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向燕 闻丽
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中途插班对于很多教师来讲有很大的压力。老师不仅要面对陌生的幼儿,还要破除“刻板印象”与不同的家长建立好关系。本文以离园后家园共话半小时故事分享“五部曲”为突破口,论述插班老师如何通过真诚的交流与沟通赢取家长信任,拉近家园距离,共促幼儿成长。
一、无水之渠的困境和尴尬
每个学期初,幼儿园总有几个老师因为工作安排或者其他原因“空降”某些班级成为一名“插班老师”。这个身份让人非常尴尬,就像“后妈”,尽管已经很用心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但通常是孩子不喜欢,家长也不信任,无形之中还总是把插班老师和原班级老师进行对比,总觉得原来的老师什么都好,插班教师做什么都不太满意。冉冉是我插班接手班里的一个女孩,她不太爱说话。冉冉爸爸每天送孩子入园后,总会在门口停留很久不愿离去,一天、两天,一个月之后依然如此,他的眼神里透露出深深的担忧。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面对各项工作,插班教师困难重重,很难得到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该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
我们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1.插班老师通常业务能力强,家长口碑好,家长见面会也进行了隆重的介绍,家长到底不放心什么?2.经过一年的小班生活,孩子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和一日活动,虽然老师调换了,但孩子们长大了一岁,适应能力也相应增强,家长们在焦虑什么?
为了彻底弄清家长的想法,我们发放了一份问卷,内容涵盖教师专业能力、班级管理、师幼关系等方面,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汇总,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对插班教师的不信任:插班来的老师有没有责任心?她会不会很严厉?她喜欢我的孩子吗?为了破除信任危机,我们尝试利用“离园半小时故事分享”建立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共同牢筑信任的基石。
二、引水造渠:家园共话半小时故事分享“五部曲”
1.预约访谈,礼貌先行
在进行家园共话半小时活动前,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预约,明确沟通双方参加人员、时间和地点。教师礼貌得体的邀约不仅体现出对家长的尊重、对孩子发展的重视,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父母双方或者一方能够出席;其次,教师发出预约一般应在活动前一周,并在邀约中提出分享孩子居家故事的请求,以便让家长在活动中“有备而来”,从而提高沟通的质量和效果。
2.细致观察,积累素材
在幼儿园中,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独一无二存在的个体。半小时故事分享,我们要向家长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向家长传递什么信息?这些是故事分享之前插班教师必须明确的。为了真实地向家长展现一个他们在家里“看不见”的儿童,插班教师首先需要确定一个观察对象,接下来用一周的时间进行重点观察并做相关的文字和照片记录,在积累一定的观察素材后选取一个最有价值的点,形成完整的故事。
3.看见儿童,点赞记录
面对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多个观察素材,我们选择哪一个样本与家长进行分享最有价值呢?宋代文豪苏轼的诗词“眼中犀角真吾子”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任何一个父母眼中,自己的儿女永远都是最棒的!因此,教师分享的故事需要具备正面典型、聚焦小微、动心时刻等特征,以此描绘出一个家长在家没有发现的,教师观察到并极力赞赏的“不一样特质”的幼儿。例如:班里身体较差常常请假不来幼儿园的阳阳,他在下毛毛雨时看到老师没有打伞就去为小朋友抬午点,便站在3楼走廊上大声喊:“老师,要不要我送把伞下来给你,被雨淋湿了会感冒的!”老师在与家长分享时完整细致地讲述了故事,还有教师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悟。家长通过故事看到了自己孩子不为人知的“暖男”形象,从教师叙述的点滴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细致入微的关注、肯定与喜爱。
4.亲密共话,交换故事
教师情真意切地为家长讲述了孩子在幼儿园发生的让人最难以忘怀的事,家长随后也为老师带来一个孩子居家发生的故事,不论家长讲的这个故事是积极的,还是反映孩子问题的,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回应和转化家长的故事。比如:浩浩的家长和老师说孩子在家各种调皮的行为,教师就可以结合幼儿的在园表现阐述自己的看法:其实孩子调皮行为的背后说明他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教师这样的回应不仅能缓解家长对孩子调皮这一行为的焦虑和担忧,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传递一种教育观:孩子会沿着我们对他期待的方向去发展,因此,家长应该和老师一同静待花开。教师充分抓住这一契机,结合幼儿的行为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帮助。
5.情感共鸣,重建关系
因为怀着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这一共同目标,教师和班级里的每一位家长开展了一次次“深度交谈”。在交换故事把家长“心结”打开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冉冉爸爸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那是一个爸爸对患有“心脏瓣膜病”女儿最朴实的关怀;我也听到了转园前不受教师喜爱的小丁的过往,还有天天都要和同伴打架的“嘉哥”的故事……离园半小时活动从一开始的完成任务变成了后来家长们最期待的时刻,作为老师我们收获了理解,喜爱和信任,一个学期后的家长会上,冉冉爸爸成了我们的“代言人”,小丁妈妈积极地分享育儿经验,在班级需要家长时,家长们都会义不容辞,全力以赴!
三、开源扩渠后的欣喜
从开始的冷淡和疏离,到彼此之间心灵的碰撞和靠近,老师和家长都在默默地发生着改变。入离园接送孩子时,家长从惴惴不安的试探和猜测变成了满怀期待的轻松道别;亲子共话过程中,家长从应付任务的心理变成真正内心认同,在构建家园合作共同体过程中積蓄力量。幼儿发展的点滴,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了亲密连接,在各种家园共建活动中为孩子们打通了教室内外的“围墙”,让教育无处不在,让改变随时发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