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协变思维

时间:2024-05-07

【摘   要】协变思维是人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常用的思维形式,指的是针对两个或多个协同变化的变量,进行协调或转化的思维形式。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对于鸡兔同笼问题的诸多具体做法中,蕴含着协变思维,可以从中挖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想法(Big Idea)。这样的内容对于教师研究学生的思维规律,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协变思维;大想法;鸡兔同笼;读懂学生

如今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当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的时候,就会产生诸多教师难以预料的生成。如何面对并应对学生多样的生成,就成为教师现实的挑战。一个基本观点是:向学生学习,读懂学生做法中隐藏着的想法,将其提升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应用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一、协变思维

协变思维也可以叫作协变推理(Covariational Reasoning),指的是针对两个或多个协同变化的变量,进行协调或转化的思维形式。[1]比如“人多力量大”这一说法,针对“人数”和“力量”两个量,认为二者协同变化的规律是“人数越多,力量越大”,是一种“越多—越大(More—More)”的协变思维。

数学学习中,协变思维的应用非常普遍。比如,在问题情境中出现若干只鸡,对于鸡头数和鸡脚数两个量,其协变关系可以表述为“鸡头数的2倍等于鸡脚数”;同样,如果有若干只兔,那么兔头数和兔脚数的协变关系就是“兔头数的4倍等于兔脚数”。

更为复杂的情况是情境中出现更多的变量。比如鸡兔同笼,若干只鸡和若干只兔在一起,这时就出现兔头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四个变量。某变量的变化或转换,会引起多个变量的变与不变。如果增加3只鸡,那么总头数增加3,同时总脚数增加6。将1只鸡换为1只兔,总头数不变,总脚数增加2。如果将2只鸡换为1只兔,那么总脚数不变,总头数减少1。

我国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名题。概括地说,解决问题的做法主要是《孙子算经》中的“半足术”,明代《算法统宗》中的“倍头法”,以及现在初中阶段的方程。

如果将鸡兔同笼问题叙述为:若干只鸡和若干只兔在同一个笼子中,总头数为35,总脚数为94。求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半足术”做法的第一步是[94÷2=47],相当于把鸡变为“独脚鸡”,兔变为“双足兔”,使得每只鸡的脚数和头数相同。这样47-35=12,就得到兔的只数。“倍头法”做法的第一步是[35×2=70]或[35×4=140],就是将每只动物的头数变为2或4,与鸡或兔的脚数相同,便于进一步解决问题。[2]

下面介绍三种在四年级和五年级课堂中发现的学生做法,这些做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与协变思维相关的“大想法(Big Idea)”。

二、盈亏互补

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的一种做法的第一步是,用总头数35去平均分配总脚数94(见图1)。

其中第一步算式为:[94÷35=2……24],可以理解为,用35个头平均分配94只脚,也就是如果每只动物2只脚,就会多余24只脚。换言之,如果35只动物都是鸡,就多余24只脚。因此需要在总头数不变的情况下,总脚数增加24。

因为1只鸡变为1只兔,头数不变,脚数增加2。因此图1做法中的第二步[24÷2=12],就是将12只鸡换为12只兔,使得头数不变,脚数增加24。因此共有12只兔。第三步[35-12=23](图1中学生笔误:34应为35),求得鸡只数为23。类似于此的做法还有写为分数形式(见图2)。

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的想法,既不同于《孙子算经》中的半足术,也不同于《算法统宗》中的倍头法。半足术与倍头法都是意图将动物的头数与脚数变为相同,也就是“变异为同”。而学生这样的做法首先是“平均分配”,分配之后,再对剩余部分进行调整。其中调整的过程所运用的,就是协调鸡只数与兔只数相互转换中变与不变的协变思维。

协调变量协变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也可以叫作“盈亏互补(Compensation)”,是一种应用广泛、具有一般意义的思维形式。比如下面的几何问题:

图3的大正方形内部有三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而颜色不同的小正方形,露在外面部分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大正方形的面积。

初看题目,似乎无从下手。可以运用协变思维,将黄色正方形向左侧平移,移动过程中,黄色正方形露出面積越来越小,而绿色正方形露出面积越来越大,减少部分与增加部分保持相等,二者盈亏互补。移到尽头后成为图4形状。

这时黄色和绿色两个正方形露出面积相等,由于移动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露出部分面积相互之间盈亏互补,其总和是不变的。所以图4中黄色和绿色正方形露出部分面积均为[(14+10)÷2=12]。在此基础上,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像这样从解题的具体做法中提取出具有一般意义的想法,西方文献中通常叫作“大想法(Big Idea)”。大想法的一个特征就是可迁移,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其他问题。

三、配对分组

课堂观察中发现的第二种做法是将1只鸡和1只兔绑定为一组,使得每一组中包含1只鸡和1只兔,因此头数为2,脚数为6(见图5)。

第一步[94÷6=15……4],是用总脚数94除以每组脚数6,说明一共有15组,多余4只脚。也就是如果鸡和兔各有15只,这时就会多出4只脚。

第二步[4÷2=2],是将剩余的4只脚分配给2只鸡,此时就有15只兔、17只鸡,总头数是30+2=32。

第三步[35-(30+2)=3],表明总头数少了3。如果用1只兔换为2只鸡,能够使得头数增加1,脚数不变。

第四步15-3=12和第五步[3×2+15+2=23],就是将15只兔中的3只,变为[3×2=6]只鸡。因此得到兔有12只,鸡有23只。图5最后一步23+12=35,是对结果的检验。

这一做法运用配对分组(Grouping)的想法,将1只鸡和1只兔视为一个整体,而后再对剩余部分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同样用到盈亏互补的大想法。

配对分组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做法,也是可以迁移到其他问题,具有一般意义的大想法。比如下面著名的“百僧问题”。

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问大和尚和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运用分组的想法,将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视为一组,这样每一组中大和尚1人,小和尚3人,一共4人,吃馒头4个。这样就将100个和尚和100个馒头分为25组。因此得到答案: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配对分组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实质是将不同对象关联起来,视为整体。运用不同对象之间的异同、因果关系进行思考。比如美国20世纪著名的数学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 : 1914-2010),曾经发表过一个命名为“Corner to Corner(点对点)”的几何问题。

圆内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对角线l的长度。[3]

如果眼睛只盯着图中对角线l,就无法将其与已知数据3和2建立联系。运用配对的想法,长方形有两条对角线,而且长度相等,可以发现另外一条对角线其实就是圆的半径,因此立刻知道对角线l的长度其实就是圆的半径长度:3+2=5。

四、先取半,再调整

观察中还发现,有学生做法的第一步是用总头数35除以2(见图7),相当于先假定鸡只数为17,兔只数为18;或者反过来鸡只数为18,兔只数为17。

这样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先取半,再调整”。同样运用了鸡和兔相互转换的协变思维。如果鸡只数是17,兔只数为18,那么总脚数为[17×2+18×4=106],比实际总脚数多了106-94=12。只需要将6只兔换为6只鸡,使得总头数不变,总脚数减少12。因此鸡只数为17+6=23,兔只数为18-6=12。这种“先取半,再调整”的做法也蕴含着可迁移、具有一般意义的大想法。比如下面的“和差问题”。

全班共有35名学生,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和加差”或者“和减差”解决问题。如果按照“先取半,再调整”的想法,第一步可以先将全班35人取半,具体做法为:[35÷2=17.5]。相当于假定男女学生各有17.5人。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情境并不真实,因为不可能出现“0.5人”的情况。

心理學中有一个叫作“意象(Mental Imagery)”的概念,指的是“心眼所见(Seeing in the minds eye)”的情境[4],这样的情境往往有悖于亲眼所见的“真相”。在和差问题的思考过程中,“0.5人”的意象,作为思考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虽然违背真实,但对于问题解决的思考仍然是有效的。

接下来,将意象中的“17.5个女生”中的“1.5个女生”改变为“1.5个男生”,这时总人数守恒不变,男生人数增加为17.5+1.5=19(人),女生人数减少为17.5-1.5=16(人),符合题目中男生比女生多3人的要求,也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取半(Halving)”作为一种分配活动中的大观念,其应用十分广泛。《孙子算经》中对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所采用的半足术,就是对总脚数94取半。与其相关的大想法还有“加倍(Doubling)”和“等分(Equivalence Grouping)”等,比如《算法统宗》中的“倍头法”就用到了“加倍”。前面谈及的“配对分组”实际上也是等分想法的体现。

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解题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教师多多留意并积累学生异样的做法,从中挖掘具有一般意义的大想法,将之应用于其他问题的解决,应当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今的数学教学倡导“变教为学”,期望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改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对于教师的一个挑战是如何面对学生不同于预设的生成。这样的生成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合理但不完善的。所有应对策略的前提是:耐心地听,努力地读,广泛地用。

参考文献:

[1]Marilyn Carlson, Sally Jacobs, Edward Coe, Sean Larsen and Eric Hsu. Applying Covariational Reasoning While Modeling Dynamic Events: A Framework and a Study[J].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2,33(5):352-378.

[2]郜舒竹. 鸡兔同笼问题中的辩证思维[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9),95-100.

[3]Martin Gardner. Entertaining Mathematical Puzzles[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86: 37.

[4] Nigel J.T. Thomas. Mental Imagery[EB/OL]. (2014-09-12)[2019-8-26]https://plato.stanford.edu/index.html.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