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潘红娟
不知您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如何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可评价的学习表现?如何在素养导向下设计学习任务、作业任务、评价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相应的学段要求与学生的真实学力匹配吗?如果不匹配,又该如何调整?
……
不知您是否还思考过这样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
关注“运算的一致性”,以“计数单位”统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是否就可以忽略“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这一基本认知规律?
“三角形周长”是否可以作为“尺规作图”的合适契机与载体?如果可以,怎样超越技能让学生理解“尺”与“规”背后的原理?如果不可以,小学里还有哪些数学知识可以作为学习“尺规作图”的载体?
……
当我们开始自我叩问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已经真正踏上了课程标准实践的征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进行课程标准的实践呢?是简单接受,还是理性探索?
事实上,课程专家提出的教学建议、教学提示与附录实例,只是我们数学教育实践中的“猜想”。因此,我们要去经历“启发—猜想—验证”的过程,努力去证实、证伪或修正、改进,这才是进行课程标准实践的正确态度与路径。
启发阶段:领悟国家意志,领会课改目标,理解修订变化的内容与理由,从而启发日常教学,作出重新思考。例如,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内容结构化”,其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将原先的“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合并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如何从图形的直观感知到图形的特征探索,并进行图形的度量?如何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课程标准的学习“启发”我们层层追问与深入理解,对课堂教学作出重新思考。
猜想阶段:尝试实践,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命题”。同样以“内容结构化”为例,除了微观层面的“基于单元整体的内容结构化”,是否还应有中观层面的“基于纵向领域的内容结构化”?是否还有宏观层面的“基于关键能力的内容结构化”“基于思想方法的内容结构化”?……我们都可以有所思考、尝试行动。
验证阶段:行动研究,积累经验,从大量“个例”中提炼出“共性”,证实猜想或推翻猜想。例如,有教师以“内容结构化”为依据,提出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教学内容整合为一课时。然而,我们是否需要思考:这样的教学可能流失的教学资源是什么?何时弥补?如果以“转化思想”作为结构化的支架,如何避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一个班级的实验,一次实践的成功,并不能作为教学一般化的结论。相反,我们要在行动研究中,遵循归纳推理的基本逻辑,先对大量个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实验,接着增加研究样本、控制变量、正反例验证,最后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让我们在课程標准实践中,多一些理性思维与科学态度,不人云亦云,不随意跟风,通过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怀疑与批判,合乎逻辑、合乎事实地判断事物或观念。这才是一名具有理性精神的数学教师的应然追求!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