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怎样在延迟满足中培养孩子自制力

时间:2024-05-07

廖严光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长辈对他们过分溺爱,处处纵容他们,使他们为所欲为,从而形成孩子任性、霸道、缺乏自制力等不良性格。生活中他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如果不给就顺地打滚直到满足为止,从而诞生了一批批“小皇帝”。比如:平时在与家长朋友交谈中,经常听到一些抱怨:“老师你看,今天这么冷,她非要穿裙子,还说穿裙子好看,不给她穿就闹着不起床,只好给她穿裙子,老师你说说她。”甚至有的家长手里一边拿着玩具,一边诉苦说:“老师你看这孩子,天天上幼儿园的时候,都要从幼儿园门口买玩具。不给他买就不愿走,简直拿他没办法。”还有著名的“糖果实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瓦特·米加尔给一些4岁的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并且告诉孩子们:“我有事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糖。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吃两颗糖。”结果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坚持下来:他们有的闭上眼睛不看糖,有的将脑袋埋入手臂之中,用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或者让自己睡觉的方法等等,坚持到最后得到了两颗糖。由此可见,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自制力。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父母缺乏延迟满足的意识,习惯了过度满足孩子。给予的生活环境纵容了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付出的“爱心”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使太多的孩子变成了不能等待、不能忍耐的孩子。就像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父母们说的那样:“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那么怎样改变这种不好的现象呢?我觉得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需求进行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是指孩子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当孩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时,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而自制力是人的一种意志品质,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制力也就是指孩子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而表现出应有的忍耐力。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会抗挫,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一、和孩子来个约定

为了防止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父母可以在去超市之前和孩子来个约定:“我们说好了,你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今天我什么都不给你买。如果你看上了什么东西,我们回家后好好商量一下再决定买不买。”有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我们只能买一样东西,你自己要考虑清楚,想好之后再买。”或者有时孩子想买一个新玩具,父母也可以建议孩子等到某个节日或者他生日时再买给他。在运用约定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时,父母必须要注意坚持原则,讲话算话,说买就买,不能给自己找借口,要以身作则,必须做个诚信的父母。而当孩子不遵守约定甚至哭闹起来时,父母也不能一时心软,轻易就范。否则你和孩子的约定不仅会失去作用,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大人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会更加变本加厉。他们看到想要的东西时还会又哭又闹缠着父母,直到满足才肯罢休。

二、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而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做游戏,可以使孩子不断得到抗诱惑锻炼的机会。在和孩子一起玩竞赛游戏的时候,父母不要为了孩子高兴,每次都让孩子赢,使孩子养成输不起的习惯。也不能一直让孩子输,那样孩子就会对游戏失去信心。父母可以让孩子先输后赢,这样做既能培养孩子对游戏浓厚的兴趣,又能让孩子获得延迟满足。等他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或者正式比赛时,就不会经受不起挫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了。也可以让孩子玩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比如“我们都是木头人”以及各种棋类游戏。有专家指出:棋有玩法,教孩子下棋既可以满足孩子玩的需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经常让孩子玩棋类游戏,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搭积木、穿珠子等游戏,锻炼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从而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

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由于孩子小,有时需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才能做到延迟满足。当孩子想吃零食或者要出去玩的时候,父母不能一味地答应或一味地拒绝,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让孩子等一会儿。比如:让他玩一会儿喜欢的玩具,看一会儿感兴趣的动画片,或者妈妈给他讲一个故事,或者等妈妈打完电话,或者等妈妈拖好地等等。不管找什么理由只要是能够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延迟方式都是可取的。总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利用各种机会训练孩子的耐心,还要善于制造一些让孩子学会等待的机会。

四、适当运用表扬和惩罚的方法

如果孩子做到自制时,就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奖励或让他得到满足,这样使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是值得的。因此,在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有了好的变化时,要及时关注,如果不及时关注和奖励,那么,孩子的行为就有可能退缩,回到原来的状态。但是父母进行奖励时要注意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物质奖励,还要适当运用精神鼓励,可以用真诚赞赏的语气告诉孩子:“宝宝真的长大懂事了,如果你能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成功的!”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认可,从而更加坚定孩子的信心,促进自制力的形成。在生活中,父母还应该随时观察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针对孩子的进步可以奖励他一个五角星,并告诉孩子等他把五角星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能用来兑换自己平时想要的东西。至于是具体几个可以兑换,可以事先与孩子讲清楚,与孩子达成共识。但是孩子年龄比较小,有时无法遵守事先约定,这时父母就要给他以适当的惩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孩子就会渐渐懂得要按约定、按规则办事,也就能慢慢增强自制力了。

五、培养孩子要学会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对事物进行比较,教会孩子合理的选择。让孩子知道好的东西很多,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能拥有,要学会选择自己最需要的或者最喜欢的。让孩子明白“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孩子经常自己选择,也会慢慢学会控制自己,增强自制力。比如:带孩子上公园或游乐场玩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从头到尾都浏览一遍,让孩子想一想、比较比较,最后选择自己最想玩的玩具去玩,从而使孩子在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已经锻炼了自制能力。

总之,自制力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就好像汽车的刹车一样重要。自制是做人的准则,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对于孩子“现在就要”的最好方法就是“现在不给”,特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好多愿望你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为它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成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延迟满足的训练就难以有自制力,而没有自制力就难以有幸福的人生。因此如果父母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克制、学会期待、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学会奋斗,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幸福。就像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节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