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文华
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
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教学目标: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3.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角色朗读,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难点:通过读故事、讲故事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流程:
一、比较阅读,引入科学童话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特别喜欢科学知识,上课之前,老师带来了一小段科学常识,请你默读。
PPT出示《牛的消化过程》:
牛无上门齿,而有齿垫,采食时靠舌头伸出把粗饲料卷入口中,采食速度相当快,饲料在口中不经仔细咀嚼就匆匆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为反刍。食物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呕上行至口,也可以从瘤胃陆续进入网胃,再由网胃返回口中,经口腔中颊齿的细细咀嚼后再次咽回瘤胃。这一反刍和咀嚼过程可以再次重复进行,直至彻底嚼碎后,食物再从瘤胃经网胃而入瓣胃,再进入皱胃,食物最后主要在皱胃进行消化。
生默读。
师:读懂什么意思了吗?你觉得好玩吗?
生:没读懂,不好玩。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皱起了眉头。如果科学知识都这样讲下去的话,估计一节课就都看迷糊了,看腻了,读不下去了。儿童文学作家们有好办法,他们把這些深奥的、难懂的、不好理解的科学知识都编成了童话故事让小朋友们一边听故事,一边学知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就是这样一篇科学童话。既能读到有趣的故事,还能学到有趣的科学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十课,放开声音朗读《在牛肚子里旅行》。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一会儿检查你是不是读明白了,老师走到你身边,希望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二、从词学文,梳理主要内容
师:生字词都能读准确吗?检查一遍。(出示第一组词语。)
生:低下头来,轻轻一扫,吞到肚子里,细嚼慢咽,打了一个喷嚏。
师:三年级的同学读词语要读出字面的意思来,“细嚼慢咽”的“慢”字就读得慢一点,这就叫读出字的基本意思。
生齐读词语两次,师手势指导读词。
师:你看,这样读就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了。
(出示第二组词语。)
生:大吃一惊,摔到地上,一骨碌爬起来,蹭来蹭去,笑眯眯。
师:读这样的词语要注意什么呢?“大吃一惊”“笑眯眯”都是——
生:表情!
师:那你朗读的时候要(做手势)——
生:带着表情读。
师:“摔到地上”“一骨碌爬起来”,要想象着动作和画面,这样把词语的意思就读出来了。读这样的词语,可以带着表情,想象着那个动作来读。能把动作和神态表现的画面读出来,那是高手。一起来试试。
生齐读。
师:前几个读得特别好,“大吃一惊”有的同学眼睛都瞪大了;“笑眯眯”读得不理想,再试试,让我看到从心底里发出的笑声。
(出示第三组词语。)
生齐读:偷偷地喊,拼命地叫,悲哀地说,几乎听不见,流下眼泪。
师:读得特别准确,但是还能读得更好。要把词语表达的感情读出来。
生再读。
师:为什么你读得越来越弱啊?
生:因为后面几个词语都是比较伤心的。
师:是啊!你看,我们不但要读出词的字面意思,还要读出词表现的画面,更要读出词语表达的感情。把词语的感情读出来了,画面也就有了,字面的意思也有了。请你再来读——
生齐读。
师:三组词语分别写谁的?
生:牛、青头、红头。
师:请你看着这三组词语,告诉我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写了青头和红头玩捉迷藏,红头被吞到了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
师:还有补充吗?
生:还应该加上一段,青头鼓励红头,让它有信心,然后牛在把草连同红头一起送回嘴巴里的时候,青头就在牛鼻孔上蹭来蹭去,最后让牛打了个喷嚏,两个好朋友就相聚了。
师:你把他后面没说的补充了一下,能不能简单点?一两句说完。
生:青头和红头捉迷藏,红头被吞到牛肚子里了,青头鼓励了红头,给它出主意,帮助红头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师:读完这篇文章你还知道了什么科学知识?
生:我知道了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存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消化的。牛会把它吃进去的东西,从第一个胃运到第二个胃,再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里,它细嚼慢咽以后再把食物通过前几个胃送到第四个胃。
师:知道了牛的消化过程。老师在课前给你们出示的小文章片段还记得吗?是不是就是讲这个事?
生:记得!是的!
师:两相比较一下,那个科学知识有意思吗?
生:没意思!
师:这个故事简单有趣吧?这么简单有趣还把深奥难懂的知识讲得清楚明白,这就是科普童话的魅力。你们真把这个科学知识学懂了吗?请打开学习单,拿出笔。请你用带箭头的线段,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注意,不是牛完全消化的过程。
学生动笔,教师巡视。
师:小组内三人交流一下,看看画的是不是一样。错的帮助他改过来,告诉他错在哪了。
小组交流,改正。
师:这个对大家很容易,只要你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谁告诉我,你画这个图的依据是哪段话,谁能读出来?
生:我画的路线是依据这里——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三、角色朗读,读好人物对话
师:路线画出来了,这个科学知识我们也就学会了。这是一篇科普童话,同学们,学童话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能把童话学明白。第一阶段,读童话。把童话读好,是后面的基础;第二阶段,讲童话。能把这个童话讲出来,那才是真正的高手;第三阶段是能够编童话、写童话。你能不能跟着老师经历这三次挑战?
生齐:能
师:让我们先来读童话。现在请你迅速地扫读课文,你发现什么特别多。
生:自然段特别多。
生:对话特别多。
师:你们真善于发现,发现了自然段多,是因为它们的对话多。一篇文章如果对话特别多,就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出示分角色朗读小组分工。)
生读:
1.三人一小组,一人读青头,一人读红头,一人读旁白。
2.默读课文,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3.小组商量,明确分工。
4.用√标记自己要读的句子。
5.练习朗读自己角色的语句。
师:准备好,现在请你迅速地再扫读一遍课文,确定一下自己要选择的角色。请你在10秒钟之内选好角色。
学生选角色.
师:每个小组的旁白请举手。你们很重要,引导着故事的发展,要想办法把红头和青头带进去。
师:红头请举手。这些红头小朋友,你们要经历一次危险的旅行哦!要注意把危险的语气读出来。
师:青头请举手。你们的任务很重,科学知识都是青头讲出来的,得把它说明白,讲清楚。
在书上迅速地用√标记出你要读的语句,只给你20秒钟,看谁对课文更熟悉。
生勾画,师巡视。
师:画完的同学,把你要读的句子练读两遍。
学生练读。
师:小组朗读要把整篇文章读下来有困难,我们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练习,先来热身练习读“旅行前”这一段。三个人读的时候要配合好。旁白读完了,红头青头的话马上就要对应接上。衔接好,中间不能断。还要注意,从开始朗读,就要进入角色,像表演小故事一样。可能有点难度,我们先用这个片段练习练习。
小组分角色朗读“旅行前”,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一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
师:请一个小组展示朗读。
生小组读
师:读得挺好,配合得很好。这样分角色朗读,能把故事讲得很清楚。增加点难度,“嘴里”这一段可不好读,能把这一段读好,全篇文章都能读好。挑战一下,小组内练习开始!
小组分角色朗读“嘴里”(正在这时,一只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教师巡视。
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
师:我想问问你(青头扮演者),你都被人扫到地上去了,那么疼,还一骨碌爬起来,你为啥要这样啊?
生:因为我要救我的朋友。
师:你要救朋友,那说话时候应该——
生:更有力。
师:我再请问你(红头扮演者),红头哭起来,应该怎么读呢?
生:可以稍微带点哭泣的语气。
生试读“红头哭起来”,师点评、指导。
師:提示语读懂了,全篇所有的对话就都能读好了。我们来练一遍,叫起来——
生:救命啊!
师:拼命地叫起来——
生:救命啊!
师:青头问——
生:你在哪儿?
师:青头急忙问——
生:你在哪儿?
师: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
生: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师:红头哭起来——
生: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师:表情也有了,就这样才能把对话读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个小口诀。
生齐读:提示语,心中记,带表情,想语气。
师:读两遍能背下来,读三遍就能用上。就用这个办法小组内练读“嘴里”部分。
小组第二次分角色朗读“嘴里”这一段(正在这时,一只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教师巡视。
小组展示朗读。
师:我给你们配上音乐,请你们把同学们带到这个故事里。再帮你们录音,一会播放给同学们听。
一小组讲台前进行配乐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师播放刚刚录好的学生朗读录音。
师:我们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这样读童话,分好角色,配上音乐,用手机录下来。你发现自己也像播音员一样成了讲故事的人了。
四、片段练习,讲好科学童话
师:这段话读好了,说明你整篇文章都能读好了。难度再升级一下?谁能讲出 “在第一个胃里”这部分的故事。讲的时候可以不按照原文的语句,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小组内练习讲“第一个胃里”部分,教师巡视。(青头又跳到牛身上……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师:这两段话里,大部分的语言都是青头说的,它讲了这个科学知识,那你讲的时候也要讲得清楚明白。
一小组进行讲“在第一个胃里”的片段展示,
师:这三名同学讲得很棒了,因为老师突然要求不再看书了,有点困难。还有哪个小组可以尝试不看书来讲?用自己的话来讲。
一小组进行片段展示
师:看来讲故事还是有难度的,基本讲出来了,下课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再练一练。如果你能把这个片段讲明白了,其他的课文片段你也能讲清楚讲明白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讲最后的故事,“从嘴里出来”这一片段,请同学来读蓝色字部分,一起进入到童话中。
师生合作配乐分角色读“从嘴里出来”片段。(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师:进入到故事里了吗?
生点头:进去了。
师:我还得问问你们,红头为什么流下眼泪啊?
生:因为它的朋友帮助它回到了这个世界。
生:因为它非常感动,它的朋友告诉它一些东西,终于帮它出来了,所以它非常感动。
生:劫后余生。
生:红头非常感动是因为它看到自己的朋友非常激动。
师:红头看到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自己被救了特别高兴,还有什么?
生:激动、感动、兴奋。
师:喜极而泣。
生:从在胃里不开心到出来见到青头非常开心,感动!
师:在胃里还有点委屈。红头都哭了,青头为啥还在笑呢?
生:因为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出来了。
生:因为它把自己的好朋友救出来了。
师:这也是对朋友的安慰,你看,好朋友之间就应该这样。这样一读把故事就讀明白了。而且你也进入到故事里了。
五、角色互换,创编科学童话
师:同学们,青头红头不止在牛肚子里旅行,我们还可以模仿着课文的内容编一个童话故事,我们让青头和红头到同样是反刍类动物的身体里去旅行一下。(出示反刍动物的图片)这次是红头进牛肚子,下次可以让青头进骆驼肚子里,或长颈鹿的肚子里,长颈鹿的脖子这么长,它出来的时候很困难啊!我们得想点特殊的办法才行。
师:你们也模仿着课文的内容,编一编在谁的肚子里旅行的故事,下节课读给同学听,看谁编的故事最好听。
师:科学童话读起来真的很有意思,你看还有好多科学童话呢(图片出示书影),给同学们推荐叶永烈爷爷的《叶永烈科学童话》和《高士其科普童话》,好玩、新奇,想象丰富。好多好多的知识,都可以从有趣的故事里学到,这就是科学童话的魅力,读科学童话吧,你一定会爱上它。
编辑/赵卓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