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陈宝箴:不为一己谋私利,但为万世开太平

时间:2024-04-24

陈氏父子联手在湖南办时务学堂“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

陈宝箴(1831-1900),江西义宁人。1851年中举。历任候补知府、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等职。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1860年,陈宝箴进京赴庚申会试,落第。后留京三年,交得“四方隽异方雅之士”,结识了易佩绅、罗亨奎,自称“三君子”,切磋道义、经济之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陈宝箴向咸丰皇帝条陈“防守六事”,主张仿效明朝抗战将领于谦以御敌保国。当时朝廷正为通州仓米被掠而一筹莫展,“骤无所为计”,陈宝箴请设“传驼更运”,保障粮食能够“旦夕毕移辇下”,并出动京师所有车辆,昼夜兼程赶运军粮,缓解了通州军粮奇缺的燃眉之急,此举使得陈宝箴声名鹊起。

当年某日,“三君子”饮酒于京城楼中,望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目睹祖国宝库遭到列强抢掠,陈宝箴痛心疾首,“捶案大号,尽惊其坐人”,他“欲辍文学讨时事,奋其愚陋”,立志要抨击时政,揭露清政府腐败,激励国人发奋图强。

此时,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进攻湖南,易佩绅、罗亨奎二人在湖南巡抚骆文忠的支持下招兵买马,创立“果健营”,邀陈宝箴至湖南充任戎幕,驻来凤、龙山一带共同抗敌。

石达开率领十万太平军来犯,“三君子”领兵“死守累月,粮且尽”。陈宝箴奔走澧州、永顺筹募军粮,永顺守张修府出帐迎接,见风雪中陈宝箴仍着单絮衣,忙取狐裘大衣给他披上,陈宝箴拒绝道:“军士饥寒交迫,冻饿已久,我怎能独享饱暖!”张修府深受感动,急忙召父老乡亲“输银米济军”。陈宝箴因治军有方,守备“益坚”,使“寇不得逞”而闻名东南。

1862年,陈宝箴前往安庆拜谒两江总督曾国藩,深受曾国藩赏识,被奉为上宾,赞为“海内奇士”。

陈宝箴返回江西后加入席宝田军,途中见数县饥民遍野,便修书上陈江西巡抚沈葆桢,信中写道“赈济不能救人,救人不能生活,都是白饶”。两年后,席宝田论功欲保举他当知府,但是他没有接受,选择留在了曾国藩身边。

几年后,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陈宝箴随后也入京觐见,“以知府发湖南候补”。

不久,他将家眷从江西义宁接到了湖南长沙。这让陈氏家族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这一个转折点,义宁陈氏几代人,登上晚清民国的历史舞台,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开始发挥影响力。

1875年,陈宝箴任湖南辰永沅靖道,整饬治安,发展生产。为解决交通闭塞,他带领百姓疏通沱江,因经费紧张,陈宝箴一家节衣缩食,减少应酬,将自己的积蓄和节约下来的俸禄资助治河。他奉调离任时,一贫如洗。

1890年,陈宝箴任湖北按察使,后改任直隶布政使。陈宝箴在湖北任职期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办洋务,大刀阔斧,方兴未艾。陈宝箴躬逢其盛,经历了多项洋务的兴起和发展,为日后在湖南新政做好了铺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日军犯境,京师告急,光绪帝召见陈宝箴询以战守方略,所奏深受光绪帝赞许,乃命其督东征湘军,功勋卓著,督师刘坤一誉其为“历来军兴粮台所仅见”。

1895年,陈宝箴“闻马关赔款之约,不禁拊膺痛恨”,痛哭流涕地说国将“无以为国矣”!遂向朝廷“上疏言陈利害得失”,言辞慷慨激昂,凄楚动膺。

陈宝箴听说赴日本马关签约归来的李鸿章到达天津,将复任天津总督,怒不可遏,“愤不往见”,认为他签约求和是“举中国之大,社稷之重,悬孤注,戏付一掷”,是“李公罪矣!”声言与其势不两立:“李公朝抵任,吾夕挂冠去矣。”

同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立下了变法维新、革弊兴利、振兴湖南的宏图誓愿和远大志向,决心“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根基,足备非常之变,亦使国家他日有所凭持”。

陈宝箴在湖南推动维新运动,“湘省风气之开,较他省犹神且速,为中国一大转机”。陈宝箴之子陈三立为了帮助父亲实现抱负,放弃了吏部主事之职,随侍父亲到湖南上任。

陈氏父子联手,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在湖南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其中,时务学堂“影响了半部中国近代史”,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时,数次谈到长沙时务学堂,毛泽东说:“湖南之有学校,应推原戊戌春季的时务学堂。时务以短促的寿命,却养成了若干勇敢有为的青年”,后来,“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

主政湖南期间,陈宝箴还面临吏治沉疴积弊,水旱灾荒连年的难题。

1895年,湖南遭遇数十年未有之旱灾,“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待哺嗷嗷”,民情十分窘困。陈宝箴组织官员深入灾区,“核实复勘”灾情,防止“捏冒讳饰情弊”,他多方筹集赈灾款,以缓解灾情。全省民众无不折服钦佩,纷纷称赞:“非府君为巡抚,湖南几大乱。”灾后,士民安居乐业,湖南吏治、士氣、民风也为之一新。

彼时,陈宝箴虽为封疆大吏,但他的生活极为清贫,他将曾国藩一生“不求富贵”的箴言视作自己的座右铭,成为难得的清官廉吏。他经常吩咐抚衙厨房尽量少买荤菜,多办蔬菜。有人评论:“丁酉戊戌间,湘省政绩灿然,冠于各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被杀,陈宝箴因保荐“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和刘光弟被革职,“永不叙用”。

两年后,陈宝箴被赐自缢,他死前心若寒冰地留下遗嘱:“陈氏后代当做到六字,不治产,不问政。”因此,陈宝箴之后,陈家再也没有人涉足宦海。★

(责编/张超 责校/李希萌、墨心羽 来源/《百年风雅》,刘宜庆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湖湘世家丨陈宝箴家族:一门三代四杰,被收入<辞>》,饶平平/文,《文萃报》2017年3月1日;《陈宝箴和湖南新政》,刘梦溪著,故宫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近代维新先驱陈宝箴》,陈柏生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