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吴 琳,高业铭
(⒈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⒉长春市朝阳区住房保障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与当代启示
□ 吴 琳1,高业铭2
(⒈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⒉长春市朝阳区住房保障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生活在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感到深层的压抑和无力的反抗。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理论批判与理论反思。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出发,通过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来解读当代中国社会日益突出的消费景观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本文认为,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批判,揭示了劳动的商品化过程与劳动产品的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奴役过程和人的物化过程。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对克服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具有深刻的理论警醒意义和实践启示意义。
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消费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进入到了物质丰裕阶段。但是人们发现丰裕的物质社会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精神幸福,消费至上的消费逻辑也没有给人们带来所谓的个人生活自由。针对物质丰裕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深层压抑,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如鲍德里亚提出了符号消费社会理论。他认为,“符号消费”逻辑是对人的个性或主体性的压抑。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技术异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的批判指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单向度的文化导致了人们思想意识的主体性与革命性意识的消解。列菲伏尔通过对人的日常生活现象的批判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消费社会所控制。这种控制是以人类都市化的发展,人类社会空间的商品化过程为特征的。国内有的学者认为,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创造舒适的、非消费的、对人类可行的、对生物圈又没有危害的、把技术变化和价值观变革相结合的生活方式的新的消费价值观。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主要是从消费社会所出现的消费景观现象本身出发来进行理论批判和理论建构的。这些理论批判或是从消费品对人的生活空间侵占、道德侵袭、生命侵蚀、精神侵略的角度进行理论批判;或是对社会制度的技术理性和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进行理论批判;或是从日常文化生活层面进行理论批判;或是从自由主义的角度对人的消费自由进行理论批判。毋庸置疑,各种理论都有其独到之处,然而却没有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消费社会所出现的消费景观现象进行的理论反思。
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一切理论观点,只有联系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生活条件被引申出来的时候,这些关系和理论才能被理解。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p32-33)恩格斯也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2](p44)因此,对人类消费社会所出现的消费景观现象的反思,不能单单地局限在对消费社会本身的现象的批判之中,也不能单单局限于对消费社会的消费景观的批判之上,而是到消费社会景观形成背后去寻找原因。即到对构成消费社会的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商品之构成中寻找原因。这才是解决消费社会理论批判困境之路。马克思哲学的商品拜物教理论为我们开启了解析消费社会的虚假现象背后真实原因的理论批判路径。马克思哲学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认为,在物质丰裕和消费自由的社会中,人们之所以没有感到物质的发达和产品的丰富给人们带来的关于幸福的承诺,这是因为人的社会交往结构被破坏了,人们处于由商品构成的社会结构之中。
马克思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商品不仅作为控制人类社会的一种形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构成了人类社会交往结构的支配力量和交往关系原则,也就是物的关系作为一种隐性的统治人和控制人的力量而存在,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把这种人与人的物化关系称之为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3](p88-89)马克思通过劳动—产品—商品—货币的逻辑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商品拜物教形成的根源,揭示了物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性社会关系:物的消费逻辑遮蔽了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关系,物化的社会关系遮蔽了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⒈物的消费逻辑遮蔽了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关系。马克思通过劳动的哲学反思,剖析了人的奴役过程,从而指出物的消费逻辑遮蔽了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关系。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劳动作为工人预先存在的交换价值同货币形式的等价物相交换而看待。劳动在这个交换过程中不是生产的,劳动既不是劳动本身的产品,也不是劳动本身的价值,而是一个预定的商品量。“因此,我们彼此的产品是满足我们彼此的需要的手段、中介、工具、公认的权力。”[4](p35-36)因而劳动在资本面前也就变成了商品,劳动也因此演变成为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指,如果当生产产品的工人在生产时的活动对他来是一种痛苦的话,那么,工人进行这种生产活动的同时必然给另外一个人带来享受。在劳动异化之后,导致的是资本的积累,造成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本来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能够自由地进行生产活动,但是通过生产活动,人们生产出了独立化的社会和人工产品,并成为独立于人的对象化的世界,这个世界与人的生命本性发生对立。“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5](p96)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人的自由生产活动,使人的劳动变成劳动力,并以商品的形式将其做出价格,最后以工资的形式表现出来。劳动变成商品,加深了人的奴役程度。人的生产活动彻底地与人的生命活动意义内涵割裂开了。“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一个人的活动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人的活动肯定是按消费品那样独立于人的方式。”[6](p96)
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分析是通过深入到人的生产的行为方式中进行考察,来揭示劳动异化现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的。通过从劳动到商品,即人的奴役过程的哲学批判反思,发现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7](p88-89)马克思对劳动成为商品,成为生产力批判的逻辑解析实际上是对商品以独特的形式遮蔽了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关系的独到指认和深刻分析,这种理论路径对我们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消费社会理论批判路径,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所表现出的消费社会景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
⒉物化的社会关系遮蔽了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马克思在对劳动异化进行批判之后,展开了从商品到货币,即人的物化过程的反思。在《德意志形态》中,马克思把劳动概念聚焦于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向度,对由交换价值所导致的人的物化进行了批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商品即是使用物品又是价值承载者。作为使用价值,商品本身只具有“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因此商品之间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当人们进行劳动产品交换的时候,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之间必须具有大家都能够接受和认可的载体出现,那么,这个通约载体就表现为货币。随着货币的出现,人们通过劳动而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变成了有自己的生命价值、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异于劳动者劳动的东西。这种东西通过货币的通约形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社会关系,并将此社会关系演变成为人们不能够控制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对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对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明确指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8](p89)简言之,商品拜物教实际上是把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有机的天然的社会关系直接以物的交换形式表现出来,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直接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所描述的商品拜物教现象使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而这正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物化现象,正是现代人所面临的特有问题。商品拜物教做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存在于人类生存背景之中,并与人的生存活动相对抗。人们虽然能够认识到它自身的力量,但却无法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改变商品拜物教的日益增长。在商品拜物教的商品交换关系中,人的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质变。对这种变化,马克思深刻指认道,“我同你的社会关系,我为你的需要所进行的劳动不过是假象,我们的相互补充,也只是一种以相互掠夺为基础的假象。”[9](p35)
商品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元素。“只有商品作为一个整体,成了社会的普遍范畴时,它才能在其正确的本质上被理解。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商品关系产生的物化,才能对于社会的客观发展以及人们对它所采取的态度,产生决定性的重大义。”[10](p95)人们意识到,商品交换的经济过程越向前发展,“其形式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模糊时,人们想识破物化就变得越来越难,机会也越来越少。”[11](p95)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品结构的不断变化,物对人的统治程度必然会不断加深与加剧,直至最后,物的关系完全吞没和替代了人与人之间的有机的社会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有机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反过来会对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造成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分裂(破坏),并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而劳动本身只能在这种更加尖锐的分裂前提下存在。这种分裂现象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技术政治统治的进一步扩张,在20世纪晚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达到了巅峰和得到了发展。人类生活世界出现殖民化的倾向,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也出现衰落与社会控制功能出现失效现象。马克思对这种人类社会景观早有预见,他指出:“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大工业不仅使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12](p68)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批判理论转向对劳动社会性的物化现象的反思,指出了劳动异化导致的不仅是人的自我异化,而且导致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进而指出物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性社会关系,即物化的社会关系遮蔽了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人们在马克思所描绘的这种以 “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的商品拜物教社会形态中,彰显的是个人的独立意志,泯灭的是共同体的意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温暖、沟通、交流与情感。马克思把这种关系形象描绘为,“在这里,社会关系,个人和个人彼此之间的一定关系,表明为一种金属,一种矿石,一种处在个人之外的;本身可以在自然界中计划的纯物体。”[13](p190)
其实,这种人类社会关系的物化特征也是人类消费社会所具有的现象。人们之所以在丰裕的物质社会中发生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实际上就是人类的有机社会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呈现出物的特征。这种人际关系的物性特征具有“一种自主性,似乎它成了如此精确的理性和包囊一切的东西,以致人际关系—它的这个根本性质的一切痕迹都被掩盖住了。”[14](p22)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缺失人的历史的社会关系性这一条理论线索的前提,去批判物的生产和个人的生产的关系是片面的。这样,很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主体会越来越适应和符合资本的发展需要;或者是将物的生产和个人的生产之间的批判关系简单地外化到人与人之间的买者和卖者的关系上来进行批判;或者外化到物与人的简单对立关系上的简单批判。可以说,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形成根源对人的物化过程哲学批判反思的理论批判路径,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消费社会出现消费景观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性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警醒意义。
⒈回归自由自觉劳动的理想诉求。文明的一切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任何增长的结果只会使资本致富,资本的生产力增长,使支配劳动的权力更加强大,尤其是随着机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的技术设备已经不再仅仅具有一种人们制造和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工具的意义了,这就说明技术通过机器贯彻了对人的统治。技术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人们控制自然的手段。“在这里,过去劳动——在自动机和由自动机推动的机器上——似乎是独立的、不依赖于(活)劳动的;它不受活劳动支配,而是使(活)劳动受它支配;铁人起来反对有血有肉的人。”[15](p567)
马克思对劳动的批判反思成为其商品拜物教哲学理论必然性的逻辑前提,构建了从一般劳动过渡到雇佣劳动,从雇佣劳动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理想,是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方式,也是理解人类为什么会走向真正的共产主义必然性的逻辑构境。他写道:“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6](p131)因此,自然界是可以通过感觉直观到的世界,而社会主义则是把自然界看作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这是实践上的感性认识到的理论认知。社会主义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而“共产主义则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来说是必然的环节。”[17](p68)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是自由自在的、理想的劳动。这种劳动的目的是人为了抵御自然维持自身肉体生存下去的一种不断重复与艰辛的活动,是生命有机体的活动,通过劳动,人们可以在大自然规定的生理循环过程中生存下来。劳动过程能给人带来快乐,人在劳动中能够自由发展并获得幸福。
⒉回归历史主体向度的价值诉求。随着技术力量的增长,人们在提高控制自然环境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控制,强化了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控制程度。因此,回归历史主体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植物生长之处,就是其发端之初。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有可能解决理论的对立。现实的任务需要在社会的实践框架之中完成。恢复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还需要借助人的力量。
根据马克思唯物史观,现实中的个人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其历史的社会关系性,不是表现于单独的个人身上的信念或文化上的特性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历史的产物,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交换价值基础上的劳动生产不仅生产出个人同自己、个人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社会关系,也孕育和产生出个人关系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丰裕的物质社会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不完全存在于物质财富中,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之中,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透明性和互补性当中。而现代社会真正的贫困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匮乏,社会缺乏的正是这种透明性和互补性。为了使人们能够拥有这种透明性和互补性的生存空间就需要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这个生存方式的生存空间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是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世俗生活的市民社会。马克思认为,在这个市民社会中,人把他人看作工具,也把自己降为工具。只有政治国家才是人类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空间,在这个政治生活共同体中,人们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这种政治生活共同体就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形式,是人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并获得个人自由。那么,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的共同体,人的自由和解放与全面发展取决于个人之间的联系,即他们把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这种联系一部分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中,另一部分表现在人们之间的团结之中,最后则表现在人们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之中。
马克思唯物史观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消费社会消解的人的公共生活领域的内涵,帮助我们理解日益兴起的民主欲求实际上就是对消费社会所破坏的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实欲求与实践反抗,人们要求建立的公民社会实际上就是对被破坏了的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的一次修补。这种理念在现实层面上就表现为民主逐渐走向理论话语中心,即人类向历史主体向度的回归诉求。
我国正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中。同时,全球消费主义席卷而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马克思哲学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观点给我们提供了应有的理论警醒。目前,我国社会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与社会发展的生存危机,社会群体利益冲突危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冷漠的危机,这些危机的深刻根源就在于马克思在商品拜物教中所指出的,即社会阶层基础与经济制度基础之间的矛盾,其不仅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矛盾,更来自于人们在生产交往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矛盾。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克服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的理论思考路径。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95.
[3][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人民出版社,1995.
[4][5][9][16][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10][11][14]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C].重庆出版社,198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C].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C].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牟春野)
Marx's Critique of Commodity Fetishism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Meaning of Enlightenment
Wu Lin,Gao Yeming
Living in the material abundance of consumer society people feel a deep depression and unable to resist.In this regard,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ngle the theoretical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hilosophy,proceeding through the Marxist critique of commodity fetishism theory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the consumer landscap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ot causes behind the phenomenon.This paper argues that Marx's theory of commodity fetishism by criticism,revealing the work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monetiz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labor process is the process of human slavery and huma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Understanding of Marx's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commodity fetishism in the cont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exists to overcome the various crise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alert.
critical theory of commodity fetishism;consumer society;Marxist philosophy
D61
A
1007-8207(2011)12-0057-04
2011-07-10
吴琳 (1970—),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高业铭 (1969—),男,吉林榆树人,长春市朝阳区住房保障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住房保障。
本文系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行政学院)校级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消费理论批判及其当代启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12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