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冬梅
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低年级阶段大多是以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可读性强的“图文结合”题来呈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
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和例题一样的题目会做,而对于课后练习中的题目,还有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稍微改变一些条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因为不会读或读不懂其中的信息,不能将题中的图文清晰地转化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和问题,从而出现一些理解错误并导致解答错误。
“不会读”和“读不懂”折射出学生读题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图文结合”的教材特点,指导学生在“图”中学会读题,引导学生在“图”中读懂题意,从“读题”开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从“图”到文,学会读题
新教材中充分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信息内容多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方式有纯图片的、半文字半图片的,还有对话式情境等;信息结构有完整的和不完整的;信息中有对解决问题有用的和没用的;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因此学生面对的往往不是现成的“题”,而是隐含着数量关系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给学生的读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把“图”转化为文字,在读“图”中形成数学问题。
(一)从图画中描述数学问题
1.从动画到文字
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刚学加减法意义时,教材就出现了一幅幅简单而生动的图画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直观、感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情境制作成动画,动态展示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根据逼真的活动用三句话的模式去描述一幅图或一个情境。
如一年级上第27页第4题和第5题:
出示动画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图意;接着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找一找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是什么?再找一找问题要求什么?最后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一开始,学生的说图可能是不规范、不完整的,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用语,如“一共、还剩、还有”等,还要规范学生的用语,如口头语“本来”就是“原来”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用三句话的基本格式来说。如我们可以说成“花朵上原来有1只蝴蝶,又飞来了3只,一共有几只蝴蝶?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跳走了1只,还剩几只?”在读图的过程中逐渐概括出用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简单数学问题。
2.从“符号”到文字
从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开始,教材除了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外,还采用了大括号“︸”表示总数,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用符号、图画、数字相结合的题,大多直接给出部分信息和一个问题,另一个信息虽然是隐含在图片中的,但是通过观察也不难找出来。
在面对这一类问题的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已经给出的信息表示的意义,指导学生怎样在问题情境中找到隐藏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明白符号在其中所表示的意义,如“?”就是问题要求什么,最后再把找出的两个信息和问题串连起来,完整地说说图意。
(二)在图文结合中挖掘数学问题
1.全方位观察
教学中,有些情境提供的信息中有图画也有文字,很多学生容易被图片所吸引,只顾着看图,去数图上的物体,造成信息选择的错误。
如一年级上第121页第11题:
这是一个小朋友们在堆雪人的情境图,已经有9人在堆雪人,同时还有几个正跑过来,但有些人被松树遮住了,很难说出是几人。题目通过一个小朋友的话,说明“又来了9人”。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清楚,哪些小朋友是原来就在的,哪些是正在跑来的,“又来了9人”对应着哪一幅图。另外要让学生知道,画面上所画出的人并没有画全,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人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来了9人”这个信息。像这一类情境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题,包括图和图以外的文字信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多角度观察
与之相反的,有些情境除了文字提供的信息外,图片中还隐藏着更多的信息,有些学生则容易被文字所局限,而忽略了图片中丰富的信息。如一年级上第109页第4 题,教材呈现了一个游泳场景,教师在完成“水里有8人,岸上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的教学后,不妨让学生再观察画面:还可以怎么看?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分成男生和女生,也可以分成教师和学生来读取信息,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读图的能力。
(三)从对话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1.有序读
一年级上册所呈现的问题在解决时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是可以从图中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有时也可以通过数来解决。但一年级下册则有所不同,在这一阶段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虽然在图中有显示,但并不明显,主要通过对话来给出,而且有些对话的给出不是按顺序的,需要学生凭着自己的读题经验,去感悟应该哪一句先读,哪一句接着读,最后再完整地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时不能随意读题。如在用减法来解决的问题中,一般是先找到含有总数的那句话,要按先条件后问题有序地读。
2 .对比读
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出现了“两位同学各要写15个大字”,通过对话引出“我还要写6个字,你猜我写了几个?”和“我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这样的对比性的问题。像这样的题,应指导学生在读题时思考还缺了什么信息?然后分别完整地读一读这两个问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必要时可以把两个问题分别板书,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其中的共同点,也就是都用到了“一共有15个大字”这个公用信息,教师只需稍加指点,相信学生在以后碰到类似题时,就会正确解读了。
二、“图”“文”结合,读懂题意
如果说读懂教材的图意是基础,那么理解题意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些问题的数学语言对低段学生来说比较精练、概括和抽象,有时各种信息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对低年级孩子而言较为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将这些文字信息转化成直观形象如一个情境、一个活动场面或是一幅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出的直观图呈现出来,通过指导,帮助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再现条件、问题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endprint
(一)编一编
在一、二年级阶段,由于学生识字量较少,有些字还不认识,而且教材的呈现形式又是静态的,学生常常提不起读题、审题的兴趣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请学生试着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把静态的文字变身为生动的故事情境,以此激发起学生的解题兴趣来。
如一年级下第25页第6题:“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采了多少个?”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编成故事:松鼠妈妈有两个勤劳的孩子: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它们每天都帮妈妈去采松果,一天,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又帮妈妈去采松果,它们采得可真快,一会儿就把篮子装满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妈妈看见了,数了数松果说:“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吗?”兄弟俩摇摇头说不知道,妈妈说:“你们真能干,一共有12个松果呢?”松鼠弟弟拿起5个松果说:“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说:“那你帮我来算算我采了几个吧。”通过故事,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从松果的总数里拿走弟弟采的松果个数就是哥哥采的个数。
(二)演一演
用教材的语言文字唤起的表象,远远不如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来得鲜明且具体。借助于直观演示的功能,不仅可以使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而且可以把现实的活动与抽象的数量关系结合起来,易于学生理解。
如一年级下第76 页第9题,教材用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买书的情景画面,学生有了买东西的生活经验,但用文字来静态呈现,总觉得理解起来较困难。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读题后,可以安排几位学生来演一演,一位扮演小朋友,一位扮演营业员,一位付钱,一位找回多余的钱。还可以把这买卖活动拓展开来,让同桌间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在买卖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题意,同时清楚地感悟到了其中的数量关系:50元其实没用完,还多了20元,一本《少儿百科》的价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掉找回的钱得到的。
(三)画一画
“画图”体现的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另一类“语言表达”,是学生读取信息、提炼信息、加工信息、梳理思路的过程。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教师要注意做好示范,引导、培养学生通过想象把题意化为图形,再靠图形感知支持抽象思维,从而读懂题意,厘清思路。
1.从文字到实物图
如在一年级下教学“树上有13只苹果,摘了一些后还剩4只,摘了多少只?”这类题时,经常会有学生用加法4+9来解决,主要是学生读不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可以根据题意适时画出实物图,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先画出13个苹果,再把“还剩的4只”用虚线圈起来,这样一画一圈,就把其中的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勾勒了出来,13个苹果其实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摘下的,一部分是剩下的,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已经摘下的那部分,所以要用减法来解决。实物图为学生正确读题提供了表象的支撑。
2.从实物图到点子图
一年级下开始出现的比多比少的问题、二年级阶段的有关倍的问题等,都比较抽象。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妨可以尝试着用一些几何图形,如点子来代替,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画出它们一一对应的点子图。
比如求相差数的问题:“二年级有男生12人,女生8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画:
男生:○○○○○○○○○○○○
女生:●●●●●●●●
从这幅图上,学生不但清楚地看出谁多谁少,还能从中发现一样的部分是8人,男生的人数其实分成了“和女生人数一样多的部分和比女生人数多的部分”这样的两部分,要求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只要从男生的人数里减掉他们一样多的部分,就是多出来的人数,也就是“大数-小数=相差数”,分析清楚了其中的关系,列式计算就很简单了。
3.从点子图到线段图
随着学习的深入,数也在不断地变大,再像以前那样一一画下来进行比较已经不太现实了,一是太费时间,二是由于数太大无法画。这时,就可以请线段图来帮忙了,它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既能舍弃烦琐的语言,又能形象地揭示信息与信息、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1)学会看
其实,在一年级开始教学如何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先有意识地在一些问题中拿出线段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认识线段图,去感知其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如教学“红花与黄花共有13朵,其中红花有8朵,黄花有几朵?”时,教师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让学生看着线段图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过程。在多次接触线段图后,学生对其基本结构也就更熟悉了。
(2)尝试画
到了二年级,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和一些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就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了。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线段图,说明他已经能够读懂题意了,反过来,借助线段图再去分析数量关系就更一目了然了。
可以说,通过这样一个从文到“图”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的过程,“图”让学生的感知更深刻,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三、图文结合,在课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沟通或者同伴互助,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外,不妨在年级组内开展一些读题考级活动,设计一些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的练习,如一年级上可以要求学生会用几句话来描述图题;一年级下要求学生会用完整的三句话来读取信息和问题;二年级上要求学生会自己读题、自己解决;二年级下不但要求读题、审题、解决问题,还要说出思考过程。多样化的数学课外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同时小竞赛的形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从“老教材”到“新教材”的改编,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的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惊喜的同时,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但是,只要教师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从“读题”入手,指导学生去读懂题、去理解题目的深意,相信“解决问题”不再是个难点!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314201)endprint
(一)编一编
在一、二年级阶段,由于学生识字量较少,有些字还不认识,而且教材的呈现形式又是静态的,学生常常提不起读题、审题的兴趣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请学生试着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把静态的文字变身为生动的故事情境,以此激发起学生的解题兴趣来。
如一年级下第25页第6题:“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采了多少个?”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编成故事:松鼠妈妈有两个勤劳的孩子: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它们每天都帮妈妈去采松果,一天,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又帮妈妈去采松果,它们采得可真快,一会儿就把篮子装满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妈妈看见了,数了数松果说:“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吗?”兄弟俩摇摇头说不知道,妈妈说:“你们真能干,一共有12个松果呢?”松鼠弟弟拿起5个松果说:“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说:“那你帮我来算算我采了几个吧。”通过故事,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从松果的总数里拿走弟弟采的松果个数就是哥哥采的个数。
(二)演一演
用教材的语言文字唤起的表象,远远不如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来得鲜明且具体。借助于直观演示的功能,不仅可以使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而且可以把现实的活动与抽象的数量关系结合起来,易于学生理解。
如一年级下第76 页第9题,教材用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买书的情景画面,学生有了买东西的生活经验,但用文字来静态呈现,总觉得理解起来较困难。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读题后,可以安排几位学生来演一演,一位扮演小朋友,一位扮演营业员,一位付钱,一位找回多余的钱。还可以把这买卖活动拓展开来,让同桌间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在买卖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题意,同时清楚地感悟到了其中的数量关系:50元其实没用完,还多了20元,一本《少儿百科》的价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掉找回的钱得到的。
(三)画一画
“画图”体现的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另一类“语言表达”,是学生读取信息、提炼信息、加工信息、梳理思路的过程。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教师要注意做好示范,引导、培养学生通过想象把题意化为图形,再靠图形感知支持抽象思维,从而读懂题意,厘清思路。
1.从文字到实物图
如在一年级下教学“树上有13只苹果,摘了一些后还剩4只,摘了多少只?”这类题时,经常会有学生用加法4+9来解决,主要是学生读不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可以根据题意适时画出实物图,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先画出13个苹果,再把“还剩的4只”用虚线圈起来,这样一画一圈,就把其中的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勾勒了出来,13个苹果其实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摘下的,一部分是剩下的,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已经摘下的那部分,所以要用减法来解决。实物图为学生正确读题提供了表象的支撑。
2.从实物图到点子图
一年级下开始出现的比多比少的问题、二年级阶段的有关倍的问题等,都比较抽象。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妨可以尝试着用一些几何图形,如点子来代替,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画出它们一一对应的点子图。
比如求相差数的问题:“二年级有男生12人,女生8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画:
男生:○○○○○○○○○○○○
女生:●●●●●●●●
从这幅图上,学生不但清楚地看出谁多谁少,还能从中发现一样的部分是8人,男生的人数其实分成了“和女生人数一样多的部分和比女生人数多的部分”这样的两部分,要求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只要从男生的人数里减掉他们一样多的部分,就是多出来的人数,也就是“大数-小数=相差数”,分析清楚了其中的关系,列式计算就很简单了。
3.从点子图到线段图
随着学习的深入,数也在不断地变大,再像以前那样一一画下来进行比较已经不太现实了,一是太费时间,二是由于数太大无法画。这时,就可以请线段图来帮忙了,它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既能舍弃烦琐的语言,又能形象地揭示信息与信息、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1)学会看
其实,在一年级开始教学如何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先有意识地在一些问题中拿出线段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认识线段图,去感知其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如教学“红花与黄花共有13朵,其中红花有8朵,黄花有几朵?”时,教师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让学生看着线段图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过程。在多次接触线段图后,学生对其基本结构也就更熟悉了。
(2)尝试画
到了二年级,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和一些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就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了。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线段图,说明他已经能够读懂题意了,反过来,借助线段图再去分析数量关系就更一目了然了。
可以说,通过这样一个从文到“图”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的过程,“图”让学生的感知更深刻,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三、图文结合,在课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沟通或者同伴互助,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外,不妨在年级组内开展一些读题考级活动,设计一些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的练习,如一年级上可以要求学生会用几句话来描述图题;一年级下要求学生会用完整的三句话来读取信息和问题;二年级上要求学生会自己读题、自己解决;二年级下不但要求读题、审题、解决问题,还要说出思考过程。多样化的数学课外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同时小竞赛的形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从“老教材”到“新教材”的改编,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的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惊喜的同时,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但是,只要教师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从“读题”入手,指导学生去读懂题、去理解题目的深意,相信“解决问题”不再是个难点!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314201)endprint
(一)编一编
在一、二年级阶段,由于学生识字量较少,有些字还不认识,而且教材的呈现形式又是静态的,学生常常提不起读题、审题的兴趣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请学生试着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把静态的文字变身为生动的故事情境,以此激发起学生的解题兴趣来。
如一年级下第25页第6题:“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采了多少个?”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编成故事:松鼠妈妈有两个勤劳的孩子: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它们每天都帮妈妈去采松果,一天,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又帮妈妈去采松果,它们采得可真快,一会儿就把篮子装满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妈妈看见了,数了数松果说:“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吗?”兄弟俩摇摇头说不知道,妈妈说:“你们真能干,一共有12个松果呢?”松鼠弟弟拿起5个松果说:“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说:“那你帮我来算算我采了几个吧。”通过故事,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从松果的总数里拿走弟弟采的松果个数就是哥哥采的个数。
(二)演一演
用教材的语言文字唤起的表象,远远不如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来得鲜明且具体。借助于直观演示的功能,不仅可以使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而且可以把现实的活动与抽象的数量关系结合起来,易于学生理解。
如一年级下第76 页第9题,教材用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一个买书的情景画面,学生有了买东西的生活经验,但用文字来静态呈现,总觉得理解起来较困难。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读题后,可以安排几位学生来演一演,一位扮演小朋友,一位扮演营业员,一位付钱,一位找回多余的钱。还可以把这买卖活动拓展开来,让同桌间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在买卖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题意,同时清楚地感悟到了其中的数量关系:50元其实没用完,还多了20元,一本《少儿百科》的价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掉找回的钱得到的。
(三)画一画
“画图”体现的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另一类“语言表达”,是学生读取信息、提炼信息、加工信息、梳理思路的过程。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教师要注意做好示范,引导、培养学生通过想象把题意化为图形,再靠图形感知支持抽象思维,从而读懂题意,厘清思路。
1.从文字到实物图
如在一年级下教学“树上有13只苹果,摘了一些后还剩4只,摘了多少只?”这类题时,经常会有学生用加法4+9来解决,主要是学生读不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可以根据题意适时画出实物图,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先画出13个苹果,再把“还剩的4只”用虚线圈起来,这样一画一圈,就把其中的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勾勒了出来,13个苹果其实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摘下的,一部分是剩下的,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已经摘下的那部分,所以要用减法来解决。实物图为学生正确读题提供了表象的支撑。
2.从实物图到点子图
一年级下开始出现的比多比少的问题、二年级阶段的有关倍的问题等,都比较抽象。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妨可以尝试着用一些几何图形,如点子来代替,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画出它们一一对应的点子图。
比如求相差数的问题:“二年级有男生12人,女生8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画:
男生:○○○○○○○○○○○○
女生:●●●●●●●●
从这幅图上,学生不但清楚地看出谁多谁少,还能从中发现一样的部分是8人,男生的人数其实分成了“和女生人数一样多的部分和比女生人数多的部分”这样的两部分,要求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只要从男生的人数里减掉他们一样多的部分,就是多出来的人数,也就是“大数-小数=相差数”,分析清楚了其中的关系,列式计算就很简单了。
3.从点子图到线段图
随着学习的深入,数也在不断地变大,再像以前那样一一画下来进行比较已经不太现实了,一是太费时间,二是由于数太大无法画。这时,就可以请线段图来帮忙了,它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既能舍弃烦琐的语言,又能形象地揭示信息与信息、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1)学会看
其实,在一年级开始教学如何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先有意识地在一些问题中拿出线段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认识线段图,去感知其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如教学“红花与黄花共有13朵,其中红花有8朵,黄花有几朵?”时,教师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让学生看着线段图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过程。在多次接触线段图后,学生对其基本结构也就更熟悉了。
(2)尝试画
到了二年级,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和一些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就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了。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线段图,说明他已经能够读懂题意了,反过来,借助线段图再去分析数量关系就更一目了然了。
可以说,通过这样一个从文到“图”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的过程,“图”让学生的感知更深刻,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三、图文结合,在课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沟通或者同伴互助,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外,不妨在年级组内开展一些读题考级活动,设计一些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的练习,如一年级上可以要求学生会用几句话来描述图题;一年级下要求学生会用完整的三句话来读取信息和问题;二年级上要求学生会自己读题、自己解决;二年级下不但要求读题、审题、解决问题,还要说出思考过程。多样化的数学课外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同时小竞赛的形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从“老教材”到“新教材”的改编,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的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惊喜的同时,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但是,只要教师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从“读题”入手,指导学生去读懂题、去理解题目的深意,相信“解决问题”不再是个难点!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31420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