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课文为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时间:2024-05-07

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更为注重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思想与情感等几个方面,却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策略的培养。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掌握阅读策略更具有语文自主学习的培养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教材文本作为“例子”,“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用课文教,就是要以课文为根本、为载体、为桥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相关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建构性阅读,读懂课文的内涵

对于文本来说,教师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的内涵。文本的内涵是通过文本的字词句篇等表现出来的,但文本的内涵绝不止于此,而是还包括文本背后的思想、情感。建构性阅读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点,进行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建构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对文本形成深层次的感知,进而深入理解文本。

在建构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确定教学的原点。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教材中文本的内容、写作主旨等,同时也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通过建构性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

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文本时,抓住“穷人的穷”与“穷人的不穷”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借助文本中人物描写的相关词汇来揣摩、品味,从而帮助学生建构人物形象,实现对文本写作主旨的深层次理解。尽管穷人的物质生活匮乏,但他们的精神却很富有。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的时候,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的语言,更要让他们深入品味人物的心理。文中对穷人的心理描写,处处表现出穷人的“穷与不穷”。这样的写作可谓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建构性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更能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中的“泡泡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二、对比阅读,读通课文的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更要引导学生开展对比阅读。通过阅读“一篇”文本而形成对“一类”文本的理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在《说“比”》一文中这样写道:“比较是学生语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采用比较的方法,能让学生积累得更多些、更快些、更深入些。”诚哉斯言!比较阅读应当是一种“类阅读”,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从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拓展语文阅读的深度,挖掘文本中潜藏着的深意。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桥》这篇“小小说”时,教师不仅要致力于引导学生理解“小小说”语言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性,更要致力于让学生理解“小小说”的写作手法。《桥》这篇“小小说”的情节是一波三折的,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可将《爱之链》《在柏林》《一件运动衫》《会做生意的狐狸》《窗外》等“小小说”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群文系列,引导学生探究“小小说”的文体特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写作手法。如,在情节设置方面,《桥》的一波三折、《爱之链》的环环相扣、《窗》的层层递进等等。尤其是“小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的结尾,一种蕴含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致、深刻”,这样的结尾非常巧妙。相较于单篇阅读,这种比较性的群文阅读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写作特质、写作形式。如,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学生能够对“悬念设置法”“层层递进法”“前后关联法”等有更为深层的领悟。如果说建构性文本解读能让学生认识到文本的内涵,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表达技巧,那么,对比阅读则能让学生形成隐性的表达图式。

三、创造性阅读,读透课文的意义

文本是一种静态的情境,这种情境往往由于教师、学生的进入而更加富有活力。著名思想家萨特曾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本解读经验,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文本解读经验,充分发掘学生的文本阅读潜质,让学生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化浅显阅读为深度阅读,让学生成为文本的建构者、创造者。学生的文本解读意义应该是既有共通性又有个性化,引导学生的文本解读走向更高层次。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创造。文本意义的创造可能超越了作者的所思所想,但却是契合文本的表达内容、表达情境的。文本的意义既是有边界的,又是无边界的。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教师以象形文字“母”为导入,引出研讨的话题——“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对于“母亲”这一词语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可以提出“地球妈妈曾经是怎样的?”“地球妈妈现在是怎样的?”“地球妈妈未来可能会怎样?”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地球妈妈的现状”,畅想“地球妈妈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纷纷表达出对地球妈妈现状的认识以及对地球妈妈未来的担心。教师要寻找恰当的机会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地球妈妈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来保护地球妈妈?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制作一张海报,能对保护地球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让学生的阅读走向主动、走向深度。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學生“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要从策略引导的视角来指导学生的语文阅读,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向主动阅读。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坚持“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的教学理念。运用建构性阅读、比较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策略,让学生能掌握通向语文殿堂的“金钥匙”。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学生积极迁移、贯通,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而走向茂密的文化丛林!

刘晓梅(江苏省昆山礼仁外国语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