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郭向东
摘 要:“双减”新政的颁布,意味着中学音乐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在教学内涵上,都应当建立新的理解。相比较而言,“双减”新政则更多的具有社会意义,其给中学音乐教学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途径认识,以让学生将音乐学习与素养提升的重心真正放到课堂上,这样有助于音乐教学向学校、向课堂回归,有助于高中音乐教学恢复应有的形态。
关键词:高中音乐;“双减”新政;音乐教学
今天基础教育面临着多个政策背景,一是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意味着音乐教学的目标应当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立德树人目标的提出,意味着音乐教学也应当具有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三是“双减”新政的颁布,意味着中学音乐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在教学内涵上,都应当建立新的理解。相比较而言,前两者更多的与教育相关,而“双减”新政则更多的具有社会意义,在具体的理解与实施过程中,需要细细品味,认真琢磨。
客观地讲,在社会培训机构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进行艺术培训的,其中面向音乐的培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双减”带来影响就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双减”带来的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的规范化,这主要体现在音乐培训应当更多地建立起艺术素养指向,而不再拘泥于让学生考级等功利性的目标;二是“双减”约束了文化学科的培训,鼓励艺术培训,那么音乐培训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思考高中音乐教学,就会发现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音乐教师除了要认真学习、领悟新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应当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践行新课程的精神、理念、教学方法[1]。从而在“双减”的背景之下,将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推向深入。
一、“双减”新政前后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变化
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从知识角度来回答,那就是帮助学生积累音乐学科知识;如果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回答,那么就应当结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来把握好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也就是自主音乐需要、实践能力、情感体验和文化理解。客观地讲,对于我国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来说,一直都存在课堂教学理念偏旧、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学内容不新颖、音乐教学的目标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不少喜欢音乐的学生,尤其是致力于音乐领域发展的学生,才会选择到社会培训机构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音乐知识积累、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也是明显的,尤其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特长发展的需要,反映音乐学科的新发展,在高中课程改革中,音乐学科特地设置了音乐鉴赏、创作、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六个模块,这相对于传统的音乐内容设置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其有效丰富和拓展了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这些内容既能保证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又能为不同兴趣爱好或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或进一步学习的可能 [3]。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可能,使得社会培训对于音乐学科也越来越重视,其直接的逻辑关系就是:由于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得了对音乐学科的更多理解,这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内心存在着更多的学好音乐、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机,当这种动机在课堂上无法直接得到完全的满足时,选择社会培训就是必然的。
那么当“双减”政策颁布之后,中学音乐教学又会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很显然,音乐教学的部分内容与目标应当在校内的教学当中得到实现,学生在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所获得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目标上来看,都应当更加纯粹。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应当明确在学校音乐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乃至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应当服务于自身的音乐素养积累,在校外培训机构所获得的音乐培训,应当与校内学习形成有益的补充。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既要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途径认识,以让学生将音乐学习与素养提升的重心真正放到课堂上,这样有助于音乐教学向学校、向课堂回归,有助于高中音乐教学恢复应有的形态。
二、“双减”新政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的新突破
人民网等权威媒体机构在评论“双减”时,明确提出“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其意味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将学校教学、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无论是纯粹的音乐知识积累,还是基于音乐知识学习所获得的素养以及核心素养,都应当立足于课堂教學来实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双减”新政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应当向教育的宗旨、音乐教学的宗旨回归,也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将走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应当出现历史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新的教育背景,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然后与学生共同打造新的课堂 [4]。具体来说应当寻求两个新突破:
其一,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回归到课堂上来。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如同前面所指出的那样,由于社会培训及艺考的作用,近年来高中音乐教学出现了很强的功利性倾向,等级证书成为衡量学生音乐学习的几乎唯一重要的指标,而不少社会培训机构也投学生所好,将培训的重心放在帮助学生拿证书上,这就繁衍出大量的与音乐学习无关的事物,明显偏离了音乐学习的轨道。所以在“双减”新政的背景之下,高中音乐教学有必要矫枉过正,要明确音乐学习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要将这一努力的阵地回归到课堂之上。
应当说人教版音乐教材很好地体现出这一思路,无论是从教材的结构还是从具体的教材内容来看,其一方面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的音乐学习内容既有面上的覆盖,同时也有质的提升。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掘好教材的价值,并且适当到生活当中开辟新的学习资源,那就完全可以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占领了课堂这个主阵地之后,音乐教学也可以适当向校外培训延伸,课堂教学与校外培训的关系应当是前者是主干,而后者是枝叶。这样的回归也才能体现我国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其二,在“双减”的新政之下,实现学生音乐知识积累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倍增”。
“双减”规范的是教育形式,追求的是学生负担的减轻,是国家意志在包括音乐学科在内的充分体现与保证。在“双减”新政背景之下,高中音乐教学应当努力实现对社会培训效果的超越,要让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与核心素养發展不仅得到保证,而且要实现“倍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夺回音乐教学的主阵地。
比如说,对于1867年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创作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教学。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世界知名的音乐家,其所创作的音乐既是他们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其所代表的既是作者本人对音乐的感知与实践能力,给后来学习者带来的启发则是要用心感知生活,并且借助于最精美的音乐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才是一部世界经典作品应当带来的意义认识。通过这种认识的建立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音乐需要,激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形成对音乐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在吸纳了其他国家的文化之后,最终要向本民族的文化回归,这就是核心素养的倍增。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用生本思想引导音乐教学的改革,这样才能为“双减”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牛妙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2]林飞龙.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北方音乐,2016(5).
[3]王平.对普通音乐教育改革的两点认识——解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J].人民音乐,2005(2).
[4]康宁,孔凡哲.高中音乐教育模式探究——评《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9).
编辑/陆鹤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