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韦易廷
摘 要:潘庆玉教授在其已经出版的著作《语文教育哲学导论》中,对语言哲学基本命题视角下的语文教育哲学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阐释。通过潘庆玉在其著作中论述的有关语文教育哲学的相关方面,从世界语言哲学的基本理论命题、中国古代语言哲学的基本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和论述,希望从不同角度打开语文教育世界的大门,从而助力中学语文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维;语言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0/23-0034-04
语言哲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宏观上来说,语言哲学是西方哲学家们对语言现象的研究。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审视语文教育,对于中学教师理解语文的内涵和本质有深刻的意义。对语文教育的研究大多是从语言、存在、思维、逻辑、意识等主题着手的,这些方面的单独或交叉研究就形成了几乎所有语言哲学的整体框架和脉络。
一、世界语言哲学的基本理论命题
(一)语言和思维
语言具有客观性、主观性、不稳定性的特点,语言是人类日常的交际工具,是适应了社会变化发展的东西。语言在个体出生前就存在,且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在生活中,每个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时都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语言活动几乎完全是由情感、思维、意志所决定的,语言和思维偶尔也会出现语言先于思维或者思维先于语言的情况。说话者本人说话前可能已经在头脑中构建好了说什么、怎么说这些基本框架,之后说出的话语就是自身思维的外在呈现。有时说话者也会出现自己都无法预知即将要说的话,这就是语言先于思维的情况,二者没有同步。思维是隐性的,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让人独立于客观世界并逐步形成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行为。原本思维和存在都是赤裸裸的、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借助语言这个桥梁来进行交流,这时人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思维被语言所遮蔽,语言也许是现实存在的真实反应,但也有可能会拉大甚至“扭曲”存在或思维。
对于语言和思维谁决定谁,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一直都争论不休。目前有四种观点,分别是语言决定论、思维决定论、语言思维等同论和实践决定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即语言是基础,语言决定了人的价值观。思维决定论认为思维决定语言,即语言是由逻辑构成的,逻辑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所以思维对语言有决定作用。列举的这两种观点都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语言决定论夸大了语言的作用,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思维的确会有影响,但思维对语言也有反作用。例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民主、自由、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就是思维方式对汉语言的巨大影响。思维决定论则弱化了语言对思维的规范性。因为语言是先于个体存在而存在,所以对之后产生的思维必然会有规范的效果。因此,我们要辩证看待二者的关系。
(二)语言和逻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将逻辑作为衡量语言表达是否規范的一种标准,认为只要语言表达符合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就是有逻辑的语言。人们常常会把逻辑等同于语法,这种看法是存在偏差的,其实符合语法规范并不等于具有逻辑,反之亦然。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是大于逻辑所能表达的范围的,如果语言只能表达具有逻辑性的事实世界的话,那么那些逻辑上表达不出的具有想象力、趣味性的东西就也被排除掉了。语言所能生成的世界要远大于逻辑规范下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世界。
精确按照逻辑算法来构建的语言就是计算机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是越来越机械化和智能化。这种语言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化的语言有巨大差异,语言和逻辑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关系。首先,人类日常的语言里包含着思想、情感、体验等多种多样感性的因素。语言让每个人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内心独白,而逻辑是理性和科学的产物。从语言和逻辑出现的先后上来看,早在逻辑尚未形成之时,人类就已经发明了各种生活语言来满足日常需求。21世纪科学的繁荣兴盛使得日常语言受到压缩,科学文明的话语霸权占据了现代话语模式的半壁江山。其次,语言用其独特性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改写、再造和转换。利用语言,人们能创造出时空错位的、超越现实的东西,且依然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中国古代的神话、诗歌就是典型的例子。神话和诗歌因为能被人理解所以一定是符合基本语法规范的,但却是非逻辑的。可见语言也能是虚幻的,语言继承旧有的东西也吸取新鲜的文化。我们应该从更为长久的视角去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积淀,去拥抱语言的开放性和宽容性。某些时候,我们难以理解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是因为没有掌握这些话语背后的历史背景。教育概念的真正意义不存在于语词的逻辑形式中,而存在于它所依托的文化语境中。最后,人们应减少对语法结构的关注而重点关注语言生成性本源的特征。我们要将语言作为一种实践来看,一方面指称对象,另一方面传达意义。
(三)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人类借助符号系统对客观世界和社会自身进行的反思,而语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中介。语言具有民族性,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创造本民族语言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创造过程。一个民族通常是把其独特的民族观念或信仰注入到日常的词汇、短语、句式中,很难改变。只有漫长的文化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浸润才能改变民族语言的特质。
二、中国古代语言哲学的基本精神
从传统的中国语言哲学去探讨语文教育哲学是具有根本性的,能追根溯源到中国语文教育的内核。要了解以先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语言哲学可以从语言与存在、思维、实践、主体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语言与存在
古人给万物命名,用以意指事物,从此万物有了归属,而不会因为黑夜的到来而沉寂在一片黑暗之中,从此万物就隐藏在“名”之中,隐藏在语言之中了。语言成为存在之家。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古代哲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他们认为“名”不仅是用来传递情感表达意思的,而应是更深层次上的事物。还有就是言与道的关系问题,道是世间万物的最高存在者,道不是外显的而是包含在语言之中、藏匿在思维的最深处。《道德经》中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一二三”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道生万物”由简入繁的过程。《老子》中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指出了“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指的道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可以言说的,即万物本来没有名字,在没有被命名前,世界处在“惚兮恍兮”“绳绳不可名”的混沌状态,是微妙的,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而当我们开始命名这个世界时,万物得到“名”的召唤才从混沌中纷纷现身和在场,此即为“道”。
(二)语言与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思维通过语言这个媒介不断的变化组合来赋予万物无尽的意义。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象”是其中的思维方式和依据。语言让原本模糊含混的卦象变得清晰明了起来,最终卦象的意蕴和内涵才被人的思维所呈现出来。
(三)语言与实践
语言不仅表现存在还会受实践影响,对于实践的发展有唤醒、启迪、变革、建设的推动力量。语言由文字构成,其本身是不具约束的权力的。语言的力量源自语言背后的价值传统和文化信仰。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语言只有符合当下所处的时代状况和人民的期待,才能发挥治理国家的效果。古代先贤进一步意识到语言要融合国家的意志和法律权力,即用语言文字明确规定一个国家的各项律法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确保达到“正名为教”的理想。这类强调语言付诸于实践的语言哲学思想对国家编写法律条文产生了悠久的影响。
(四)语言和主体
这里所说的主体就是人,上述的语言与存在、思维、实践的关系是由人和语言这一根本关系所生发出来的。当人类创造出语言,语言的一端是自我意识,另一端就是人类的历史文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语言是无限的。人的生命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永留在茫茫宇宙之中,而语言则不受时光的限制,能永远留存在天地之间,留存在一代代人的言说之中,获得永恒历史性。
三、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
语言哲学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启示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存在论、价值论、方法论。语文本体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表达方式,所以研究语文本体时要将其放入历史和文化的互动关系中。
(一)本体论:反思与重建
之所以要从本体论这种方式入手研究汉语文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汉语文历史悠久,无论在语言表达形式方面还是内涵意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变革。汉语文的字形字义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汉语文既体现了汉民族千百年来的思维方式也塑造了中华民族坚强刚毅的性格特点。语言哲学给我们提供了思考语文教育的路径,这条路径能让我们超越单一的语言学研究视域,再现历史文化的对话过程。其次,汉语文独特的审美意蕴让其颇受争议。现代语言学认为文言文就是一种复杂而不实用的语言系统。人类语言文字从象形文字向拼音文字发展的过程中,象形特征依然能够保留,并且产生了文言文。拼音文字是目前人类语言的最高层次,因为其高度的实用、简单、易学,能全面普及在生活中。文言文的存在不是汉语文的病态表现,而是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外在体现。文言文和象形文字都具有汉字的意象性特征,为书法、绘画领域提供了古老的智慧源泉。现今社会出现的新兴词汇的本源就是古老的象形文字,古老的文字也为现代汉语适应社会和科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资源。最后,语文是非常特殊的,其本质在于它本身就构成了交际,并且通过言辞呈现出信息之后的真正意义。语言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带给我们精神力量。
(二)价值论:阐释与辩护
语文教育的价值体系有三种,分别是文以载道的神圣价值论、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价值论、识文断字的生活价值论。
古代语文教育价值观和现代语文教育价值观有较大的差异。古代语文教育价值观比较着重于语言对当时社会的改造和规范的管理功能,更多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统治者的管理,并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的逻辑规范性没有太严格和明确的要求。
現代对于语文教育价值观的讨论绝大部分局限于语文学科之内,没有将研究的视野放大,去结合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其他学科。这种观念固然是语文边界意识的觉醒,也是其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强的标志。语文教育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在这个主任务之下,还有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但语文在实践的过程中,被忽略了它存在的本体价值。广大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是机械地将阅读答题模板倒背如流,而不能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陶冶价值,心灵变得越来越麻木和机械。这样的价值论让中国的语文教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直接掠过了语文教育的精髓部分。对于中国的语文教育来说,精神、文化、审美方面的需要远大于工具的需要。汉语文教育应该在学习和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推理分析的能力。我们不能将语言仅仅看作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而应该将语言看作是存在于内心的民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这样就拉近了语言与我们的距离。
(三)方法论:批判和建设
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有综合性、整体性、重视语文本体特征的特点,教学内容上涵盖文史哲,范围广阔。古代对语文的考查从诵读、作诗、作文各个方面进行,现代的语文教学中没能很好吸收古代的教学方法,比如诵读和吟唱。现代语文教学方法是以科学的建构主义及心理学上的各种认知流派为基础来设计的,这种方法对教师了解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忽视了一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会导致教育界长期流行学习新颖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词而忽略一线教学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应该要破除对教育理论的盲目崇拜,确立语文学科本位的研究立场,实现语文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之间的多元交流。
本文是对潘庆玉教授的著作《语文教育哲学导论》第三章内容所生发出来的思考和感悟,书中用不同的角度打开了我们探索语文新世界的大门。今后我们也将不断探索语文和世界的关系,努力让中学语文教学得到更大的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