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我园是一个农村幼儿园,稻草、秸秆、砖瓦、砂石、树枝、布条等低结构材料随手可得。因此,我园立足地方特色,从幼儿的发展出发,确立了《区域游戏中低结构材料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那么,如何有效挖掘资源,生成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并以此推动幼儿区域游戏的开展呢?实践过程中,我园围绕“好玩”“走心”“有趣”等关键词开展了低结构材料开发与利用的探索,让有限的课程资源发挥了无限的价值和魅力。
这样的方式很“好玩”
——设立奖励制度,多渠道收集游戏材料
低结构材料结构简单、功能多元、可塑性大、操作性强,易收集、易存放。为了给幼儿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我们通过挖掘收集渠道、定期收集、随时收集及志愿收集等途径进行材料资源搜集。
首先,设立奖励制度。每个幼儿都有一本“收集东收集西”的小本,每次收集后,我们都会以“小贴纸”进行奖励,让幼儿自己粘贴到上面。学期末,幼儿根据贴纸的个数,可以兑换到各种小礼物。礼物虽小,却很好地激励了幼儿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其次,挖掘收集渠道。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与鞋店、酒店、布厂、纸箱厂、木工厂达成协议并定期去收集材料;开展每月一次不同品种的家长、幼儿废品大收集活动;搜集幼儿园装潢使用过的材料等。
最后,制订收集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大收集活动。在收集活动开始的前两周,通过海报、微信等渠道向家长、教职工公布需要收集的材料清单,给他们收集的时间。每月的最后1至2天,我园鼓励家长和幼儿参与废品收集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低碳环保。多渠道的收集方式丰富了各班的资源库,里面有纽扣、碎布、瓶罐、扑克牌等,这些材料不花钱、易收集、低结构、游戏功能多样。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收集来的废旧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摆放,变废为宝,使这些材料成了幼儿的游戏材料。
这样的放置很“走心”
——遴选适宜空间,多区域投放游戏材料
低结构材料的投放需要适宜的空间。放置位置我们经常会与孩子讨论后再做决定。首先,材料要方便取放,便于管理。比如,在树木创意馆活动中,我们将材料分类摆放,把木块、树枝、木板、木条等放到统一的纸盒中,有序摆放在活动场地的四周,便于孩子们自主选择材料。同时,在纸盒上贴上标记,便于幼儿进行分类管理。投放的材料由少及多,还可根据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及时调整。除了方便幼儿取放,材料的放置还应关注幼儿个性差异。因此,我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能力的幼儿有针对性地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这样的玩法很“有趣”
——挖掘资源功能,多元化使用游戏材料
我们充分挖掘低结构材料的游戏功能和价值,将资源库中收集到的低结构材料运用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专用室活动、户外活动中等,并及时补充,确保幼儿活动材料的充足,促进幼儿认知、创造、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班级区域游戏:自主创作,获得发展。材料是幼儿区角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他们探究活动的重要媒介。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低结构材料在一日活动中的运用,针对低结构材料的收集、结合主题,在班级区角游戏中进行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并对教师在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为了让班级区域设置更合理,我们与幼儿协商重新进行了调整,并确立了建构、阅读、益智、美术、角色表演等多个区域。我们将资源库的材料放置在走廊,让幼儿唾手可得。孩子们自制标记,将这些低结构的废旧材料放置在相应的柜子里。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自己设计游戏计划,自主找好同伴,自己选择场地,自己设计游戏内容,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满足,习得经验,获得发展。比如,我们将瓶瓶罐罐放置在美工区和建构区,如奶粉罐子、水杯等,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用这些瓶罐搭建了城市、公园,还将瓶罐涂涂、画画、剪剪、拼拼,变成了“葫芦娃”“海洋世界”等。在玩一玩、做一做中,孩子们获得了各种感知体验,丰富了自身的经验。
专用室游戏:自主选择,真实体验。我园开设了树木创意馆、生活馆、艺术坊、布艺坊、建构天地等11个专用室。我们将收集的各种材料投放至每个专用室,为幼儿提供了可触摸、可操作、可参与的“真实材料”,让孩子在游戏中实现沟通、对话和发展。比如,我们将收集的木头类材料放置在木工房,孩子们利用树桩、树根、树枝、树皮、树叶、刨花、木块、木屑等制作了贴画《我们的城市》、创意木工作品“机器人”“小凳子”“小汽车”等。
此外,在专用室游戏活动中,我们改变了原来的模式,尝试以“走班”的形式開展活动。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用室进去参与活动,与不同的老师、同伴一起游戏、合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语言发展能力。“走班”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也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户外游戏:自主探索,快乐合作。我园立足园所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游戏区域,最终规划出攀爬区、玩沙区、玩水区、玩泥区、骑行观察区、野战区等10多个户外游戏区域。根据各区域的主题内容,我们提供了各种低结构材料,让幼儿们与材料进行互动。我们还将资源库中的瓶罐、锅铲等投放到玩沙、玩水区;将装有沙子的塑料桶投放到滑行区;将树桩、布条、纸板等投放到跨跳区;将砖瓦、水壶等投放到玩泥区……让孩子们能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大胆想象,快乐合作。
在户外场地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玩沙区”内,孩子们用树干搭起了帐篷,架起了行军锅,她们装沙、筛沙、搅拌,忙得不亦乐乎,无形中发展了空间知觉能力与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玩水池”内,孩子们穿上雨靴、雨衣,玩着水枪,探索着用水管运水。“野战区”内,“两军对垒,荷枪实弹”,孩子们利用毛线开展穿越火线,利用树桩走高跷,利用布块匍匐前进,体验着模拟实战的乐趣。“玩泥区”内,孩子们尝试着用砖头抹泥砌墙。这些石头、木块、沙土、竹梯、水管等材料,在孩子们的游戏中,都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他们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交往、探索,语言能力、合作能力、专注力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动作协调性及技能也有了新的发展。低结构材料被孩子们充分利用,使孩子们成了游戏的主人。
为了使游戏精神渗透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儿童置身于课程的中央,我们将在“尚自然、爱科学、养人格”办园理念的引领下,继续寻找并挖掘各类资源的教育价值,激发幼儿的兴趣,探索各种材料的多样玩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操作,获得有益经验,不断推进课程游戏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