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案例追踪

时间:2024-05-07

韩吉花

案例背景:

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欣喜地观察着这个被冲洗干净的世界,竟也有了许多的小发现,如:荷叶上一颗颗滚动的露珠,还有脚下突然多出的许多蜗牛。而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蜗牛,显然更吸引孩子的眼球。就这样,嗅着孩子们兴趣的味道,有了一场与蜗牛的美丽邂逅!

故事一:雨后寻踪

雨后的世界清亮得像一幅高清图,孩子们新奇地瞅瞅这里,看看那里。突然,张景硕跑过来对我说:“韩老师,小丁捡到了一只蜗牛,你快去看看吧!”“蜗牛!”孩子们兴奋地说。这时小丁拿着蜗牛走到了我面前:“韩老师,这是我找到的。”很快地,我和小丁被围得水泄不通,所有的孩子都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只“神来”之蜗牛。我装作感兴趣的样子问:“蜗牛哪来的呢?”小丁立马一边用手指着小路旁的草地,一边兴奋地说:“老师就在那里,我带你去找。”刚开始,孩子们都跟着小丁并学着他的样子拨开草丛找蜗牛,慢慢孩子们四散开去,或是自己或是三五成群在草丛里、小路上、花坛中,甚至树干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蜗牛。孩子们把找到的蜗牛小心地放在手心里,摸来看去,爱不释手!

分析: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对于身边所有新鲜的事物更具有好奇心。所以,最初孩子们的眼睛都各自追随自己的心意,随意地观察着雨后事物的变化。幼儿的兴趣处处皆有,没有一个焦点,直到小丁和他蜗牛的到来才打破了零散观察的局面。孩子们对这个有壳能动软乎乎的小家伙一下子来了兴趣。因为,树木花草都是“静物”,而蜗牛作为“动”物,更能满足小班幼儿活泼爱动的特点,这才有了后面一呼百应找蜗牛的集体行动。刚开始,孩子们追随颇有经验的小丁找蜗牛,慢慢孩子们发现有草、有树、湿润的地方都会有蜗牛出没。于是,为了找到更心仪的蜗牛孩子们开始去别人还没有到过的地方寻找。

故事二:蜗牛你好,认识你很高兴!

带着寻来的蜗牛回到教室后,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盘子,让孩子们和蜗牛做自我介绍,并仔细观察自己的蜗牛。孩子们一本正经地把自己介绍给“蜗牛”,并仔细地打量起蜗牛。

小丁:“蜗牛的身体好软,一下子就能缩起来。”

尚应子鑫:“为啥那么软?”

小丁:“我摸了摸它没有骨头,身体都是软的肉。”

赵亦鸣好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说:“而且上面还有触角呢!”说完看了我一眼。

我赶紧说道:“不错,观察得很仔细,那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发现?说说看。”

郭儒铭:“蜗牛都有硬硬的壳。”

......

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后,孩子们总结出:蜗牛有一个硬壳,整个身体软软的、长长的,身体和触角一碰就会缩回壳里去。讨论到这里,孩子们开始自顾自地和蜗牛玩起来。

这时我假装不解地问:“你们的蜗牛都是这样子的吗?”孩子们点头又摇头,个个若有所思。还是小丁先说:“我和王晟睿的就不一样。”我惊讶地问:“哪里不一样?”小丁说:“我的很大,他的很小。”王晟睿不服气地说:“我的触角比你的长。”因为有了比较,孩子们发现除了个头不一样,背壳也不一样,有的有斑点,有的螺旋线清晰,有的没有螺旋线,有的身体颜色很淡,有的“肤色”很黑,幼儿说那是因为它晒太阳晒多了。孩子们把蜗牛凑到一起,但谁也认不错谁的。

故事三:黏液探秘

“啊!”纪鑫瑶紧张地说:“我的蜗牛爬到边上了,马上要掉下来了。”

只见,蜗牛爬过盘子边沿到了背面并没有掉下来,甚至爬到了孩子们准备画画的白纸上。蜗牛在白纸爬过,孩子惊喜地发现纸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湿湿的、透明的“脚印”。

知之甚多的小丁抢着说:“老师,那是蜗牛的黏液。”

“对呀,那蜗牛的黏液从哪儿来的呢?”

王若曦说:“从蜗牛的身体下面,就像姐姐练字的毛笔。”

“嗯,腹部分泌的黏液。”我又问,“这个黏液摸上去什么感觉呢?”

这下难住了孩子们,因为蜗牛好像有痒痒肉似的,一摸身体就缩回去。我给他们支招:“可以让它在你的手背上爬一爬感受一下”。

一会高逸然惊喜地说:“老师,黏黏的。”

孩子们说:“原来‘黏液就是黏的呀!”

我问:“那么,这个黏液可以干什么呢?”

纪鑫瑶说:“我知道就是让它爬很高掉不下来。”

“是这样吗?”我反问。

孩子们有的把手翻过来,有的把放蜗牛的白纸竖起来,一番折腾后蜗牛不仅没掉下来,还爬得更欢了。

分析:

和蜗牛的自我介绍给幼儿一种仪式感,让他们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生命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平等。基于这样一种情感,在观察中幼儿会更加在意蜗牛的感受,动作也会轻柔富有爱意。观察中,教师既给幼儿留有自己和蜗牛“互相认识”的机会和时间,又有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通过幼儿的表情和交流的重点,敏锐地发现幼儿的疑惑,然后锁定“蜗牛一样和不一样”、“蜗牛的黏液”两点进行层层深入地提问,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提高幼儿独立思考并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完成幼儿自己对蜗牛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起对蜗牛的“初印象”。

故事四:蜗牛是个小画家

接下来,美工区里我提议:可不可以让蜗牛来画画?

孩子们为难地说:“它没有手可怎么拿彩笔呢?”

我反问道:“对呀,如果蜗牛不能用手,那可以用它的什么地方画画呢?”

沉寂过后尚应子鑫等几个小朋友提议说:“用它的身体试试看。”

趁机我赶紧拿出平时用的水粉颜料,孩子们纷纷在白纸上挤出颜料,不一会孩子们欣喜若狂地说:“蜗牛画画啦。”

我问:“蜗牛画出了什么?”

小丁说:“畫出了小鸟的脚印。”

郭舒航说:“画出了粗粗的树干。”

......

蜗牛“画”出的每一根线条都成了孩子眼中的大家之作。期间,郭舒航看着画面突然伤感地说:“它画完‘树干就不动了,是想家了吗?”兴致勃勃的孩子们顿时皱起了眉头,还是小丁反应快:“给它画个家就行啦。”于是,林靖浩画了一朵花做蜗牛的家,小丁画了很多小草做蜗牛的家........有了一个这样的“家”,孩子们安心多了,但很快发现蜗牛还是会不断地爬出“家”。林靖皓说:“我的蜗牛总是爬出我给它画的家呢?”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大多数孩子。我想了想说:“也许我们真应该把它们送回家。”小丁说:“出来太久爸爸妈妈会担心,是吗?”刘卓群说:“下次再请它们来玩行吗?”我点点头。孩子们执着地把蜗牛带回被发现的地方,因为怕太远了,蜗牛会迷路找不到家。

分析:

活动中,还是利用蜗牛的黏液,教师大胆提议“蜗牛画画”,并把幼儿对蜗牛画画产生的疑虑,巧妙地重新抛回幼儿中间引发其思考,以及适时地提供材料供幼儿探索。此间,幼儿经历了不一样的新奇体验带来了快乐,也有了“天地万物,小到一只蜗牛也能创造奇迹”的别样体验。

小班幼儿容易受到同伴的情绪感染,所以会在听到蜗牛“想家”时动容,萌发为它画个家的想法。教师没有过多干涉,只是顺应幼儿的情感需要,适时给幼儿以支持。

故事五:变变变——变出蜗牛来

几天后,大地又恢復了以往的干燥,孩子们发现蜗牛变少了,甚至都找不到了。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寻而不得的疑虑。

小丁皱着眉头说:“天气太热蜗牛不喜欢,它是喜欢湿湿的凉快的地方吧!”

高逸然听了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再下雨?”

我说:“为什么想要下雨?”

她说:“因为,下雨了就会凉快。”

赵亦铭补充道:“地就会湿湿的,蜗牛才会出来。”

“好吧,看看天气预报。”我打开手机让孩子看,天气预报显示近期无雨,孩子们都失望地发出“啊”声,还有的孩子直接拒绝地说:“我不要。”此时,早有准备的我说:“别急,看老师把蜗牛变出来。”当当当——当橡皮泥做的彩色蜗牛在我掌心出现,孩子们瞬间被吸引了。接下来,结合对蜗牛的认识孩子们开始“变”蜗牛。门姝彤用橡皮泥搓出长条卷出了蜗牛,并拉出两条触角;王梓筝则用橡皮泥团压出一个圆形的背壳,用搓出的长条做蜗牛的身体;刘卓群小朋友在画板上做了两只有长长腿的动物。我好奇地问:“它们在干什么?”孩子说:“这是蜗牛和它的兔子朋友,兔子的腿长长的跑得快,蜗牛来的时候可以让兔子帮忙。”在美工区幼儿还陆续用纸盘做出了蜗牛,用折纸做出蜗牛。

分析:

幼儿的寻而不得和失落都是一种情感延续和心之所向的表现。教师之所以把“蜗牛”变回来,是为了给幼儿情感上的完善。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用自己的美好想象动手创作出充满童趣的各种蜗牛:或是立体,或是平面,或是一只,或是结伴,充分表达了孩子内心对蜗牛的殷殷期盼,也是一份对蜗牛的情感寄托。

案例反思: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教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所以,大雨过后的第一时间,我和幼儿一起走到室外,让幼儿尽量感受雨后的不同。随着孩子兴趣点的频频出现,教师表现出赞同与共鸣,并在孩子众多感兴趣的“活教材”中,抓住“蜗牛”作为探究重点。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告诉幼儿什么不能做,而只是引导幼儿怎么做更好,鼓励儿童自由探索解决问题,让幼儿获得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而且,我们注重儿童活动中情感的发展,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注重幼儿良好人格建立。

一切活动的开展追随幼儿的兴趣,儿童作为“自然人”吸取着天地精华并从中完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个性!卢梭曾经讲到的:“大自然希望儿童要有儿童的模样。”而活动中幼儿的率性、幼儿的执着、幼儿的善良正是幼儿在大自然怀抱中呈现出的儿童的模样。在与蜗牛的邂逅中,幼儿从对蜗牛的好奇,到后来的各种新奇体验,再到后来的告别,直至和蜗牛的别样“重逢”,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才是孩子成长的最佳课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