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江
【摘 要】课堂转型后,“课前小研究”“前置性学习”等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模式日趋流行,课堂上“热热闹闹”。但不少还停留在模仿、形式层面。产生这样的问题与教师的备课不无关系。全班40多位学生的“先学”,有那么多的观点,教师应该利用这些“先学”来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个性化理解 知识联系 认知结构 数学思考
以前,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如复习铺垫、创设情境、新知探索、巩固练习……甚至这些环节的每句话,教师都了然于胸,课堂“看上去很美”,后来发现,儿童的立场不够突出,学习是被动的……于是,我们迎来了课堂的转型,“先学后教”“课前小研究”等基于儿童立场的学习方式如今屡见不鲜。
学生确实是“热热闹闹”了,对新课的结论已经有所知,甚至会“应用”结论解决简单问题。比如“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课,通过“先学”,学生会“准确”计算60÷20=3等式子,但儿童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他们是真正理解了此类算式的算理,还是仅仅停留在形式、模仿层面?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楚,不少课堂只有形式上的热闹,丢失了数学的深刻,这与教师的备课有着重要关系,面对儿童的众多“先学”,不少教师“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备课,课堂上自然就发展为漫无边际的“热闹”,笔者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为切入点展开实践探究。
一、关注“个性化理解”, 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
直面儿童印记的、个性化的理解,是呵护儿童真实学习的首要之举。这些个性化的“先学”,都是儿童的研究成果。而“先学”的好处就在于,教师备课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摩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并加以利用,或许,这些个性化的想法,就会变成柳暗花明的惊喜,变成挖掘教材的契机。
【片段一】六下“确定位置”教学片段
生:我还有一个方法。大家看我画的图,这看起来像一个什么?(钟面)是的,这个钟面一圈是360°,除以12个小时,我们就知道,每个小时对应的度数是30°。所以A点还可以说是1点钟方向。(生鼓掌)
师:在哪里听说过“一点钟方向”?
生:特种兵的电视剧里。
师:是的,军事上好像多一些!仔细想一想,这1点钟方向,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什么方向?
生:北偏东30°。
师:2点钟呢?(北偏东60°)选一个你喜欢的时间,让同桌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说。(生交流)
生:我选了7点钟,应该是南偏西30°。
生:我選了4点钟,应该是南偏东60°。
……
课前备课,在翻阅学生的研究单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提到“几点钟方向”的观点,怎么应对?笔者刚准备用“真善于动脑”来“敷衍”学生时,细细揣摩后,忽然发现,这“几点钟方向”的个性化理解背后,也藏着今天这节课的“核心知识”。
于是课堂上这样来处理:学生介绍1点钟方向后,笔者进一步追问“仔细想一想这1点钟方向,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什么方向”“选一个你喜欢的时间,让同桌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说……”
课堂转型后,课堂更加开放、动态,会出现什么样的可能已不是完全了然于胸。但笔者以为,教师不妨牢牢把握一节课的“核心问题”,想一想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是否与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相关,最忌讳的就是用“你真棒”等话语来敷衍学生,教师继续实施自己心中的教案,这样的课堂,看不到“人”。
儿童个性化的理解,是他们对某一问题具有创造性的看法,亦是儿童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的体现,如果能够得到教师长期的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教师备课,敢于直面儿童印痕的理解,是儿童学习真发生的首要之举。
二、聚焦知识联系,完善儿童的认知结构
课堂转型后,由于研究单上呈现的是某一知识点的研究,教师很容易陷入纯粹教授“知识点”的局面,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长此以往,不利于完善儿童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研究儿童的“先学”,分析和梳理数学知识的共性,把相关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那么这类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而是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片段二】六下“立体图形体积总复习”教学片段
生: 大家想象一下,底面是一个长方形,向上平移,会得到一个长方体。体积公式就是V=sh。如果底面是一个圆形,往上平移,会成为一个什么?(圆柱)如果是一个三角形的话,向上平移,形成的也是一个立体图形,我不知道叫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些立体图形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算。
师:如果底面是三角形,向上平移后,是什么样子?脑袋里能想象出来吗?(教师呈现三棱柱)
师:按他的想法,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该怎么算?(底面积乘高)
师:再往下思考,刚才同学说底面是三角形,你觉得底面还可以是什么图形,平移后形成的立体图形也能用底面积乘高来算?
生:底面可以是任何图形,不管是几边形。(全班鼓掌)
师:底面是一个四边形,平移之后可以吗?(可以)如果底面是五边形呢?(也可以)六边形呢?(教师出示下图)
师:有同学能给这些立体图形取名字吗?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底面的图形,边数越来越多的话,最终,这个图形有点像谁了?(圆)平移之后呢?(圆柱)
……
生:我还想解释一下,圆锥体积为什么不能用底面积乘高来算,因为圆锥越往上,圆锥就缩小为一点,上下不等。大家可以看我的示意图,它是由大小渐渐不等的圆片搭成。
师:刚才他把底面的圆形向上平移,并且还在渐渐缩小,想象一下,那最终状态是什么?(一个点)再看刚才的三棱柱,如果也是按照这样的一种运动方式往上走的话,你觉得最后形成的图形能想象出来吗?
生:金字塔、三棱锥。
师:如果底面是四边形,也按照这种特殊的运动方式,最终得到图形的样子能想象出来吗?有没有人能画出来的?(一学生上台画了四棱锥)
师:猜猜看,这个图形叫啥?(四棱锥)
师:那如果底面是五边形呢?(五棱锥)六边形呢?(六棱锥)
师:随着底面图形的边数越来越多,你觉得,最终就变成了谁?(圆锥)这些都叫锥体。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同时完成以下板书:
师:同学们都知道,等底等高的前提之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你觉得这个三棱锥的体积可能是多少?
生:我觉得是三棱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四棱锥体积是四棱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五棱锥、六棱锥略)
生:我觉得锥体的体积,应该是和它对应的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哦!原来它们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密切的联系……
毋庸置疑,到六年级下学期,学生对于体积的熟练计算基本不会有任何问题,那我们的复习课给他们留下什么?备课时,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的“先学”中都会提到“平移”观点,从而计算体积。那可否把学生这些零散的知识变得结构化?柱体、锥体体积之间的联系该如何建构?
笔者备课时准备帮助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进行认知结构的再组织,借用儿童“底面平移”的运动观点,有效地沟通了所学立体图形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追问“为什么这些图形的体积都和底面积乘高有关”,因为它们都是由底面平移得到的,如此就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从根源上理解了这些图形体积之间的联系。
在这节复习课中,在认识锥体的时候,同样抓住儿童“先学”中的观点,来帮助学生认识各种锥体的“形成过程”,接着再追问“同学们都知道,等底等高的前提之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你觉得这个三棱锥的体积可能是多少”。由此引发学生的合情推理,再一次建立知识的联系,这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三棱柱到圆柱,从三棱锥到圆锥,既启发学生一步步地去合情推理,又有效沟通了各图形体积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该在“知识联系处”用心备课,课堂上适时调控,逐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连续性,延续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在对知识内在联系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联,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达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的。
三、指向“数学本质”,引发儿童的数学思考
课堂转型后,儿童的“先学”往往呈现这样的格局:“合理”却不一定“规范”。面对这样的不规范,教师应该围绕本节课的“数学本质”,巧妙介入,机智处理,让学生真正展开数学思考,笔者以为,這个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的过程,往往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这个过程是弥足珍贵的。
【片段三】四上“条形统计图”教学片段
教材给出的表格“最大值”是20。可班级里却有24个学生选择综艺类节目!难怪笔者在翻阅学生研究单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在“综艺类”“动画类”中间那个空竖排内还画了一个竖条。原来如此!
“先学”如此,那该怎么应对呢?思考后,笔者觉得还是要回到本节课“条形统计图”的本质上去,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不就是通过 “高高低低”的条柱直观、形象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吗?因此,把1直条分成两处,并不合适!其二,条柱太高,不就意味着纵轴的单位太小吗?有了以上的思考,笔者心中确定了思路:一是回到条形统计图的本质上去,即直观形象看出数量的多少,二是纵轴单位的调整,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调整相应的单位!
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几个调皮的男孩,当场就大呼:“老师,不好,爆表了!”
师:你能比画一下,24大概在哪个位置吗?(略)
师:现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就往上画,凸出一块!(如下图)
生:我们先画20,然后在综艺类和动画类的中间,不是还有一个空着的竖排吗?在那个地方,再画2格表示4,合起来就是24。(学生的回答赢得了班级里不少同学的认可)
师:哈哈,45呢?怎么画?(学生沉默,发现不好画)
生:条形统计图,就是能够通过高高低低的条柱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把一个直条,分成两部分摆在那,显然不合理!(全班鼓掌)
师:同学们,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2人)那如果是你的话,你觉得,今天的数据,每格高度表示几人,更加合适一些?
生:3人。
生:5人。
生:我觉得3人就可以了,一是格子已经够了;二是我发现统计表里面的数据,好多都是3的倍数。
师:真是善于思考!没错,那就把每个格子的高度改为3!(学生改,然后学生完成)
《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价值。课堂上,笔者并没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想法视而不见,而是引领他们能真实的参与,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介入:“那我想问,45呢?怎么画?”学生自然发现,就算画两个竖条也不够,紧接着追问:“那如果是你的话,你觉得,今天的数据,每格高度表示几人,更加合适一些?”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纵轴的每格单位此时“不太合理”,并灵活地调整。教师的几次介入,引导学生经历了条形统计图制作的全过程,而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案例中,学生不仅改了教材纵轴的单位,也把横轴的类别增加了。
整个过程,虽然面临各种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数学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数学思考。
不难发现,课堂转型后,教师的备课难度大大增加,教师若照本宣科,那课堂转型就名存实亡了。因此,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对于教学内容有深刻理解,对于学习和教学活动本质有深入思考,不能因为儿童的“有所知”而压缩甚至忽略了备课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曹才瀚,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仲广群.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范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 郑毓信. 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6个关键词(下)[J].小学教学,2015(10).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2100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