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娟梅
学科调研是教研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次调研均有推门听课、教师说课、教研员和上课教师交流意见等活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常常会出现偏离目标、把握不准,或者隐隐约约点到而已等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但听教师说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又是基本准确的,既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又重视结果。问其原因,教师的回答如出一辙,教学目标是从教参上或优秀教案集上抄的。教学目标本应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拟定,可现状是教师们没有制定教学目标的意识,当然也缺失了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课为例,谈谈着眼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
一、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浙江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30条》第5条明确规定: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因为文本中文字少了而不重视,也不能因为没有一定的篇幅而忽略。反而应该要细读例题和文本中提供的对话。领悟其中蕴含着的教学思想和要体现的教学思路。
在“数据收集整理”一课的教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制校服,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
而教材的例题是这样的:
教学参考用书明确写着编者意图:例1设置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要求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从文本解读做起,该执教教师没有关注例题的问题,而直接问学生喜欢哪种颜色,这大大压缩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想体现生本课堂,教师要着眼教学目标,读懂例题,站在学生的角度试着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1. 教师如何理解例题中的“合适”二字,合适的标准是什么?
“以人数多的为标准”。这也许就是教师的答案,因为教师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想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
2. 学生如何理解“合适”,合适的标准又是什么?
以男生为标准、以女生为标准、以自我为标准、以班主任为标准、以校长为标准等等。更有可能以自己喜欢的就是标准。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合适”,合适的标准又是什么?
通过文本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如何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合适”才是该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在。为了契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数学课程目标,同时真正渗透统计意义。教材适时地为学生理解“合适”的定义提供了方法(见下图)。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意图,才能有效确定教学的目标,也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教学。
二、研判学情完善教学目标
所谓“学情”,一般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展开的各个教学环节,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主要分析以下两点。
(一)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会将其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到新的学习过程中的,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准确地诊断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只有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产生“增量”。
如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接触过统计表了,但不是统计意义上规范的表格,仅仅只是把分类作为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而二年级下的统计表则包括有类别、数量、表头,所呈现的信息比较完整、规范。由此可知,在二年级再次接触统计表时,教师教学的目标不应侧重在分类,而要有意识渗透记录方法。
(二)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学生对选“哪种颜色合适”的理解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的就是合适的。对“大多数人喜欢的”才是“合适的”难以理解,接受这种观点会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笔者将该课的教学目标稍作了修改。
原来制定: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兴精神。
修改完善后制定: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学习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渗透绘制表格意识和方法)。
2.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在调查活动中,通过交流,养成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三、 优化设计达成教学目标
用问题引领思维方向,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之后,教师应该优化问题设计,分层完成统计表形成的过程。
步骤一:只举手不记录。
学生按教师说的颜色一一举过手后。
师:“选各种颜色的分别有几人?”
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哦,忘记记录下来了。
步骤二: 举手只记录数据但忘写类型。
师:看看选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学生很快知道这一次忘了写各种颜色啦。
步骤三:补充颜色、人数。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师:现在可以了吗?
学生表示这下清楚、全面了。
于是教师将其画成一个完整的统计表。
最后师总结:收集数据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反思、回顾,领悟到收集数据要按类记录各种数据。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材以“选哪种颜色合适”为载体,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对象(学生)、调查内容(校服颜色)、调查方式(举手)、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涵盖了统计的各个要素,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至顺利地达成目标。
(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 325100)endprint
学科调研是教研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次调研均有推门听课、教师说课、教研员和上课教师交流意见等活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常常会出现偏离目标、把握不准,或者隐隐约约点到而已等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但听教师说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又是基本准确的,既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又重视结果。问其原因,教师的回答如出一辙,教学目标是从教参上或优秀教案集上抄的。教学目标本应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拟定,可现状是教师们没有制定教学目标的意识,当然也缺失了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课为例,谈谈着眼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
一、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浙江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30条》第5条明确规定: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因为文本中文字少了而不重视,也不能因为没有一定的篇幅而忽略。反而应该要细读例题和文本中提供的对话。领悟其中蕴含着的教学思想和要体现的教学思路。
在“数据收集整理”一课的教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制校服,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
而教材的例题是这样的:
教学参考用书明确写着编者意图:例1设置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要求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从文本解读做起,该执教教师没有关注例题的问题,而直接问学生喜欢哪种颜色,这大大压缩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想体现生本课堂,教师要着眼教学目标,读懂例题,站在学生的角度试着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1. 教师如何理解例题中的“合适”二字,合适的标准是什么?
“以人数多的为标准”。这也许就是教师的答案,因为教师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想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
2. 学生如何理解“合适”,合适的标准又是什么?
以男生为标准、以女生为标准、以自我为标准、以班主任为标准、以校长为标准等等。更有可能以自己喜欢的就是标准。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合适”,合适的标准又是什么?
通过文本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如何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合适”才是该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在。为了契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数学课程目标,同时真正渗透统计意义。教材适时地为学生理解“合适”的定义提供了方法(见下图)。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意图,才能有效确定教学的目标,也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教学。
二、研判学情完善教学目标
所谓“学情”,一般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展开的各个教学环节,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主要分析以下两点。
(一)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会将其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到新的学习过程中的,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准确地诊断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只有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产生“增量”。
如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接触过统计表了,但不是统计意义上规范的表格,仅仅只是把分类作为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而二年级下的统计表则包括有类别、数量、表头,所呈现的信息比较完整、规范。由此可知,在二年级再次接触统计表时,教师教学的目标不应侧重在分类,而要有意识渗透记录方法。
(二)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学生对选“哪种颜色合适”的理解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的就是合适的。对“大多数人喜欢的”才是“合适的”难以理解,接受这种观点会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笔者将该课的教学目标稍作了修改。
原来制定: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兴精神。
修改完善后制定: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学习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渗透绘制表格意识和方法)。
2.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在调查活动中,通过交流,养成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三、 优化设计达成教学目标
用问题引领思维方向,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之后,教师应该优化问题设计,分层完成统计表形成的过程。
步骤一:只举手不记录。
学生按教师说的颜色一一举过手后。
师:“选各种颜色的分别有几人?”
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哦,忘记记录下来了。
步骤二: 举手只记录数据但忘写类型。
师:看看选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学生很快知道这一次忘了写各种颜色啦。
步骤三:补充颜色、人数。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师:现在可以了吗?
学生表示这下清楚、全面了。
于是教师将其画成一个完整的统计表。
最后师总结:收集数据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反思、回顾,领悟到收集数据要按类记录各种数据。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材以“选哪种颜色合适”为载体,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对象(学生)、调查内容(校服颜色)、调查方式(举手)、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涵盖了统计的各个要素,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至顺利地达成目标。
(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 325100)endprint
学科调研是教研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次调研均有推门听课、教师说课、教研员和上课教师交流意见等活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常常会出现偏离目标、把握不准,或者隐隐约约点到而已等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但听教师说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又是基本准确的,既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又重视结果。问其原因,教师的回答如出一辙,教学目标是从教参上或优秀教案集上抄的。教学目标本应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拟定,可现状是教师们没有制定教学目标的意识,当然也缺失了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课为例,谈谈着眼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
一、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浙江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30条》第5条明确规定: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因为文本中文字少了而不重视,也不能因为没有一定的篇幅而忽略。反而应该要细读例题和文本中提供的对话。领悟其中蕴含着的教学思想和要体现的教学思路。
在“数据收集整理”一课的教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制校服,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
而教材的例题是这样的:
教学参考用书明确写着编者意图:例1设置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要求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从文本解读做起,该执教教师没有关注例题的问题,而直接问学生喜欢哪种颜色,这大大压缩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想体现生本课堂,教师要着眼教学目标,读懂例题,站在学生的角度试着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1. 教师如何理解例题中的“合适”二字,合适的标准是什么?
“以人数多的为标准”。这也许就是教师的答案,因为教师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想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
2. 学生如何理解“合适”,合适的标准又是什么?
以男生为标准、以女生为标准、以自我为标准、以班主任为标准、以校长为标准等等。更有可能以自己喜欢的就是标准。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合适”,合适的标准又是什么?
通过文本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如何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合适”才是该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在。为了契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数学课程目标,同时真正渗透统计意义。教材适时地为学生理解“合适”的定义提供了方法(见下图)。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意图,才能有效确定教学的目标,也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教学。
二、研判学情完善教学目标
所谓“学情”,一般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展开的各个教学环节,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主要分析以下两点。
(一)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会将其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到新的学习过程中的,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准确地诊断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只有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产生“增量”。
如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接触过统计表了,但不是统计意义上规范的表格,仅仅只是把分类作为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而二年级下的统计表则包括有类别、数量、表头,所呈现的信息比较完整、规范。由此可知,在二年级再次接触统计表时,教师教学的目标不应侧重在分类,而要有意识渗透记录方法。
(二)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学生对选“哪种颜色合适”的理解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的就是合适的。对“大多数人喜欢的”才是“合适的”难以理解,接受这种观点会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笔者将该课的教学目标稍作了修改。
原来制定: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兴精神。
修改完善后制定: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学习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渗透绘制表格意识和方法)。
2.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在调查活动中,通过交流,养成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三、 优化设计达成教学目标
用问题引领思维方向,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之后,教师应该优化问题设计,分层完成统计表形成的过程。
步骤一:只举手不记录。
学生按教师说的颜色一一举过手后。
师:“选各种颜色的分别有几人?”
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哦,忘记记录下来了。
步骤二: 举手只记录数据但忘写类型。
师:看看选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学生很快知道这一次忘了写各种颜色啦。
步骤三:补充颜色、人数。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师:现在可以了吗?
学生表示这下清楚、全面了。
于是教师将其画成一个完整的统计表。
最后师总结:收集数据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反思、回顾,领悟到收集数据要按类记录各种数据。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材以“选哪种颜色合适”为载体,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对象(学生)、调查内容(校服颜色)、调查方式(举手)、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涵盖了统计的各个要素,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至顺利地达成目标。
(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 325100)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