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马本良
摘 要:初中化学复习课要做到“温故知新”,并尝试开展“以化学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同时开展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如此可提高初中化学复习课的效果。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為例,来谈一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复习课的实效。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策略;情境创设;探究;酸和碱;化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1-0056-04
一、研究背景
复习课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求学生做到“温故知新”,然而“温故”容易,“知新”却太难,如何使学生在复习课中获得应有的提升是最核心的问题。对此,笔者尝试开展“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并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同时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如此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以小魔术引入新课,以“智闯迷宫、激活知识”→“理清主线、构建网络”→“知识应用、巩固提升”→“温故知新、拓展升华”四个教学活动为发展主线,深入挖掘课本素材,以问题链为导向,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有效串联与整合。然后通过信息阅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等方式,认识并构建了解决一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模型。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杯”,它究竟有多神奇呢?
[实验]“魔杯”实验:将塑料瓶中的无色液体缓缓倒入玻璃杯内。
[师]哪位学生来描述一下在“魔杯”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生]将瓶子内的无色液体倒入“魔杯”内,先变成红色又变成无色。
[过渡]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
设计意图:通过小魔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活动一:智闯迷宫,激活知识
情景1:“酸迷宫”
[师]在这座迷宫(见图1)里有许多陷阱,请你帮助“盐酸同学”安全走出迷宫。
[生]学生代表上台选择路线并分析,然后进行巩固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师]若“硫酸同学”不小心闯入迷宫,又如何安全通过?原来的路线可行吗?
[生]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师]思考为什么盐酸、硫酸都选择了相同的路线?
[生]回顾总结酸的化学性质,并分析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情景2:“碱迷宫”
[师]“氢氧化钠同学”闯入了另一座迷宫(见图2),在这座迷宫里也有许多陷阱,请你帮助它安全走出迷宫。
[生]学生代表上台选择路线并分析,然后进行巩固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师]若换成“氢氧化钙同学”,走迷宫的线路有变化吗?
[生]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师]为什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走迷宫的路线是一样的?
[生]回顾总结碱的化学性质,并分析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设计意图: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巧妙地融合在两个迷宫的情境中,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不仅帮学生激活了知识沉淀,理清了知识脉络,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学科思想以及“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活动二:理清主线,构建网络
[PPT]展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结构图
(见图3)。
[师]利用手模图(见图4)进行记忆。
设计酸、碱两类物质反应关联图(见图5),图中短线“——”表示相连两种类别的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将酸、碱、盐、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指示剂分别填入七个圆圈内。
[生]思考并上台展示,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质疑。
[师]从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铁、铜、氧化铜、二氧化碳、石蕊溶液九种物质中选出七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填入物质反应关联图(见图5)中的圆圈内。图中短线“——”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设计意图: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为核心,构建性质知识结构图,由此可帮助学生重新拾起遗忘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利用手模记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还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和发现的乐趣。在先给出物质类别的基础上,再换成具体物质,即学生要在铁和铜两种金属、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碱中进行取舍,这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如此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及解框图推断题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活动三:知识应用,巩固提升
[师]实验室里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石灰水,一瓶是稀硫酸,哪些方法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生]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实验方案,并进行汇报、交流、质疑和补充,然后师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活化,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现深度学习。同时还能以此构建物质鉴别方法的思维模型:取样—操作—现象—结论,依据特性选试剂,加入试剂观现象,根据现象得结论。
活动四:温故知新,拓展升华
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再思考
[师]1.在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2.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哪个效果更好?
[师]在科学研究中,对某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需要借助其他手段间接进行观察。
[PPT]展示教材中“利用間接手段观察现象”的实验图片(见图6)。
[师]课本中的这几个实验是如何借助其他手段寻找到证据,进而得到结论的呢?
[归纳]在科学研究中,对某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试剂或实验装置将无现象的实验显性化,以便我们进行观察。
1.可借助其他试剂设计实验,以显示反应的某些现象。比如颜色的改变、气体的放出、沉淀的生成等,或通过反应物的消耗或生成物的性质来判断。
2.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实验,可利用“在密闭容器中,实验前后容器内外有压强差”这个原理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
设计意图:在复习课教学中要打破上、下册及单元之间的界限,选择一个切入点,纵向深挖、横向关联,由此挖掘出知识的内在价值。本环节总结提炼出了“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和方法,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师]表演魔术用到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生]深入思考后回答。
[师]揭秘魔术:先在玻璃杯底涂上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塑料瓶中装入稀盐酸和酚酞的混合溶液,然后将塑料瓶中的溶液慢慢倒入玻璃杯中,最初由于加入稀盐酸的量比较少,氢氧化钠有剩余,所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随着加入稀盐酸量的逐渐增多,稀盐酸会将氢氧化钠反应完,这时酚酞试液就由红色变成了无色。
在玻璃杯中的溶液变红色——红色恰好褪去——继续向杯中加入混合溶液的几个阶段中,玻璃杯中溶液的溶质有哪些(宏观)?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微观)?
设计意图:呼应课前“魔杯”实验,发展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魔术表演不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是要挖掘魔术带给我们的潜在教学价值,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课堂小结]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们确实发生反应了吗?
设计意图:完善学生的认知,为学生后续学习盐的知识预留了接口,如此可让复习教学留有余味。
[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魔杯”引入,又以“魔杯”结束,在此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新的情境下,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审视学过的内容,如此可让旧知识衍生出新内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新发展,进而可绽放出复习课的魅力。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就由“外控”转变成了“内驱”,学生会迫切想要整合知识、归纳方法、总结技巧,如此其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因此想要实现此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度挖掘生活、课本素材,并时刻关注学情,多思考、多设计一些注重知识理解、知识建构、知识应用、思维拓展、能力提升的活动与情境,如此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课后,学生对小魔术的思考仍在继续,思考一:看三幅图片,将塑料瓶中的液体倒入玻璃杯中,倒入的量不同现象不同,说明反应物的量对实验现象有影响。思考二:往玻璃杯底涂抹的氢氧化钠溶液很浓,塑料瓶中的盐酸很稀。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当学生将化学学科的知识都忘记的时候,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是化学留给学生最珍贵的财富,这也是当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我们培养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许九奎.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指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91~10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