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3年中国教育十大热门话题盘点

时间:2024-05-07

导读:2013年,网友最关注什么样的教育话题,什么样的教育热点引发全民讨论,什么样的教育事件令全社会震惊……走过2013年,但愿我们盘点的中国教育十大热门话题能引发你的思考。

【话题1:李某事件引发公众家庭教育热议】

李双江之子李某涉嫌轮奸一事,从年初到年末仍在持续发酵。中国最小的申奥大使、青年钢琴家、留学美国……李某的简历中充满让人艳羡的元素。这样的经历在“星二代”中并不鲜见,然而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对应的,却是目无法纪、骄横跋扈的行为。李某事件在广大网民中引起的反应非常强烈,同时“二代”们的家庭教育也引发了公众热议。诚然,并非每位家长都是教育家,然而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孩子手中的一叠华丽的简历。作为家长,爱子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无原则的溺爱,无底线的包容,让那些占有相对优厚的公众资源的“二代”,一旦失去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社会而言,确是一群可怕的“存在”。

⊙焦点观察

熊丙奇:该反省的不只是李双江夫妇

每一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背后,都有责任的漏洞。堵住这些漏洞,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机关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北京海淀警方2013年2月22日通报称,李双江之子因涉嫌强奸罪于2月20日被警方刑事拘留。从本质上说,这是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来自人民法院的信息显示,我国每年判处未成年犯罪人数平均在7万人左右。从李某这一案件,我们可以看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机关各司其职,遗憾的是,这些方面现在都存在缺失。

首先,家庭教育责任缺失。有关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超过90%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失有关,不幸的是,这也发生在李某身上。记得上一次李某事发,李双江曾看望伤者替儿子道歉,表示“宁愿你们把我打一顿”,其护犊情深,可见一斑。但不清楚李双江是否明白,他要承担自己监护不力的责任,同时更要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作为监护人,李双江应该针对儿子肇事,反思在家教方面的疏漏,调整教育方式,包括在生活方面从严管教,不再纵容,帮助儿子脱离原来的交友圈,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气。

其次,社会教育责任缺失。根据警方公布的细节,2013年2月17日晚受害女性在海淀某酒吧内与李某等人喝酒后,被带至一宾馆内遭轮奸。而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和三十七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这家酒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同时向未成年出售酒,已经违法,应该追究其责任。

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关系到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长环境的大问题。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多数与他们长期混迹经营性网吧、酒吧、娱乐场所有关。对于这些机构的非法行为,有关部门曾经进行过整顿,可事过之后,又死灰复燃。这与有关部门的执法不严有密切关系。

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应该形成合力。其中,最为根本的是,要让已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发挥作用,这两部法律都明确规定了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的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和司法责任。而每一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背后,都有责任的漏洞。堵住这些漏洞,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机关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专家观点

“李某案”揭家庭教育8大症状

“李某涉嫌轮奸案”事发以来,青少年的教育也成了全社会的关注热点。

孩子是家里的宝贝,是掌上明珠,而现在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好几个家庭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如何教育有时候不是父母或者一个家庭的事。如何让孩子不仅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地成长,不让“李某”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家庭?

症状一:重艺、缺德、失教养

有人认为,在中国,类似李某“重艺、缺德、失教养”的教育,仅仅是典型,绝不是唯一。其实,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如此。

专家观点:“重艺缺德”会让孩子失去考虑别人感受的能力

李文道(首师大心理系副教授,北师大心理学博士):李某事件非常有代表性。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没有他人,优越的家庭条件,缺失的家庭教育,往往会导致未成年人缺少规则意识,做事没有边界感和底线。一旦愿望欲求受阻遭挫,就会付诸暴力。

症状二:过分溺爱孩子

李双江57岁得子,特别疼爱儿子,他说不能要求儿子什么都好,不要把孩子得罪了。而现在众多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要啥有啥。

专家观点:过分娇宠等于捧杀

李文道:老来得子的家庭更容易溺爱孩子,更容易忽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物质上较为丰裕,有溺爱孩子的物质条件;心理上容易娇纵孩子而放弃管教责任。

游函(资深心理专家、家庭教育专家):过于呵护,过于娇宠,这样就容易形成“小皇上效应”,古代叫捧杀,温室效应就会出来。

症状三:没有原则的“慈父”

前年打人事件中李某才15岁,开着无牌照的宝马车,车里有价值不菲的仿真枪玩具,李双江对孩子物质满足到了完全没有原则的地步。

可身边这样家庭的孩子还少吗?每年9月开学,家长给他们上高校的孩子配备的都是“苹果三件套”。

专家观点:切忌把孩子出轨当个性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慈父要有爱心,不等于没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把慈父理解为溺爱、纵容,就是害了孩子,严格要求才是爱。问题在于对孩子缺乏严格的要求,缺乏做人的底线。

李文道:男孩本来就有更高的冒险行为,有更高的犯罪可能性。男孩的健康成长需要父亲切实承担起管束的责任,父亲的管束过程往往就是孩子规则意识形成的过程。如果父亲放弃了自己的管教责任,把孩子行为出轨当作个性而娇纵孩子,孩子就会不断地挑战父亲的底线,最终越来越没底线。

症状四:被巨大光环所包围

作为著名歌唱家之子,在李某很小的时候李双江就带着他公开露面,唱歌、拍MTV都经常带着他。笼罩着“星二代”光环的李某,人生路也格外耀眼。

专家观点: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真实的环境

孙云晓: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真实的环境,父母有名气、有地位,会让孩子感觉一切都来得很容易,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应该过一种普通的生活,名利圈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李文道:这样的巨大光环可能造成压力,更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种虚幻感,没有机会认识真实的世界,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自我恶性膨胀。干了坏事有老子摆平,他没有机会从错误后果中吸取教训从而变得日益飞扬跋扈,暴力行为逐步升级。

症状五:学校教育缺失纵容过度

李某在三年级时,曾将一名二年级同学推下楼,后来这事儿“秘密解决,不了了之”。

专家观点:纵容过度让孩子闯祸越来越大

游函:学校的教育是家庭不能替代的,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情商,老师给予孩子的是智商、性格的培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中国人讲的情、理、法,礼和法是由学校传递的。

症状六:母亲对其期望过高

作为母亲的梦鸽要求孩子处处都要比别人的孩子优秀。

专家观点:压力过大让孩子“崩溃变形”

李文道:父母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的是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孩子就会沮丧失望,干脆“破罐子破摔”,放弃了期望。

游函: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很正常,但是要注意方法的运用。孩子会学习爸爸妈妈的言行、命令,在妈妈的眼神中反复确定,孩子会形成唯我独尊的想法。

症状七:离开双亲低龄留学

李某曾就读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美国一所冰球学校。梦鸽原本还打算2013年3月初送他去美国念书。

专家观点:不了解孩子的成熟状况就让其留学是一种失职

李文道:出国读书意味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孩子在生理、心理及文化上也面临诸多困难,低龄出国会带来许多隐患。由于孩子在生理、心理上还不成熟,在心理上需要父母的陪伴,在行为上需要父母的管束。不顾及孩子的生理、心理成熟状况把孩子扔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其实是一种失职。

症状八:劳教一年是否有用

2011年9月6日晚,在海淀某小区,李某驾驶无照宝马,伙同同伴将一对业主夫妻打伤,并因此被收容教养一年。

专家观点:把坏孩子关一起,最后出来“十项全能”

李承鹏(时评人,作家):上次他打人被劳教,劳教后伙同狱友升级为涉嫌轮奸。这些有不良行为的人聚一起切磋“武功”,会偷的学会抢,敢烧房的敢杀人,生活所迫的变职业追求,最后出来都“十项全能”。

五岳散人(知名网友):通过李双江儿子这件事可以反思一下青少年收容教养制度,把对不良少年的处罚替换成其他方式,比如说义工、心理辅导、支教等活动,多接触好人、脱离那个生活圈子一段时间,可能比交一批损友要好得多。

(来源:《郑州晚报》)

【话题2:院士退休将打破“终身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中科院人士称,院士制度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今后,院士将日趋年轻化。

⊙社会关注

院士制度:期待在改革中完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这37个字的表述不仅受到科技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讨论。

院士制度改革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关注?科技工作者对院士制度改革又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公众关注度何以居高不下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胡乐乐是文科教学领域的研究者。他一直在关注院士制度的改革。“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的最高学术称号,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会跨出科技领域,延伸到整个学术界。因此,院士制度的改革与整个学术界都有关系。”胡乐乐说。

胡乐乐坦言,目前学术界普遍有一种浮躁的风气,跑项目、使用经费不合理等问题并不鲜见,他希望通过院士制度改革带动整个学术界风气的好转。有胡乐乐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家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关注已经远远超出这一制度本身,甚至超出科技领域,变成对整个学术界的期待——以院士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带动整个学术界更健康、更好地发展。

⊙专家观点

制度改革事关学术风气

“关于遴选制度,我认为只保留院士推荐一个渠道就够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忠和说,院士是一种荣誉称号,“如果部委、地方、单位、学会都可以推荐,就难免掺杂利益因素,带来行政干预,也存在重复浪费的问题。我觉得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人才不会被埋没。毕竟,能否当选最终还得由院士们投票产生。当然,这需要改变‘3名或3名以上院士才能推荐的规定,或许可规定每个院士都能推荐1~2名候选人。需要多名院士推荐的要求,必然导致一些人去‘联络,这样弄得大家都很有压力。”

周忠和认为,遴选制度还应该保证被推荐人在增选的过程中,处于绝对被动状态,“也就是说直到被选上为止,当事人是不知道的”。周忠和介绍,在美国、欧洲等国家的院士选举中,他们一般会联系被推荐人的同行,请他提供相关材料,保密并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周忠和自己就是这样被选上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也曾遇到过欧洲某国科学院请他提供一位同行的材料。

对于院士遴选制度,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指出,当前有两个“瘟疫”,首先是公关,这种现象在选举过程中普遍存在,导致不想公关的也“被迫”加入,否则就会吃亏。在秦伯益看来,花样繁多的公关,折射出候选人对学术名利的急切态度;另一个“瘟疫”就是恶意投诉。这些都是需要在改革中解决的问题。

“院士是一个学术共同体,遴选制度、学科布局、年龄比例,这些都需要院士们讨论决定。”周忠和说,“但退休制度就不是院士能决定的了。”

说到退休,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秦伯益。早在2002,年秦伯益就在《光明日报》撰文直言“院士不是花瓶”,他清晰地看到,一方面,院士被人当作花瓶,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院士乐于当花瓶。因此他在2004年写信坚决要求退休并获得特批。他认为,院士是终身荣誉,是对过去工作成绩的认可。然而,终身荣誉并不等于终身工作,他所在单位的岗位不是终身的。“如果院士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弱了,的确应该退出本单位的科研岗位。”秦伯益认为。

回归“荣誉”才是改革根本

“荣誉应该坚持,但荣誉绝不是特殊化。”有院士认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同行肯定和公众认可,知识分子也是如此。

秦伯益说:“授予一个人‘院士学术称号,也是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一种体现。大部分院士都堪称学术道德的楷模,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引领示范的作用。因此,院士称号作为最高学术称号和一种终身荣誉,本身并没有问题,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但这种荣誉不该和利益挂钩。”秦伯益坦言,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荣誉称号”确实出现了偏差。我国不少省份规定,院士在组建实验室、申请科研经费等方面享受优先权;在生活补助、医疗保健等方面甚至可以享受副省级待遇等。

“改革关键在去利益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如果院士只是学术头衔、学术荣誉,不与学术利益挂钩,年龄和终身制其实不是什么问题。让院士称号回归“荣誉”,这不仅仅是院士的事。

而说起院士为何被抬得这样高,院士们也是一肚子委屈:“国家对院士的‘特殊待遇只有一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从2009年1月1日起,将两院院士津贴由每人每月2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 000元,执行至今。”有些单位百万元年薪招聘院士、有些部门和地方在评审与评估中加入“院士权重”……这些“被附加的”的利益,就不是院士们能够控制的了。对此,院士们也很无奈,“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回归荣誉,还需要全社会以平常心看待院士”。

(来源:《光明日报》 齐 芳 金振娅/文)

【话题3:复旦投毒案撕开“校园分裂”伤口】

复旦大学的寝室投毒案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之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大学生因琐事被室友刺死继而令舆论哗然,而就在2013年4月25日,安徽审计学院又出现了一起寝室血案。从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再到如今的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中国高校接连出现“同室操戈”的寝室悲剧,不得不让人在震惊的同时感叹着“同窗共读,相煎何急”!

⊙庭审回放

室友为何变仇敌?

——“复旦投毒案”开庭直击

2013年11月27日,备受瞩目的复旦学生宿舍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被告人林森浩的供述,他与被害人黄洋并无严重冲突,下毒只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这个略显荒诞而愚蠢的动机,引来社会舆论一片唏嘘。大学室友,本是彼此青春的美好见证,为何却变成生死两茫茫?

“生死命案”原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

11月27日一早,复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的家人和不少同学先后来到法院,庭审现场弥漫着沉重的气息。被告人林森浩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动机。他表示,实施投毒“只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想让他难受一下而已”。林森浩在回答公诉人提问时,承认了是自己把“N-二甲基亚硝胺”倒入饮水机。林森浩表示,自己和黄洋本没有严重冲突,平时和黄洋关系一般,不是“很铁”。林森浩说,“他觉得我没有生活情调,我觉得他自以为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很相近,但他很聪明,勤奋好学。我只是想让他难受一下而已,以为只是一个病理过程,没想到会死亡……”

多位黄洋及林森浩的同学证言显示,黄洋外向有主见,爱干净,较强势;而林森浩比较记仇。黄洋曾借林森浩之名批评另一名室友乱扔东西,引起林森浩不满。而林森浩获奖学金后拒绝请客,也让在场的黄洋不满。还有消息称,两人之前曾因分担水费产生分歧。

⊙专家分析

为何室友间的小冲突会酿成大悲剧?

无论是乱扔东西、拒绝请客还是水费之争,不难发现,复旦投毒案的“导火索”,都是大学寝室生活中的小冲突、小问题。然而,为何这些小事却最终酿成了大悲剧?记者调查发现,室友矛盾不断升级,既有个别大学生的心理隐患作祟,也有多种社会问题在校园的投射,导致室友关系日趋紧张。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的有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中超过三成与寝室关系、班级同学有关。上海某大学学生康思培坦言,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来自学业、家庭、社会竞争的压力,常常让大家感到身心俱疲。复旦大学本科生郁松(化名)说,宿舍磕磕绊绊的情况很普遍,严重时还会分出“派别”。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黄洪基表示,常听到学生说有难解的“心结”,其实大都是日常小事,或仅仅是说不清原因的“互相看不惯”。“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着,进入学校后,面临激烈竞争,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足,造成宿舍里本不该有的矛盾。”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殷啸虎认为,不可忽视社会问题在校园的积累和传导。“多年难改的应试教育,没有教会孩子们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更忽视教育学生对他人生命的尊重。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所谓的成功,年轻人可能连一时的挫折或打击都经受不住。”

⊙社会反思

学会“宽容”,应是教育重要使命

不少学生和网民表示,大学室友来自天南地北,总有生活习惯和个性上的差异。学会“宽以待人”,以最大的善意去揣度别人,才能换来和谐稳定的室友关系,收获弥足珍贵的友谊。

网民“李思”说,“有些事真的只能靠自觉,有缘才能相聚,相互理解,彼此忍让,才能获得友谊。”网民“晗俏”说,“大学四年里和室友吵架,大都是因为小事。所以我们立了一个规矩,就是吵架不过夜。心里憋屈不如大家坦诚地说出来。”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有一些大学生,会自嘲是“疲惫的一代”——没有安全感,缺乏信心和自主性,时常处于“崩溃”的边缘。对此,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张冰说,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自我关注、互相关注,明确个人追求的标准和底线,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和健全人格。

记者还采访了一些20世纪60年代的“老三届”大学生。发现很多当年的大学室友,在漫长的一生中始终保留着亲密的挚友关系。他们的相处之道,或许能引发今人的反思。

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历史系的黄澜英女士,如今已60多岁,她回忆起当年大学室友的关系时说,“当时大学室友之间更多是同甘共苦的感觉,校园和整个社会的氛围也比较朴实和积极向上。从个体来讲,那时候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要比现在的大学生强,不会有非要压倒对方来抬高自己的想法。还有一点很重要,那时候的大学老师、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对很多心理问题能有前瞻性的了解和介入。”

(来源:新华网 俞 菀 黄安琪 吴振东 王琳琳/文)

⊙及时评论

复旦投毒案 琐事背后的生命追问

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心存不满,最后竟然狠心到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琐事,点燃了林某心底的仇恨之火,乃至于狠毒到要毁灭他人的生命?穿透琐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在高校中,生命教育仍然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黄某所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一位教授的哀叹,道出了很多人心中的不解。同在一个学校的医学院求学已是缘分,何况还同在一个宿舍一起生活,本当情同手足,却因琐事不和、心存不满而投毒害人,是嫌犯林某心理过于扭曲,还是我们的生命教育出现了问题?

以个案而论,林某的疯狂之举多少折射出其心智的不够健全。按理说一个复旦的硕士研究生,其智商、情商至少不会低于普通人,人格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纵观林某的作案动机和过程,却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但穿透琐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在高校中,生命教育仍然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远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起铊盐中毒案,近的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因口角刺死室友、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宿舍发现腐尸……在这些事件中,尊重生命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准则,却被高智商的学子们抛弃。若再追溯,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博士,都难有生命教育的一席之地。有人将其归之于唯利是图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被功利化,于是生命在这些利己价值观面前显得一文不值,漠视他人生命,甚至粗暴地剥夺他人生命,凸显了生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

敬畏生命、敬畏法律,这不是琐事,而是人之为人的起码准则。但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来源:《广州日报》)

【话题4:《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引发亲子育儿大讨论】

湖南卫视热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热议,也让“父亲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话题升温。面对“男孩危机”,父亲们该怎么做?

⊙媒体关注

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 引发社会关注“父教缺失”

一份网上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严重。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

调查:

八成受访者称“父教缺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由于离异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父教的缺失。更多的父亲虽是完整家庭的一员,但实际上并没有尽到父亲的教养责任,他们的孩子同样陷入成长危机。通常将这些现象通称为“父教缺失”。

近日,来自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普遍。其中,24%的人觉得“非常普遍”。仅19%的人选择“不太普遍”或“不普遍”。超过四成受访者(42%)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而选择“父亲”的人不到两成(17%)。另有39%的人表示教育责任由“父母均担”。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主力仍是妈妈。

当被问及什么原因造成父教缺失?调查中,61%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父亲“加班应酬多,无暇顾及孩子”;44%的人将原因归咎为“回家晚或少,没时间参与互动”;39%的人觉得是“观念有问题,认为教育只是母亲的事”;37%的人直指当前不少父亲“缺乏责任感,不愿承担义务”。

观点:

缺少父爱 孩子易缺“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是造成“父教缺失”现象的原因之一。学前教育专家范佩芬认为,“男主外”的思想往往让男性觉得养育孩子是家务事儿,需要母亲承担得更多些,这就导致一些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重视得不够。如今,去幼儿园或者学校给孩子开家长会的,仍是母亲多于父亲。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女老师普遍多于男老师。在0至18岁这个重要成长阶段,伴随孩子的是女性居多。但是,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恰恰是“父教缺失”带来的后果。范佩芬表示,诸如阴盛阳衰、男孩子缺乏男子汉气概、缺少责任与担当精神,很大程度上源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一个很好的“男性榜样”。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它会让孩子一辈子缺“钙”。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让更多的父亲开始关注子女教育问题。范佩芬说,父亲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也许节目里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目前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经验,但是父亲一定要多了解教育常识,并且亲自尝试,抽出时间照顾和关心孩子,在不断的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方法。

释疑:

父亲们到哪里去了?

儿童的学习是观察性学习,儿童从父亲的身上观察什么是男人、什么是丈夫、什么是父亲、男人和女人怎样合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为长久也是最为深刻的榜样,父亲对男孩成长起决定作用。

“父教缺失”成为当今家庭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父亲们到哪里去了?孙云晓指出,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迅速攀升,单亲家庭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而大部分单亲家庭是由单身妈妈及其孩子组成的,因此可以估计单亲家庭中父教缺失的现象非常普遍。

此外,即使在完整的家庭中,父教缺失也成了日益严重的现象。相当多的父亲专注于工作和事业,而把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交付于母亲。孙云晓介绍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5年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五位。可见,无论是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母亲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支招:

拯救男孩 父亲该怎么做?

父亲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如何成为一名好父亲?孙云晓说,“没有哪个男人比蹲下去帮助孩子的时候站得更高。”

爸爸的称号是孩子给予的,“爸爸”这个称号跟孩子是同龄的,好爸爸的起点是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因此,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亲就应该舍得时间去养育他、教育他。为了孩子的成长,父亲应该敢于做出牺牲。

“如果父亲对儿子的发展投入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爱,儿子就会永远记住您,您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位好父亲的形象。”孙云晓说,如果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缺席了,当儿子将来发展不顺或者走上邪路时,他第一个要指责和埋怨的将是父亲,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父教缺失。

孙云晓认为,好“爸爸”需要时间,态度决定一切,当好儿子的榜样。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在儿童时期,父亲每1个单位的投入,他在将来可以有10倍的回报。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当孩子长大成人,父亲再多的投入,也可能收获甚少或者没有收获。

(来源:《北京晨报》 王 斌/文)

⊙及时评论

爸爸,请别走得太远

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爸爸去哪儿啦?”

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在向他们的妈妈或祖辈提问。答案形形色色,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爸爸要为养家挣钱……“爸爸”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舞台,甚至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

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个家庭的颓其一角,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习以为常的这个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节目中,平时经常“缺席”的爸爸们,在孩子面前的不知所措:完全不知该怎么哄哭闹不停的孩子;从未下过厨,不知该怎么填饱孩子的肚子;不会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节目出人意料飙升的收视率,让公众开始关注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

只是,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女粉丝的数量仍然远远超过男士。节目中让人心灵熨帖温存的变化,是妈妈们的向往。而在现实中,当节目中的爸爸与孩子难得地享受相亲相爱时,无数的中国爸爸们仍然无暇关注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敏感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开家长会时,到场的多是妈妈,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也多是妈妈。但是,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来源:《人民日报》 李泓冰/文)

【话题5:英语教育回归社会化 中高考改革弱化英语分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容指出,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随着改革不断推进,英语教育将走向何方,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专家表示,英语教育应该回归到社会化、实用化和对象化轨道上来。

⊙媒体关注

中国“全民英语”热度降温?

“是该降降温了,‘全民英语热这么多年,造成极大浪费,培养的大多还是哑巴英语,说不出口。”北京市民刘小青说。

刘小青2009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中部一所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我在报社工作,用到英语的时候很少,学了十几年英语,基本上又还给书本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一段时间以来,国人过度重视英语教育,几代人花费了过多精力,造成极大浪费。当前,英语学习过度、哑巴英语现状没有改善,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改变正在发生,中国多地已开始探索。北京市教委提出“降低中高考英语考试难度”,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开设英语类的相关课程”。东部省份山东也出台高考新政,2014年夏季高考将取消基本能力测试,外语听力也不再统考。多地英语考试改革内容频出反映了问题的急迫性,也引来热议。

“作为一门语言来说,如果降低了听和说的功能,就有点本末倒置了。”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取消英语听力又将英语教育推到应试教育上,对于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说,极为不利。

“英语教学走偏了,从初中开始,太强调语法细节。其实,语法有时候对沟通交流能有多大影响?”山东济南一位初中生的家长杨慧表示。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应试导向带来的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学生投入精力多,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社会化考试之路的探索,会减少学生压力和焦虑情绪,减轻家长负担。”山东潍坊十中校长牟庚国说,“英语走入社会化考试是对的。英语固然比较重要,但很多人实际生活中到底多大程度上能用上,我打一个问号。”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习得是一种语言能力获取,而并不是知识的教授。”储朝晖表示,当前中国英语教育的问题是,把英语当作知识教学,而不是作为一种语言习得,这违背了语言本身具有的规律。

不过,也有不少家长表示,英语已经成为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要学,还要学好。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女士说,社会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了,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和交流工具,必须要重视。“我的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一年级,如果学校不开设,也会寻找社会途径学习。”

有专家表示,外语社会化考试并不意味着对英语教育的不重视,而是矫正行政力量对英语教育施加过多的现状。记者致电北京市数家知名培训机构,他们大多表示对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政策都在研究,并没有出台应对办法,但大都乐观。“社会化考试之后,英语培训市场会经历一些改变,但并不影响培训市场的繁荣,起码英语交际需求的培训生源不会降低。”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

(来源:新华网)

⊙热点追踪

英语改革,利兮,弊兮?

北京市已公布未来三年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中考中,英语的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高考中,英语分值从150分降到100分。

方案公布之时,正值“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在京举行,主办方对114位参赛选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1%的学生认为中英文学习不存在矛盾,主张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在“第二课堂”而非应试教育。

此番改革,利兮,弊兮?记者专访全国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刘兆义和北京四中外语教研组组长李俊和。

记者:这次改革是一个结构性的调整,包括分值变化、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对此,您如何解读?

刘兆义:我期望改革能带来良性结果,以加强听力权重为例,把听力的分数权重提高到全卷的50%,能促使北京初中教学对听说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李俊和:针对口语权重的加强,我有个担心,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能写短文,能听懂一般速度的口语,能有初级对话能力,还要具备相当的阅读能力。如果听力占一半分,势必引导老师上课花一半精力去练听力。那阅读、写作、说的时间必将大量减少,事实上,阅读是获取更精确更复杂更深刻信息的手段,不应被忽视。

记者:这次改革之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改革必然会带来阵痛,阵痛过后会达到理想的目标吗?

刘兆义:教学过程,考试和评价的改革都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内容。考试改革的力度大,只能说明原有考试的形式、内容等尚不能科学地评价学生达到目标的情况,以及某(些)学科的考测权重在综合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中不恰当。北京这次改革就是期望中考和高考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李俊和:我个人的担心是,英语学习在中小学被弱化,国家花大量经费培养的专业教师或闲置或将流失。对于学生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孩子英语水平不会受多大影响,而广大工薪阶层和农民孩子的英语水平则恐怕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另外,有关降低英语分值就能给学生减负的说法我也不同意,英语分值下来了,其他科目分值增加了,学生依然会为取得高分而压力重重。

记者: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依然张不开嘴、英语学习承载了浓重的功利色彩,这是饱受诟病的英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次改革能对改善这种情形带来帮助吗?

李俊和:阅读水平高,口语水平低,不主要是英语教育的问题,而是应用机会的问题,要想改变现状,需要从小班教学、完善英语听说环境等方面入手,而不仅仅通过考试与评价。

刘兆义:教育部考试中心多年来在英语改革上,在坚持“能力立意”方面已做了很多努力,但操作起来就存在有效性、公平性等诸多困难。因此,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通过考试改革就能完全解决的,应该从文化土壤和社会氛围上树立大众外语教育的理念和定位,重运用,减少功利之心,重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

(来源:《人民日报》 赵婀娜/文)

【话题6:教师节改期引发热议 是否多此一举?】

2013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修改教师节日期规定,再次引起社会对师德、送礼、教师节改期问题的广泛关注。新规“红线”能否守住师德底线?教师能否在节日收礼?教师节改期有无必要?

⊙网友热议

教师节改期是否多此一举

9月10日是“教师节”,但以后可能要改期了!国务院法制办在2013年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据称,这是以孔子诞辰为参考,而且改到月底,能与中秋、国庆衔接,对教师来说更方便安排。对此,大家对延续了29年的教师节改时间一事议论纷纷,一部分人认为改期只是形式,把教师节改为孔子生日并不能改变基层教师待遇尚待落实和拯救当前师德败坏的风气;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改期有助于唤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据新浪一项有26万余人参与的专题调查显示:有65.1%的人对改期表示支持,认为可以避开开学季,老师能真正享受节日,又是孔子诞辰,名正言顺;30.9%的人明确反对,表示仅仅是日期调整,形式多于意义;还有4%的人持中立观点。

支持

很多网友认为,孔子是圣人,也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没有比他更能代表教师了。

当师德问题不断曝光,整顿师德师风势在必行,用传统文化的力量,规范教师的行为,能够触动教师的灵魂,增强他们的自豪感。教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和符号。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自己的节日怎么能没有文化气息呢?

先贤同贺增强荣耀

祁靖一:刚开学就过节是有些紧张呢,为了使教师充分休息,真正成为节日,修改也合情理。

优胜大同:此举能增强教师荣耀感,与先贤同贺,应当执行。

绯色荼绯:如果每个老师心里都有一个道德标尺,改成孔子诞辰日对老师也是一种鞭策。

旭日平安:教师节不是纪念大教育家的,怎么能生起崇敬之心?

反对

专家毛开云表示,孔子诞辰日目前还有争论,加之教师节改在9月28日就有文化内涵了吗?日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父亲节、母亲节都没有一个固定日期,很多人也记得很清楚,这是一种习惯。约定俗成的节日还是不改为好,9月10日教师节这么多年来不一直过得挺好吗?教师节改不改时间,怎样改,最好去聆听一下教师们的心声,不要妄自揣度。

没有意义多此一举

gwb彬:29年啦,9月10日早已经有了意义。况且教师节是为了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让人们尊师重教的,而不是为了纪念大教育家孔子的,完全没有必要。

Joyce圆圆的麻麻:尊师重教跟哪一天有什么关系?

叶的别致:无论是在哪一天,注重的应该是在于“意义”,而不是在于“方便”!

重要的是待遇和师德

宋宋嘞:本人教师一名,月工资3 000。改不改教师节,不重要。我只想说,教师吃不饱,自身难保,怎么弘扬文化?

驻村一年安静庄:真的要尊重教师不是体现在什么节日上,真正提高待遇和素质才是硬道理。

珑娟一生:先重新整理一下为人师表和师德!看看这两样东西在现在的教师队伍中还健全吗?

(来源:《北京晚报》 栗 晨/文)

⊙及时评论

尊师重教比改期更重要

9月10日的教师节,已经沿用了29年,从保持节日稳定性来看,其实没有必要调整。但使用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的确更有意义,也与文化传承、弘扬历史的要求更趋一致。而且9月10日距离开学时间很近,学校和老师还在忙于开学初的各项工作,不便于休息放松、欢度节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调整教师节时间似乎又确有必要。

到底调还是不调?应该是积极思考如何让教师节体现其内涵,发挥其价值,让教师节名至实归。

教师节从其设立之初起,就带有明确的尊师重教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这一节日的设立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然而29年过去了,这个初衷实现得如何呢?尽管无须否认,教师地位较之“臭老九”年代已经大不一样,但距离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恐怕依然还有很大距离。现实一点,教师法所提出的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水平的要求,至今还是个美好的想象。

荣誉对应责任,权利对应义务。换个角度,从教师自身来看,虽然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应该得到肯定,但有偿家教、违规收受学生或者家长钱物的现象何其多也,教师节甚至被人称为“送礼节”,多么巨大的讽刺!更严重的,虐童、性侵女生之类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曝出,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所有这些也都表明,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还需要不断提升。

所以,值此教育法规大面积修订之时,重新回顾和审视设立教师节的初衷,引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教师节回归其本来价值,无疑比单纯讨论教师节日期调整与否更有意义。

(来源:《北京晨报》 刘楚汉/文)

【话题7:虐童,不是家务事!虐童是否该入刑?】

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叫“虎毒不食子”,指的是不管什么样的父母,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太狠吧。但是虎毒不食子说的是虎,人就不一定了。近些年来,我们陆续看到了一些扭曲的人性。最新的一个事实来自贵州, 10岁女孩被亲生父亲虐待的新闻,让人触目惊心,这个女孩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媒体关注

虐童案频发暴露法律干预缺失 专家呼吁严惩施虐者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提到孩子,往往能碰触到大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虐待儿童事件的屡屡发生,特别是一些父母长期虐待孩子,甚至将孩子打死的案件的发生,让人难以接受,谁来拯救在无助与恐惧中度过的童年?怎样有效震慑虐待子女行为的父母,让他们住手?

开水烫脚、擀面杖殴打,因与公婆关系不和,29岁的蔡亚珊长期虐待6岁的继女小云,直至孩子生命垂危被送医院抢救,医生报警。2013年5月30日上午,蔡亚珊因涉嫌虐待罪在北京朝阳法院接受了审判。所幸小云经过救治已经恢复了健康,随奶奶生活。而5岁女童申潇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最高人民法院将她的悲惨遭遇作为典型案例发布,虐待潇然致死的继母李艳勤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稍稍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启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项调研,为扩大虐待罪的主体范围提供论据,专家呼吁,在当前法律架构下,应以故意伤害罪严惩施虐者。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最高法发布案例传递的信息就是,对虐待儿童的案件要从严从重处罚,否则不足以威慑犯罪者。

佟丽华非常赞同对虐待孩子,导致重伤死亡的案件按故意伤害来定罪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父母意识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主体,也要受到强力的保护,即使你把自己的孩子打死、打伤了,也要面对严厉的处罚。

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家庭内的虐童事件比进入司法审判程序让公众知晓的多得多。如何有效干预家庭虐童事件?我们期待改变。

广东省妇联统计,仅近五年被曝光的发生在广东省的家庭虐童恶性案件就有18起,其中10起直接造成儿童死亡,最小的才出生40天。施暴的父母虐童手段残忍、情节令人发指,有的呛死亲生女后残忍焚尸,有的用皮带将儿子活活打死,有的甚至把孩子睾丸打破裂,用开水泼孩子导致全身85%被烫伤。前不久,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的一位父亲对仅10岁的亲生女儿“开水烫头、鱼线缝嘴”的事件再次让公众愤怒。

佟丽华认为,缺乏干预是导致悲剧一再发生的重要原因。父母打骂孩子,包括严重的虐待,父母往往认为这无所谓。虐待罪是自诉案件,也就是孩子去起诉,去控告,司法机关才能受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情况,五六岁、七八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去法院起诉自己的父母?

薛淑兰介绍,立法、司法机关已经启动相关的调研。关于是否设立虐童罪,也就是说虐待罪是不是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据我们了解,已经引起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我们也跟立法机关一起搞过调查研究,为将来虐待罪的修改完善提供论据。

专家一直呼吁建立强制报告制度,接触儿童比较多的老师、邻居、居委会、社会工作者等,发现家庭有发生家暴虐童的,有义务进行报告,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来源:中广网 孙莹/文)

⊙及时评论

向虐童暴行亮出法律之剑

儿童优先原则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儿童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避免虐童悲剧重演,需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

2013年底,黑龙江一家幼儿园被曝虐童,有儿童“一天被打4次”。这是继亲生父亲将钢针插入女婴体内、后母淹死7岁继女、老师把幼儿扔进垃圾桶取乐等多起虐童案之后,发生的又一起令人发指的案件。屡屡发生的虐童案提示我们:制止暴行,法律必须亮剑。

在我国,保护儿童最主要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前者虽然提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多项要求,但只是一部“软法”,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震慑能力有限。《刑法》中则没有单独设立“虐待儿童罪”,现有的“虐待罪”在保护儿童方面也存有缺陷,远不能震慑虐童的暴行。

在司法实践中,以虐待罪处罚虐童行为的案件很少。这是因为,一是虐待罪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这就将学校老师、儿童托管机构的保育员等排除在外,无法处理儿童在家庭外受到的虐待伤害;二是入罪门槛高,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即“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现实中一般很难符合这个标准;三是虐待罪是告诉才处理,即被害人要向法院主动提出控告,法院才处理,不告诉就不处理。然而,由于儿童的行为能力不健全,不知道或没有能力告诉;其他人或社会组织在这方面的角色定位还不明确,无法代表儿童提出有效控诉。

我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保护儿童免受身心摧残是我们的国际义务。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优先原则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儿童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避免虐童悲剧重演,需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与之相配套,需要健全国家保育制度,增加足够的人力物力妥善安置与教育受害儿童,并将这一制度与《刑法》对接。对社会而言,需要破除“孩子是父母私人财产”的观念,明确“孩子从一出生就受到国家的监护”。

从立法角度,可考虑在《刑法》中单独设立“虐待儿童罪”,降低入罪门槛,加重处罚措施,改自诉罪为公诉罪。同时可增加剥夺监护权的处罚,剥夺有虐童行为的监护人的监护权,将儿童交给国家专门机构抚养。还可借鉴其他国家,设立强制报告制度,要求教师、医生、社工、邻居等在知悉虐童行为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政府报告,违反报告义务的会受到相应处罚,甚至禁止从事相关教育医护行业等。此外,还可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民间慈善组织参与保护儿童的公益事业,确保那些缺乏家庭适当监护的儿童得到妥善的抚育,形成保护儿童的合力。

(来源:《人民日报》 谢彩凤/文)

【话题8:韩亚空难牵出海外游学乱象 安全隐患不只在“路上”】

韩亚航空客机在旧金山坠毁事件让游学团以及游学团的安全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花季少女骤然离世,作为国人,无不表示沉痛惋惜。在为两名学生哀悼之余,对于游学现象本身,我们不能不进行反思。

⊙媒体关注

冷眼旁观中国学子海外游学热:市场火爆 乱象丛生

近年来,伴随着出国留学潮与移民潮,中国悄然兴起了海外游学潮。统计数据显示,国际游学从2005年逐渐兴起发展至今,每年市场增长率高达40%~50%。美国媒体报道,2013年夏天抵达洛杉矶的中国游学团学生约为15万人。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海外游学的“热度”。尽管发生了韩亚航空班机失事事件,但并未冷却中国学生的海外游学热情。

随着中国学子游学热的持续升温,中国国内的游学市场日益火爆,但也乱象丛生。韩亚航空事件后,游学市场中的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陆续被媒体曝光,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其中,尤以“游学项目的价格不透明”、“监管乏力、层层转包”、“游多学少”、“学校介入游学活动”等问题最为突出。此外,游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大家关注。

中国学子海外游学热不断升温

统计数据显示,国际游学从2005年逐渐兴起发展至今,每年市场增长率高达40%~50%。2011年暑假,到美国、欧洲、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英语国家的机票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

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官员统计,参加游学团来美的中国学生人数,由2010年的968人上升至2012年的1 785人,两年增长了84%。虽然2013年发生了韩亚航空空难事件,但这并未冷却中国学子的游学热情:美国媒体报道,2013年夏天抵达洛杉矶的中国游学团约为15万人。

从上文的诸多数据,我们不难感受到当前海外游学的“热度”。为何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如此热衷于境外游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邵巍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一直奉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此前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也提倡“扩大教育开放”。游学本身是符合教育开放政策的一种活动。

第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教师等社会有关方面都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能够拥有国际交往的能力。参加出国游学的活动,能够消除对外国的神秘感,了解第一手的材料。

第三,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支持游学活动的经济能力,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其他国家也热衷于请中国学生到国外去进行所谓的游学。中国现在已与很多国家签订双边学历互认等合作协议,里边都会有一些条款是支持游学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发生了韩亚航空班机失事事件,但这并未冷却中国学生的游学热情。《南方日报》记者曾随机采访了30名学生和家长,只有5人认为出于安全考虑,近期不报游学团;大多数人则认为,是否参加游学团取决于机构的品质和游学团的质量,飞机失事只是小概率事件。

国内游学市场火爆 乱象丛生

中国学子海外游学热的持续升温,使中国国内的游学市场随之日益火爆,但也乱象丛生。游学市场中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频见报端。

乱象一:游学项目价格不透明

目前,提供“游学”服务的主要有两类机构,一类是旅行社。另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和咨询服务公司。像新东方、环球雅思、金吉列等留学培训机构,都把“海外游学”的条目放在了网站上醒目的位置。

据了解,目前各种游学团的游学时间往往控制在4周以内,以2至3周最为常见。短短十几天的行程,报价却一般在两万元以上到5万元不等,有的甚至高达10万元。以目前最火爆的美国游学为例,完全相同的游学路线,同样的时间,类似的游玩项目,价格却千差万别,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差出两万元。

英国的游学项目费用则更为高昂,为期两周的英伦名校交流和英式生活体验游学营,不同机构报价从2.9万元到4.2万元不等,而普通的英国游有的旅行社报价只有2.03万元。

此外,用免费项目来作为旅游项目是游学团的常用手段。例如去趟纽约,游学团会组织孩子们参观联合国总部、中央公园、洛克菲勒广场、时代广场等免费景点,而纽约最著名的几大博物馆,因为需要缴费而被游学团主动忽视。

乱象二:监管乏力门槛低 层层转包责任难定

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四部门曾在2012年5月,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目前游学事务处于四部门共同管理的状态。

《通知》规定,组织主办单位应是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对外教育交流机构或者共青团、少先队与妇联组织。主办单位可以委托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承办,但通知规定,旅行社必须具备国家旅游局许可经营出境旅游方面的资质。主办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认真审查合作的境内外组团机构的资质”。

《通知》中并没有对游学项目制定相关监督标准,只要求旅行社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对教育培训机构等开设的出国游学方面未涉及,同时如何对境内外组团机构资质考核,通知也未作明确规定。

中青旅北京分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袁美姗表示,很多游学团的主办方是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不受旅游业管理条例制约,操作不够规范。行程模糊、成本不清,不仅给牟取暴利创造了空间,更导致纠纷发生后难以追责。

由于目前还没有严格的行业规范及市场准入等要求,有办理出入境资质的公司基本上都可以做游学项目,一些没有资质的公司也通过合作等形式开展业务,而他们采取的最常见方法就是层层转包。例如,由于大批游学团在暑期集中赴美,很多旅行社因人力物力不足而无法承担所有订单,因此将其中利润低的游学团转包给“合作旅行社”或个人。这些承包者如果发现赚头不大,就将游学团再次转包给别人。经过层层转手,一旦出了安全问题,很难认定相关的责任。

还有一些培训机构由于不具备操作旅行线路的能力,便把整个流程打散成众多小环节,就像建筑分包商一样层层分包。一条完整、流畅的旅游行程被分包给不同的机构来操作,由此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头绪太多,容易产生纠纷。由于孩子们很少有维权意识,因此问题也就被掩盖起来。

乱象三:游多学少,老师费用从学生中抽取

虽然海外游学在国内很受欢迎,但是在市场上有些游学线路却有些“挂羊头卖狗肉”。有记者浏览了一家机构的美国游学线路发现,真正的游学仅有两天左右的时间。除了带领学生们参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老牌名校,请美国教授为学生讲授美国留学的一些常见问题外,该机构将美国著名景点迪士尼乐园、尼亚加拉瀑布、自由女神像等做了重点推荐,其丰富程度远超过到名校参观的部分。

孩子参加过游学的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孩子曾参加去英国的游学,虽然也是按照行程参观的牛津、剑桥,但其走马观花的程度让这次行程更像一次观光游。“基本上和跟团游那种‘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感觉一样。”

一位参加过学校组织游学的学生称,到了美国当地,所谓的名校学习其实就是在一个语言学校里,学生们根据英语考试成绩被分到不同的班级,每天上听说读写四门课,周围都是认识的人,这跟平时在国内学校上外教课没有两样。“住在当地人家也没有多少交流的机会,他们都是接待国际学生的‘老手了,提供住宿已经成为每月赚取钱财的固定来源。”

游学团队中带队老师的费用从学生中抽取,这已经是游学团的惯例。羊毛出在羊身上,中介机构是不会提供免费午餐的。不少家长也知道这个情况。有的家长对老师费用平摊表示理解:“毕竟孩子出门总要麻烦些,老师照看着,更安全。”有的家长则觉得花钱给老师白送福利,心不甘情不愿。

乱象四:学校介入游学引争议

在目前各式各样的游学夏令营,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夏令营中,学校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大争议。不少中介公司通过学校宣传夏令营项目,与学校进行合作,此外还有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组织等。这些夏令营项目往往牵涉多方,各方责任并不清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认为,夏令营是个人的事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和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他们很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些中介公司会找到教育行政部门帮忙,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关系找到学校,也属违规行为。”

周光礼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介入夏令营的组织,“很难分辨是以私人的名义还是官方介入,这就造成了责任不明晰”。

学者熊丙奇称,目前对海外游学夏令营的定位很模糊,那些学校主导的游学,是教学实践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公益性,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如果是中介机构组织的,那就归工商部门管。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游学是学校召集学生,实际运作又是通过中介来进行的,这种游学模式最容易出问题。

提及商业公司与学校的合作,浙江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舒培冬表示:即使学校仅为公司提供发传单的场地,也会给家长造成错觉,夏令营与学校有关系,至少学校是相对认可的。“一旦发生事故,学校就很难说清楚。”

不容忽视的游学安全问题

盘点完游学乱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强调:就是游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国际游学虽然时间短,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地域不熟等因素,很容易遇到突发状况。因此,游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邵巍对此建议,参加游学活动首先需要签署协议,明确规定好责权;其次,学生在游学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应该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团队负责人报告,或者向中国驻外大使馆和总领馆求救;第三,行前要做一些基础的调研工作,包括对方国家的一些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等;第四,要购买海外的人身保险。

业界人士表示,在选择境外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看保险公司的服务是否到位;为孩子办理境外险保额要适中;旅行前要充分考虑旅途风险,购买保障全面的旅行意外保险产品;出国后,学生要随身携带紧急支援服务卡及保险单,并牢记救援热线;当在国外遭遇航班延误或取消时,回国后及时拨打保险公司服务热线报案亦可获得相应的赔偿。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海波 邹春光/文)

⊙及时评论

“游学乱象”亟须正本清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行千里路,破万卷书”是学人探求学问寻找真理的不二法门,许多有志之士能够成才成功也都来源于此。因此,以夏令营的形式,组织学生走出国门参加游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了解异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和锻炼语言能力等方面,无疑都具有积极意义。

尽管游学的正面价值应该受到肯定,然而,对于以生命为代价的游学,恐怕任何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会拒绝这样的“美好”。一起意外空难残酷地断送了两名女生的一切,也让两个家庭陷入巨大悲痛之中。美国的友好学校在获悉这一事件之后,感到震惊错愕。支持他们游学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尤其家长,更是追悔莫及。空难事件发生以后,从各大媒介网络论坛上,我们还听到了许多不同声音,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游学之风当刹当止。有评论者认为,许多学校组织的国外“游学”或者名校“结对”活动,并无实质性的目的,本来是参与国外的学习活动,却“游”而不“学”,最后大都演变成了纯粹购物和休闲旅游。

对于上述所谓“游学”,必须进行严肃批评。毕竟,花费家长的巨额资金并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本该期待学生在阅历、见识、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有所精进。如果脱离了“学”这一根本,游学的价值无疑大打折扣。而随着媒体的揭露,我们也发现,游学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链,许多组织和个人正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种种异化的迹象,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游学的目的。

但是,对于游学现象本身,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一味盲目跟风游学,或者图省事干脆全部禁止——这种“无事不管、出事严禁”的做法只是一种拍脑袋式的作为。有关部门要在规范游学上下功夫,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具体来说,有关部门和学校必须选择具有资质的旅游公司,而不是把游学团层层转包,最后造成模糊的责任边界。学生和家长,则必须签订委托协议书,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细化安全保障和保险理赔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宜。家长和教师更别忘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教给他们处理各种出行突发情况的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活动组织者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机制、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此外,“游学乱象”亟须正本清源。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以坠机事件为戒,对于假借游学之名牟利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头棒喝;对于打着游学的牌子“游”而不“学”的情况,应予以坚决取缔。

希望在安全出行的前提下,有游学愿望的学生和家庭能有选择性地参与活动。希望以生命为代价的游学不再发生。希望所有为学生组织的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姜朝晖/文)

【话题9:699万毕业生 “最难就业季”如何突围】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上述数据,为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标签。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人员需求急剧萎缩,让2013年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更显艰难。但也有数据显示,以私营、民营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用工数量激增。

⊙权威解读

熊丙奇强调必须深入直面就业难

著名教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就必须直面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⒈教育质量在下降

首先是,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扩招规模过大,毕业大学生能力技能存在缺陷甚至不合格,导致刚毕业大学生在社会上总体评价不高。

⒉经济结构需调整

其次,社会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量比例过低,目前国内是43%,欧洲国家是70%,美国达到80%。而第三产业往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

⒊教育行政干预多

熊丙奇说:“归结到根本,就是教育体制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了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学科设置、招生规模这些并不是由高校来说了算,而是教育行政部门才有决定权。大学扩招,实际上是行政扩招,学校没有自主权。在行政命令下的招生、学科设计,既没有灵魂也没有个性。”

⒋教育应多元发展

熊丙奇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多元化发展。而多元化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他说:“但是现实是,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里划分三六九等,又是985,又是211的,职业教育与那些名牌大学地位不一样,低人一等。这怎么能够让整个社会都来重视职业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放权,让市场来调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的问题,这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的办法。”

(来源:《沈阳晚报》 高寒冰/文)

⊙及时评论

“最难就业季”并非一声娇嗔

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有699万名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这是个什么概念?是十年前212万毕业生的近四倍。而十年前的2003年,正是高校拉开扩招大幕后第一批毕业生走出校园。

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业形势似乎一年难过一年,这从我所负责的就业领域新闻即可见端倪:高校为保就业率不惜替学生签订“伪三方”,“国考”之狂热只能用“两年工作经验”来浇灭,硕士生争相应聘城管保洁,教育部出台规定招聘禁设户籍、性别、毕业院校等门槛……

有人说,最难就业季,其实想找份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挑份好工作,现在的孩子太娇贵,啧啧。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无论是“体面劳动”还是“活得更有尊严”,都是每个人堂而皇之的正当追求。莘莘学子苦读十余年,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发挥特长、薪水又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绝不是非分之想。

在年轻人一窝蜂想当公务员、想进“体制内”之时,且慢指责他们贪图安逸、循规蹈矩,不妨先反思一下我们在收入分配、社保待遇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养老改革试点频频遇阻原因何在?房价为何越控越高?权力是否真的能在阳光下运行?看病养老、求职上学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能否不托人不拼爹?进大企业能保证同工同酬吗?进中小企业能拿到加班费吗?

这些天一个“80后为何暮气沉沉”的帖子在网上火热。其实“80后”只是个标签,代表的是改革转型洪流中面临重重压力与忧虑的庞大群体。同样,“最难就业季”也不只是应届生们的一声娇嗔,整个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成才环境。

(来源:《北京晨报》 姜 葳/文)

【话题10:高校抢生源出妙招 人大晒“女神”同济晒“汉子”】

2013年6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网站主页发出一幅美女毕业生单人照,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称该女生为“人大女神”。人民大学网站的访问量短时间内急速上升,一度瘫痪。实际上,此前已有福建师大打“美女牌”,“学姐在等你”“你再不来,学姐就要走了呀”“学姐会卖萌,学妹很可爱”,并且还将宿舍有空调作为宣传点,“美女加空调”的创意备受人们关注。

⊙新闻回放

“人大女神”走红被指抢生源新招

2013年6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网站主页发出一幅美女毕业生单人照,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称该女生为“人大女神”。人民大学网站的访问量短时间内急速上升,一度瘫痪。

网友称“这样的大学怎能不吸引宅男”

由于正处高校招生季,许多网友猜测,各大高校将纷纷亮出绝招抢生源。对于“人大女神”,有网友说:“这样的大学,怎能不吸引宅男?”还有人大校友在网上称:“这位女生确实代表了母校女毕业生的优雅气质与清纯形象。”

据了解,该女生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低音提琴专业的康某,同学们都称呼她为“康康”。毕业照曝光后,她的很多私人照片也开始在网上流传。

专业摄影师操刀,“人大女神”走红

康同学照片的拍摄者,是中国人民大学2011级毕业生毛岩政,他目前是CFP的签约摄影师。6月毕业季,常有毕业生请他帮忙拍毕业照,2013年他便答应了学妹康康的请求,并将最满意的两张发给了宣传部老师,“没想到一张照片捧红了一个人。”对于自己拍摄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的广泛关注,毛岩政非常意外。

部分高校网站开打“美女牌”

网站主页打美女牌的,除了中国人民大学,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北外的网站主页是一名长发飞扬、满眼笑意的可爱女孩,中国政法大学网站主页的滚动图片栏里也有一位身着学士服的端庄女生。同济大学网站主页的图片是6名身着学士服的男生,被众网友拿来与“人大女神”对比,被吐槽最多。

(来源:《新京报》 李雪莹/文)

⊙及时评论

“女神”只是大学招生牌 不是大学景观的全部

“女神”并不是大学景观的全部,甚至不是最有代表性的;“女神”所隐喻的生活,既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也不是这一人生阶段的主要部分。

随着招生季开启,大学之间的生源抢夺战已经打响。大学网站为了吸引眼球,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可否认,相对于以前单调生硬的景观照、领导像、楼群图,在主页放出活色生香的学生照片,多少富有青春气息,更契合对象牙塔生活充满向往的少男少女的心理状态。但凡事都有两面,看起来超凡脱俗的青春形象,其实也隐藏着功利化意图。其目的说穿了,就是为了在招生市场中更打眼、更有吸引力,从而多切一点生源尤其是优质生源的蛋糕。

大学招生,各显其能,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问题在于,仅凭那些精致的面孔是否就能代表大学的形象?当一些院校竞相以“女神”装点自己时,是不是也遗失了什么?

很显然,“女神”并不是大学景观的全部,甚至不是最有代表性的;“女神”所隐喻的生活,既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也不是这一人生阶段的主要部分。

所以,最有说服力的“招生广告”,就是一个院校对学生成长的真诚与责任。由此看来,人大近日发布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设立新生导师制、“2万元经费请学生喝咖啡”等信息,较之美丽的“人大女神”,其实更让人眼前一亮,对学子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引才、爱才、育才之举。再者,斑斓多彩的大学生活,除了学习的主色调,也有衣食起居、身体锻炼、情感生活、社会实践等诸多侧面,大学要为他们考虑和做到的还有许多。

如果一所学校竭尽所能,努力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都能成才立业,即使没有任何包装,她也是学生心中最为明亮的人生灯塔。

(来源:《京华时报》 陆文江/文)

(本组稿件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