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阅读本无关应试

时间:2024-05-07

张凌辰

现在的家长对语文越来越重视了,不但舍得为孩子购买各种课外书籍,而且还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语文活动。这种现象在我从教二十几年的经历中,是前所未有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又有一些忧虑。因为在和很多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交流之后我发现,大家对语文日益高涨的热情并非都是来自于对这门学科本身的热爱,而是因为几年来的高考改革——语文试题的难度和占总成绩的比重都在增加。然而,本着这种目的的“重视”能持续吗?投入了那么多时间、精力、财力,能达到预期效果吗?作为本次“阅读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很想将视角再拓宽一点,从语文学科,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再说说“阅读”。

一、先说说语文

最近流行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听起来很豪迈,但能不能“得”恐怕另当别论。

想要“得语文”就该先弄清楚“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语文学科知识的体系性不强,字、词、句、段,修辞、结构、思想、情感,记叙、说明、议论、文言……互有交叉又各自独立,大多呈散点式分布,想通盘掌握很难。语文学习好比“聚沙成塔”,聚沙耗时,成塔不易——每一座“塔”成,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捷径。不仅如此,每一座“塔”还样式各异,“成塔”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很难有规律可循。

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是从识字开始的,学生很快就会认识“小船、月亮、弯、像、的”这些字,但是不是认识了这几个字,就可以告诉他们“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是比喻了呢?实践告诉我们是不行的。因为他们听不懂。那要在学生认识多少字之后,才能讲比喻呢?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又该在何时教会学生理解这样的比喻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月亮的样子,更是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了。这些都要靠教师本人去把握,结果也自然差异很大。你看,这种情况是不是让教者和学者心里很没底?关键是这些问题不在合适的时段讲清楚,就势必影响到学生之后的能力发展,包括阅读能力。

二、再谈谈阅读

如果说真的是“得语文者得天下”,那么恐怕就要说“得阅读者得语文”了。因为阅读是所有语文题目中最容易丢分,又最不容易明白为什么丢分的题。很多学生都会在考完试后自责阅读答得不好,很多家长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阅读总错。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问题该怎么解决。下面我就从“语文考试中为什么要有阅读题,阅读题是怎样命题与评价的,什么样的学生才能驾轻就熟地解决阅读问题”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意见。

首先,阅读题在语文考试中是用来区分学生语文水平的,所以阅读题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问题中尽量得满分,可以在作文中保证与他人分差不会太大,但在阅读题上很可能失很多分。而这,正是此类题型存在的价值。否则,语文考试的效度就很难把握了。因此,大多数学生在阅读题上丢分都属于正常现象。

其次,阅读看似一道题,其实却包含着很多类型各异的小题。小学的阅读题中除了纯阅读问题以外,还有一定比例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问题。中学考试中一般都是纯粹的阅读题,但也要从信息提取,直接推论,诠释整合,欣赏评价等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

不仅如此,阅读的命题和评价还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阅读的篇目是出题人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挑选的,同一篇文章能够命制的题目千变万化,而同一题目的答题方法很可能又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评分标准上常常可以看到“言之成理即可”的字样。可是,谁有权判断其“言”是否“成理”呢?当然又是批卷老师了。虽然命题和评卷的老师也必须保持和公众一致的标准评判,但是如果学生只愿按自己的好恶思维,而不能从他人的、出题者的、公众的……这些角度去思考的话,他们也是无法写出恰切的答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语文考试中的阅读并不单单是在考知识,更是在考察学生的思维。所以,只有思维水平高的学生才能驾轻就熟地解决各种阅读问题,才能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

三、阅读与人的成长

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为塔型结构,而阅读居于高层。所以,达到阅读的高度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个是坚实广博的基础——字、词、句等相关知识;另一个就是清晰明确的路径——思维。基础知识通过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训练可以掌握。但思维的培养仅仅靠本文开篇写到的那种一拥而上的重视就不行了。语文教师都明白,要教会学生认字、组词、造句子容易,要教会他们思维方法却很难。

很多时候,待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恰恰就是阅读。因为阅读伴随着想像,伴随鉴赏和评论,伴随回忆,所以阅读与思维密不可分。只不过,如果我们想通过阅读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只看阅读试题这一狭窄的范畴,也不能仅仅选择让学生读课外书这种简单的方式。

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此言对通过阅读培养思维同样适用。当我们从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生活并且终身收益的角度去指导阅读,培养思维的时候,就不难发现:思维的培养不仅是破解阅读难题、提高语文水平的重中之重,其意义更远远超越了语文和阅读的范围,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阅读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学习能力,而是一种人生存的重要能力,它持续地作用于每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婴幼儿在没有进入正式的教学情境之前,就早已开始学习阅读了:他们会一边翻着连环画,一边或欢喜或悲伤;他们会看着菜单点出自己喜欢的快餐食品;他们会循着指示牌找到要去的地方。其实,那就是在读图了,他们的小脑袋瓜中的思维就在发展了。后来,他们到学校学习,能够读好多书,学很多知识,思维能力也在提升。再后来,他们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有的人会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善于解决问题,这些人思维的发展就是无止境的,他们的人生也会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幸福。当然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思维发展渐缓甚至停滞了,因为他们没有通过学校教育学会阅读的思维——系统的学校教育终会结束,只有阅读才能提供无尽的成长空间。

因此,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一方面努力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不急于干涉,更不会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他们,他们会为学生留足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等待学生一点一点读懂周遭的各种信息,为阅读更深奥的内容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尽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维方向和方式。他们会明确地表态:要想读懂文学作品,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评判一定是片面的,还要揣测作者的、同时代的、当下社会主流的……各类人的想法,这才是完整的思维。同时,他们还会适当地传授具体分折理解的方法。对一段文字的感受从哪里来?是“想当然”吗?不是,应该找到明确的依据。这些依据就是文本中的字词、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对这些内容加以阐释,就为自己的理解找到了支撑。

例如:曹敬庄先生在《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曾经写到了这样一句话:“(索溪峪)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若问学生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同学都会说,要表达作者对索溪峪的喜爱之情。但是这样说太笼统了,如果能具体解释一下才更有说服力。所以比较好的解释是:作者把索溪峪的美写成了一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格局的美。还用到了拟人修辞方法,把“美”看做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说明这种美十分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的赞赏和喜爱。

學生能够这样完整地解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是一种短时间内就能具备的能力。但他们一旦学会了这种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思维方式,就会深深地刻在头脑中,并且可以将其运用到阅读以外的很多地方,他们也就走向成熟了。这恰恰是通过阅读培养思维的最重要的意义,已然超越了阅读本身

造物有情,赋予人类好学的天性;儿童纯真,对阅读有与生俱来的热爱。希望作为师长的我们都能懂他们,护他们,助他们,教他们。让他们在最该阅读的年龄多读书,在最需要引领的时候告诉他们该怎样读。那样,他们就一定会成为语文学习中的佼佼者,也一定能成为人生的成功者。

最后,写一首小诗送给那些爱读书的学生:

阅读本无关应试,善读应试又何妨。博览群书蕴锦绣,文采何处不飞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