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管齐下,让科学管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时间:2024-05-07

李国茂

教育改革风生水起,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价值多元化,待遇差别化,各种复杂的思想观念、伦理的颠覆不只是冲击着其他行业,教师也非超然的圣贤,同样会受到干扰。空洞的口号式说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教育乃国之根基,教师乃教育之本,如何科学地管理教师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个人以为,竭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全心全意地帮助教师成长,让教师看到前方的曙光,有诗意和远方的期待,才是管理的正道。

一、立“信仰”

不难发现,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凭着几分新鲜感,几度热情投入工作,但不久就会变得麻木、倦怠,这是为何?可能我們会觉得是因为教师缺乏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有的人甚至会认为是教师的师德问题。但我们静下心来,把脉问诊,不难发现这些消极因素固然存在,但不是根本原因,或者说不是导致教师职业危机的关键所在。在此,我和大家分享几则故事:

故事一:在世界屋脊西藏,那些藏胞,身着红色藏袍,一边磕头,一边前行,重复着立正,双手合十,高举过头,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走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从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致下伏地,膝盖先着地,身后全伏地,额头轻叩地面。一着地后手掌就会撑地重新起立,绝不稍卧休息。漫漫朝圣路,荒无人烟,冰天雪地,风餐露宿走了两三年。

故事二:国家特级教师窦桂梅“打杂”5年,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替补队员”,第6个年头才争取到“自己的专业”,为了上好争取到的公开课,她把40分钟当成2400秒来准备,她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故事三:斯霞老师的墓碑上镌刻着“我为一辈子做小学语文教师感到自豪”,这也是她常说的一句话。著名诗人臧克家赞曰:“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得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的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鲜活。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

从这三则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那就是教徒顶礼膜拜的虔诚,无论环境多么恶劣、路途多么遥远,都有崇高在召唤,而这些教师对教育的忠诚,不也是教师教育信仰的体现吗!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一文中指出:“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其是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号召大家“做以教育为信仰的人。”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育技术而已。”品味这些谆谆告诫,反思我们的教育管理,我们不得不说,给教师种下信仰的种子,让教育信仰成为他们不倒的精神支柱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教师有了宗教般的教育信仰,才能摆脱浮躁、沮丧、奢俗,成见的侵扰,觉得自己是有尊严地活着,才能不忘初心,去追逐山那边的精彩。

二、修“学道”

圣人孔子是学之典范,“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的首章,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百学而上达,致远可泥。”历代做学问有建树者无不把学习当作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当今,教育正处在变革之中,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著作更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教师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修“学道”,加强学习资源建设。一是教师专用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要配备足够量的图书,充分满足教师的阅读需要。阅览室还要建设得温馨、安静,舒心,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二是做好各类培训。表面看来,从中央到地方,官方的、民间的各类培训甚多,但论收效,毋庸讳言都是不尽如人意的,要么是不接地气的纯理论灌输,要么是大师级人物的宣扬。正如有的教师所说,培训时是茫然,回来就不知其所以然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班额太大,动辄就是几百人上千人,不可能照顾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往往是讲者口若悬河,听者却觉得索然无味。这就需要管理者特别是学校管理者,要减少“应差式”培训,摸索“订单式”培训,因人施策。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或采取示范课+讲座的形式,或者挖掘内部资源,做好师徒结对,鼓励教师互帮互学。走出去,学校要牵线搭桥,带领本校教师拜访名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达到互促、共融、有获、提高的目的。三是参观考察名校,参观考察看似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但只要组织者有目标指向,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效。我们的管理者要让“学道”变通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厚其德,丰其识,激其慧,励其志,正其道,让教师的生命成长之树根深、枝繁、叶茂。

三、磨“教艺”

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乎着教育的成败,所以,教育管理者需要把目光聚焦到课堂上,和教师一起切磋教育教学技艺。常言道:好事多磨,那么好课亦应多磨。要成就一堂好课,管理者需要历练“磨术”,磨课需要磨理念,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磨教法,磨学法,磨细节,在磨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崔永漷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个边界。这是指每个老师都可以围绕这个边界自己去创造。”我历来就对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区域套用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去绑住教师的手脚有些微词。磨课需要把握好时空,因时因地而异,可以课前同学科组内“磨课”,探讨为什么会这样,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等;课后听课者“磨课”,评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效果,评教学理念的落实,评教师对突发情况的处置等;跟踪“磨向”,看教师对学生疑惑的处理,是否有独到之处。切忌磨成千人一面的“大一统”,要磨出“个性”,磨出“特色”,只要守住课堂教学的边界就应该认定为“好课”,“百花齐放”的课堂才会“春满园”,才能促使教师完成从“术”到“道”的教学澶变。

四、促“笔耕”

我不知道有多少教师能写好文章,但据多年观察,我发现,有很多教师确实不喜欢写作,总认为教师就是应该“耍耍嘴皮子”,工作忙忙碌碌,哪来那么多“闲工夫”舞文弄墨的,其实这都是“误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而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也提醒我们的管理者们不要一味地把教师锁在教材、教案、教室里,不要逼迫教师写一些价值不高的计划、总结,要想办法让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去思考生命,拿起笔来去记录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喜与愁。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打破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隔膜,这是鼓励教师去观察教育事实,思考教育问题,交流教育认识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写教育故事,还原教育过程,思考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和“无效”,这样可以避免教育的“盲动”,防止教师在工作中人云亦云,不知所从。教师在得法中“开窍”,要在“开窍”后寻找打开大门的“钥匙”,让教育根植于实践,还原教育的本真,才能够行稳致远。揭开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鼓励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每一个学校的教师都拿起笔来,都是教育的思考者,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制度也好,情感也罢,核心还是要落实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来,如果没有教师的生命自觉,一切改革都是空想。让每一个教师都能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应该是每一个管理者努力的方向。“身处共同体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的温暖意向。”(佐藤学语)学校的管理就轻松多了,塑造***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单位:四川阆中市朱镇乡中心学校)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