫生职业学校培养医疗卫生技能人才需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护理、药剂、医学检验乃至临床有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承担着衔接中学化学的任务,而且担负着为其他化学课程和药学课程提供必备理论基础的重任。该课程包含较多的基本理论、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其理论性强,内容零散、抽象。若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很难取得想要的教学效果。在大部分中职化学课堂上,教学方法仍较为单一,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授课方式。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导致课堂“低头族”数量激增。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中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创新在线和传统合理混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此,我们在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种智慧型网络工具—— 雨课堂,构建一个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位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以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并将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雨课堂简介

雨课堂(Rain Classroom)是 MOOC 平台“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于 2016 年共同推出的一款基于微信和 PPT 的智慧教学工具。其整合了 Cliker 教学、线上教学及 Byod 教学的优势,致力于全面提升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永不下线,使教学更为便捷。雨课堂是教学工具的新发展,也是在教学方式上的新探索。因其强大的后台功能、到位的人工服务、及时的数据分析已开始在各大中高职院校争相研究实践。

二、教学实践过程

针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本研究探讨了基于雨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效果,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设计、课后总结反思等方面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以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前准备。课前预习是一个容易被中职生忽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的要我学的状态,并未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更不会主动去培养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必要性,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理解预习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预习课件,内容尽可能简单明了、形式多样,例如,插入丰富的系统视频资源(学堂在线及MOOC视频资源)、语音讲解、思考题或测试题、知识网页链接等,学生在手机端能够随时进行预习。雨课堂会将所有学生的预习情况实时反馈到教师的手机端,利于教师获悉学生的预习进度和效果,进而深化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

以卤族元素知识点为例,本节学习重点涉及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卤化物。教师的预习课件可从两方面准备:一是从自来水的消毒原理入手,向学生推送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生活用水的知识介绍,并提示学生重点关注“氯化”这一环节的作用,引出第一个预习思考问题:“打开自来水龙头,偶尔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该气味的可能是哪种气体?”二是将氯气分别与干燥有色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反应的短视频推送给学生观看,让其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引出第二个预习思考问题:“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却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请问真正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什么?体现了这种物质的什么性质?”学生借助阅读课本或者上网查阅资料获取答案并留言。通过在课前预习阶段借助“雨课堂”平台,结合“生活实例、化学实验现象、设置思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雨课堂能有效地将教师和学生实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教学互动环节。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后,学生扫码或输入课堂暗号进入课堂。这时手机便相当于教师的遥控器,可以通过滑动手机屏幕来控制课堂进度,实现师生的同步教学。学生在其手机端能够随时观看课件,并根据个人理解情况标识“不懂”或收藏。教师根据预习任务完成的相关数据情况、学生留言或课堂上的弹幕互动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此外,教师可以发布随堂试题、练习题等测试学生对一些重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例如,部分学生对漂白粉成分和有效成分容易出现记忆混淆,教师可设置限时答题,将漂白粉成分[Ca(ClO)2、CaCl2、Ca(OH)2]和有效成分[Ca(ClO)2]分别包含在不同的选项中,对答题正确且快速的前 3 位学生发放鼓励性红包。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答题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课后总结反思。授课结束后,教师借助课前、课堂上的数据統计,以及后台对教学日志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签到、答题、疑惑、问题反馈等学习情况,以便适时调整授课的侧重点,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融合。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巩固教学效果,通过雨课堂的“发布公告”功能布置课后任务或推荐相关资源网站等拓展学生知识面。如为了加深学生对“碘与人体健康”的认知,可以向学生推送一些关于“粗脖子病”“甲亢”的患病原因与预防措施的知识介绍,让学生明白碘缺乏或碘过量引起的身体危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雨课堂的“发布试卷”功能对学生进行在线的章节测试并及时获取答题数据分析(包含答卷人数、得分及排名、成绩段分布人数等),进而有效地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实践调查

我们选取两个 2019 级秋季新生班进行研究,其中,2019 级药剂 4 班为试验组,2019 级药剂 5 班为对照组。试验组人数 65 人,对照组人数 66 人。针对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试验组开展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对对照组仍保留传统的授课模式。试验半学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1)从教学模式新颖性、师生互动性、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131 份,收回有效问卷 131 份。从问卷调查结果看,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新颖性满意度占 84.62%,特别对课前发布预习课件、限时随堂测试等满意率较高,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满意度只有 43.94%;试验组学生与教师互动性满意率 80.00%,互动性满意率较高,而对照组的学生对师生互动性的满意率为 62.12%;在学习兴趣满意率方面,试验组学生高达 83.08%,相比之下,对照组学生对学习的满意率只有 53.03%。此外,试验组学生对教学课件实时同步、收藏功能支持率较高,对教学模式满意率占 81.54%,很多学生认为可在课堂上长期运用雨课堂进行教学。(2)从段考成绩分布来看,试验组段考成绩平均分为 62 分,对照组成绩平均分为 51 分;试验组学生优秀率比对照组的高 13%,合格率比对照组的学生高 28%。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学试验,证明雨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了传统课堂师生互动缺乏、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多种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雨课堂在中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课前无预习、课上不积极、课后无联系的教学现状,对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初步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打破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总结间建立起的全方位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桥梁,便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练促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量化学习效果。采用雨课堂进行授课能够很好地实现信息化教学,其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快速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全面数据的支持,极大促进了化学课程的教学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有助于教师精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能够客观量化、了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雨课堂摒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的思想,最大限度上将学生手机转变为学习的实用工具,并利用微信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式新颖、技术独特,增强了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与适用性,对学生更具吸引力,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雨课堂的使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但新鲜感过后,如何让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致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去优化教学效果,用心安排好每一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

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雨课堂的出现意味着中职化学课程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让云资源更加便捷地走进课堂。以雨课堂为基础构建的中职无机化学“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多渠道的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为中职化学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借鉴。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不断总结、思考,持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赖志欣.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8

[2]韩 淼.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7)

[3]叶 芬,许 杰,严 松,等.雨课堂在高职助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13)

[4]顾晓薇,胥孝川,王 青,邱景平.雨课堂教學实践与探索—以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课雨课堂教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14)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云课堂的中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阶段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号:GXZZJG2018B157)。

【作者简介】叶雪宁(1988— ),女,汉族,广西贺州人,理学硕士,助理讲师,现就职于桂东卫生学校,主要从事中职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责编 卢建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