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德良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作为培养学生自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前置性学习也备受各科教师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空间、兼顾学生个性差异和学科均衡需要、发现课堂中具有集体探究价值的问题能让前置性学习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初中语文;前置性;学习;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作为培养学生自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前置性学习也备受各科教师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空间、兼顾学生个性差异和学科均衡需要、发现课堂中具有集體探究价值的问题能让前置性学习再上新台阶。
前置性学习的作业不能死布置、布置死。如果教师一直抱着夯实学生基础这一思想,在初中阶段仍然以生字词的注音及解释、作者生平及作品、课文通读这些内容来“固定”学生的前置性学习,那么,学生的基础夯不实,对本节课的学习也无益。事实上,前置性学习的设计越灵活,就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新鲜感、趣味性、创造力。例如:《愚公移山》的前置性学习,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前置性学习就不能“固定”为“老三套”。如果动辄以识记字词、文学常识、背诵课文为学习内容,学生不烦才怪。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学习篇目灵活地指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那么,学生就能主动完成任务。如果直接布置成必须完成的作业,学生学习的效果反而会下降。我在指导第一课时前置性学习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要给我们讲一位愚公先生,你们觉得这个愚公愚还是不愚?”结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扩张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会主动解决字词问题,进而完成反复阅读的潜在要求。因为,学生不了解愚公的经历就去评价他愚还是不愚很难有结果。事实上,这样具有思考空间的前置性学习指导反而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老师关注的基础性问题。可见,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前置性学习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空间就会相应扩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创造力自然就能得到强化,教师也就不必担心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了。
学生在心理上不接受语文作业的原因就是细、多、繁、杂。还没学习就似乎已经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不管会与不会,说完成什么全部同学都完成什么,导致大量时间花在了完成作业上。解决这一问题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异。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过程中,在前置性学习指导中,我们就要按照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进行分层指导。对于说明文方面薄弱的同学来说,首先让其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等基础知识;对于说明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和记叙文做比较,看说明文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对于处在中间位置的学生,让他们通读课文,分析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样,不但对前置性学习的难易程度进行了指导,而且兼顾了课堂学习的重点。例如:让学习基础差但能够积极表现自己的同学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这些同学就能主动回顾小学知识,把课堂气氛和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习基础比较牢靠的同学比较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就能把说明文的特点给同学们展示清楚,起到学习引领的作用;让处于中间状态的同学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课文中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会被所有同学掌握。不仅完成了前置性学习任务,也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喜欢上语文学科的学习。
前置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前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问题,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为此,视课堂学习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具有集体学习价值的学习点至为关键。例如:在学习“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前,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礼掌管皇族事务,徐厉身份显赫,他们会不知道军礼吗?为何文帝一来,他们就把军礼忽略了,而周亚夫没有?”结果,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中发现了许多值得探究的点,为课堂中得出“刘、徐二人阿谀奉承,周亚夫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结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前置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一环,只有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指导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钱昆.浅谈前置性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知识文库,2018(4).
【本文系金昌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学科前置性学习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KTLX〔2019〕087。】
(责任编辑:朱福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