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落实语文要素,建构高效课堂

时间:2024-05-07

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字词句中的基本知识、书写、审美、阅读、写作等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细节入手挖掘课本中的语文要素,以多方位的作用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程,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借助插图,想象文本画面

在语文学习中,运用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细致而生动的文字是重要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激活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以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支撑语文学习,是一项重大的学习举措。这种举措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能够缩短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具体的教学载体来激活。考虑到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展开想象,想象作品展示和蕴含的画面,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此,便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燕子》一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插图带给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想象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有的学生认为这一画面整体给人淡雅清新的感觉,让人想到了优雅的江南生活。此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特点,并说出其特点是什么。有的学生发现燕子整体给人轻盈的感觉,尾巴如剪刀般,非常有特点,身体颜色以黑白为主。而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画面,除了燕子以外,春天还有什么典型的意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然后再模仿课文,用语言表述出来。如,课文这样展现了燕子的形象:“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有的学生模仿创作了这样的句子:“轻盈如叶片一般的身体,五彩斑斓的颜色,细小的触角,凑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蝴蝶。”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借助想象力去建构关于燕子的形象画面,这样的画面就是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之前曾经在班级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在生活当中都对燕子有所观察,且大致知道燕子长什么样,这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也有学生在日常的阅读或者网络上看过关于燕子的描述,因此可以说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去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能够被立刻调用,学生就会带着经验去观察和研究插图,带着想象力去思考插图。于是燕子就不再是插图上那个静态的画面,而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变成展翅飞翔的燕子的动态画面。在这些画面的作用之下,學生可以进一步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获得描述燕子的语言,这也说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画面想象,让学生理解如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达丰富多彩的画面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自主写作时也能够主动想象画面,优化表达效果,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含英咀华,深化语感

教材是生动的语言示范,也是语言的高度浓缩,每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深度品味语言的妙处,并开展模仿创作活动。这样更有助于让学生在深化语感的同时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例如,《匆匆》一文的语言十分有特色,给人以优雅、细腻的感觉。教师可以以此文为基础,指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入手,咀嚼词句。一是探究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时间人性化,增添了对时光流逝的留恋之情。二是探究作品中的具体字词,思考作者如何斟词酌句。如分析“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在这句话中,作者为何要用“滴”。学生发现“滴”字一方面展现时光偷偷流逝,另一方面和前文“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相互呼应。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化探究,迁移运用,修改自己的作文,看看能否添加修辞手法,调整词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围绕课本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体会其中亮点,运用生动传神、简洁凝练的方法展现出文字的画面感。这样的努力能够让学生更迅速地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学生对课文中能够引起阅读兴趣、刺激阅读想象的语言进行重点解读,就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文本的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语言感知兴趣。这种兴趣对于学生日后的仿写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仿写能够让学生深化语感,同时也能架构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让创作变得更轻松、更自然。

三、借鉴迁移,描摹事物特征

描摹事物的特征也是重要的语文要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迁移运用,利用“图表法”整理归纳文章的写作思路,说说作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然后在自主创作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思考,通过迁移运用写出事物的典型特征。

教师利用《白鹭》一文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从“具体描写、赞美白鹭、品格特点”这几个角度入手,分析文章的写作内容。如在“具体描写”方面,课文从色彩、身段、外观、习性等角度入手,在“外观”方面写了白鹭的毛、全身的结构、长喙、脚等细节。在整理思维导图后,学生会发现文章看似内容繁多,但实际上却结构严谨。作者按照总——分——总的方式,先赞美白鹭,再描写它的具体形貌特点,最后再次赞美白鹭。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迁移运用,写“我的动物朋友”,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所写动物的形貌特点、生活习性等要素,并标出详略重点和写作顺序。通过迁移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描摹动物特征的具体方法,提升语言建构能力。

结合思维导图整理写作思路,写出事物特征,有助于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也可以积累更多规范的语言材料,走向语文学习的深处,感受创作的魅力。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借鉴与迁移,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感知,对文本中所描述的事物形成直观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支撑起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当学生的理解能力到达一定程度后,语言就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此时语言就成为学生能够运用的工具。学生可以借助语言来理解事物、描述事物,这也使得语言与描述对象之间形成了对应且融洽的关系,这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设计中,教师要以落实语文要素为最终目的,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有梯度、有层次地学习。当学生进入这样的学习状态时,他们的知识建构过程会变得更加科学,语文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贺晋莉(天水市麦积区道南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