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全积明
【摘 要】本文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关系入手,论述加强生物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合理利用反思性教学手法等三种策略,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思维品质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B-0146-02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学习生物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生命的奥秘,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从整体来看,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逐渐被摒弃,微课、多媒体、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学习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方式不断被引入课堂,不仅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还对学生生物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将传统的偏重理论学习的教学目标,转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就必须要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目标顺利达成。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智力是个性心理特征,其与能力是分层的,思维水平体现了个体智力与能力的层次,智力品质又叫思维品质,它是个体智力活动中尤其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的表现。从根本上说,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本质特征,它由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组成。智力与能力是可以促进或培养的,如果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就必须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重要的突破口。
对于学生来说,其智能的个体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从智能发展水平差异来看,正常智能者为大多数,超常或低常的为少数;从认知风格差异来看,认知风格会受到经常采用的、个人偏爱的和习惯化的态度和风格的影响。在众多的认知风格中,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提出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比较具有代表性。所谓“场”,即个性。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是两个极端,它们从不同的维度,分别表现了个体在其认知和行为中是注重主体性的倾向还是依赖外在的参照标志;从学科能力构成差异来看,智能的差异表现在学习与非学习领域,思维品质的差异会使学生在做学问与非学问上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来。
鉴于此,为了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水平,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修正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运用实验或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着重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无论是教学手段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促进整体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途径
(一)加强生物学科思维的训练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五大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当自始至终将学生的生物学科思维训练放在首位。
在具体实践中,可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一是抓概括能力的训练。从思维的特点来说,思维的基础是概括,概括是将不同事物本质或非本质的属性加以抽象后,将其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概念。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只有对既有学习经验进行概括,才能获得一般原理,做到“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高中生物教师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将能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转化成认知结构,形成知识智能化。因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十分重要。二是结合生物學科的特点,加强思维品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训练。三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也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的个体表现,体现了学生个体的思维水平、智力与能力的不同。紧抓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是指学生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整合与完善过程,其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目标的构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在生物教学中,一般采用实验或探究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的灌输,并着重突出环境影响的作用。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是在不断的修正与调整中,优化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完善教学策略与过程,这也是一种元认知概念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绝非只是提高生物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是要在课程教学中传播这种主体性教学思维和终身学习理念。元认知能力培养强调提升学生阶段学习效果,从多角度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也契合了当前生物课程教学的基本改革趋势。高中生物教学是一种生命教育,不仅涉及基本的生物理论知识,也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元认知理论在生物学习中的拓展。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构建适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学反馈也是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关系到生物教学的教学结果,以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通过教学反馈,教师可以找准教学过程的重难点,并对学生元认知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从而有效保证生物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合理利用反思性教学手法
反思性教学是反思文化发展的产物,是适合当前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行动研究,再度审视已完成的教学行为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矫正和补充教学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方法,能促进教学改革实效,培养学生的探研意识、创新思维与自我发展能力。反思性教学具有创新实践特点,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操作反思,教师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学习指导等,并据此对教学工作做出及时调整。反思性教学的反思是通过创造性思考,探寻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信息反馈与纠正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励教师不断改革和改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框架、教学观念、考核评价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同时,也会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健康的意志、情感、品质,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反思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该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行完善与改进。在此基础上,基于兴趣的导引,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适宜的教学程序下完成反思性学习。对于特别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PPT 等方式,进行分散讲解,化繁为简。
例如,在教授“生物的变异”这一内容时,针对单倍体育种及多倍体育种的相似性和区别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单倍体植株在培育和改良新品种的捷径”讨论,细分问题进行步步探究和知识拓展,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科学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随着反思性教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反思性教学的价值已经得到更多认可,并越来越被认为是优秀教学的标志。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生物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也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在教学实践中,高中生物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在素质教育目标下,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生物素养,达到“教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
[2]李韶卿.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
[3]王 宁,王雪松.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的研究[J].基础教育,2016(1)
(责编 韦 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