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康熙统一台湾始末

时间:2024-04-24

康熙在位时对清王朝来说是“守成而兼创业”的时期。康熙亲政之初,清王朝的统治尚不稳定,国家尚未统一,他所面临的政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他在位61年,励精图治,“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康熙坚持国家统一,反对“裂土”,“招抚台湾”,抗击沙俄,维护了国家安全,是坚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清兵入关刚刚十个年头,紫禁城景仁宫内,传来一阵嘹亮的哭声,顺治帝的第三个皇子爱新觉罗·玄烨降生。谁也不曾想到,此后不过七年,这个孩子便继位为君,年号康熙。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岁(虚岁,下同)的康熙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两年后,康熙一举清除鳌拜集团,真正掌握实权,开启了清王朝“守成而兼创业”关键时期。

康熙在亲政之初,清王朝的统治尚不稳定,国家尚未统一,他所面临的政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东南海上有台湾郑氏抗清力量,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上层民族分裂势力正日益抬头,东北黑龙江流域沙皇俄国的侵扰已达数十年之久,南方有业已坐大的“三藩”割据势力……守护祖辈创下的基业,成为康熙奋斗一生的事业。

彼时,台湾,距离紫禁城1700多公里的地方,自从1624年为荷兰侵占,历经38年为郑成功所收复,仍如不肯归家的游子。年轻的康熙把国家的统一当作头等大事,力排众议统一台湾,其言掷地有声:“死生常理,朕所不讳。唯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

统一台湾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康熙走得坚定、从容,极具耐心。20余年的时间里,康熙屡次派人招抚,为实现和平统一台湾作出重大让步。同时,康熙坚持台湾问题是国内问题,称台湾“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相比”。在封建王朝里,统治者的眼界与胸襟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康熙,便没有后来中国对于台湾百余年的统一。今日看来,这对大陆与台湾的血脉联系何其重要。

与统一台湾过程中的耐心宽容不同,抗击沙俄中,康熙尽显面对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一国之君的铁腕手段:“征剿罗刹,众皆以路远为难”,康熙毅然“独断,兴师致讨”沙俄侵略者。议和中,其立场也极其坚定:“尼布潮、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比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俄。”

康熙在面对国家分裂、列强挑衅与侵扰的危局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坚定地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从而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在版图的规模方面、民族构成的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統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平三藩,力排众议坚持统一台湾

康熙是清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此时政权尚未稳固,年幼的康熙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

康熙二年(1663年),清军在茅麓山战斗取胜后,遍及全国大规模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基本结束,清朝开始走向和平与休养生息的时期。但是,社会稳定远未巩固。特别是南明隆武集团被灭,明将郑子龙降清而其子郑成功却拒绝随父投降,并在闽粤沿海形成极其强大的海陆武装,与山寨义兵相依,以台湾作为抗清基地,以金门、厦门为依托,建立独立政权,坚持与清军斗争。1661年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继位后,自称为“东宁王”,公开进行封建割据,与清朝对抗。

他全面部署军事,决心讨平叛乱。

康熙仅20岁时,三藩已发展为封建地方割据势力。吴三桂又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所部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人。当时,清初勇武善战的开国诸王和名将多已故去,吴三桂自以为天下无敌,视年轻的康熙为“乳臭未脱”,因而有恃无恐,密计反叛,妄图分裂中国。廷议时,有人慑于吴三桂的军威,认为三藩“断不可迁移’,否则会导致吴三桂的反叛。但是,康熙认为“三藩俱握兵柄,恐日久滋蔓,驯致不测,故决意撤回”,当时只有少数大臣赞同皇帝的决策。康熙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力排众议,断然下令撤藩。

康熙撤藩令一下,吴三桂即举兵反清、发布檄文,“四方诱煽”,数月间六省皆陷,半个中国陷入战火。当吴三桂的反讯传至京师,举朝震动,一些大臣被吴三桂的汹汹来势吓倒,“多有退而非毁,谓因迁移所致”,以大学士索额图为首竟然要求诛杀主张撤藩诸臣,以谢三藩。康熙并不随风“诱过”,说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叛乱爆发。吴三桂、耿精忠先后“遣使通台湾”“求济师”。郑经起兵响应,出现了“三藩背叛,郑经复猖獗海上”的复杂形势。郑经派兵登陆占据了泉、漳、潮、惠诸州,“杀掠所至十室九匮”,造成东南沿海一带“亿万户渔盐耕织咸失业”,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于是,统一台湾就不得不与平三藩同时进行。

康熙十四年(1675年),吴三桂授意达赖喇嘛上奏康熙,提出意见说“若吴三桂力穷,乞免其死罪万一鸱张,莫若裂土罢兵”。康熙断然拒绝,痛加驳斥道:“朕乃天下人民之主,岂容裂土罢兵,但果悔罪来归,亦当待以不死。”康熙坚持国家统一,反对“裂土”,经过八年艰苦的战争,终于讨平了三藩之乱。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便开始筹谋统一台湾的斗争。

康熙就收复台湾统一全国咨询廷臣,结果廷臣都认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计难万全”,“三藩”之乱平息后已是“天下太平,凡事不宜开”,众臣主张“征台湾宜缓”。康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海氛不靖,则沿海兵民弗获休息”,应该“乘机规取澎湖台湾”,以“底定海疆”。他这种高瞻远瞩的政治目光和对国家统一所持的进取态度,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时代,对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康熙又一次力排众议作出进兵台湾的决断后,开始积极进行军事准备。鉴于吴三桂在叛乱中曾扯起“复明”旗号以及郑氏集团自诩为南明永历小朝廷,康熙反其道而行之,注重任用汉族将领。诸多汉族将官都因作战有功而得到破格重用。相反,满族将官中如有对统一台湾态度消极者,则立即撤换。如福建将军赖塔曾致书郑经说“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弹丸地”,康熙得知后便将其撤职,任命“务欲灭郑氏,收台湾为功”的汉人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姚启圣又推荐了部将施琅。施琅曾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部将。郑芝龙因招降郑成功不果而为清廷所杀,故朝议时“举朝大臣以为不可遣,去必叛”。康熙并未计较施琅这些“历史问题”,以其“习海道,可大用”而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从康熙重用姚启圣和施琅二人,不难看出其统一台湾之决心。

“剿抚兼施”,力争和平统一台湾

康熙统一台湾与击败噶尔丹、平定准噶尔和西藏不同,他对郑氏集团始终采取“剿抚兼施”的政策,并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从未放弃和平统一的希望。最后决心使用武力进兵时,仍强调不错过“招抚”机会,并最终感诱了郑氏集团“纳土投诚”,实现和平统一台湾。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台湾产生袭位之争,郑经于厦门嗣位。七月,清定南王耿继茂、闽浙总督李率泰以为有机可乘乃派人来厦门招抚,提出若肯“削发登岸”可以厚爵加封。郑经为赢得时间入台定难遂请“仿朝鲜例”,希望不削发,不登岸称臣纳贡并遣使入京待命。十月,郑经率兵入台平定内乱后,仍返回厦门居守。不久,使者自京还报,清朝“必欲刹发登岸”,这次招抚无果。

1664年,清军曾乘郑经退守台湾之机,出兵澎湖,后因台风受阻而还。此后,清政府就暂时放弃进剿政策,改取“剿抚兼施”,以和平“招抚”为主的方针。

1667年,康熙下令再次招抚台湾,这是清朝建立以来最隆重最重要的一次招抚。康熙第一次派总兵孔元章为差官,亲至台湾与郑经和谈,郑经说:“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先王(指郑成功)在日,亦只差剃发二字。若照朝鲜事例则可。”其实,他们父子对台湾的立场有本质区别。郑成功所指的“朝鲜例”,是承认自己“为清人”,并“奉清朝之正朔”“文官听部选”,甚至头发也不是绝对不可剃,只待“奉旨命下,然后放心剃发”,为清朝之臣属。只不过要求一定的地盘,保持原有体制和军队,类似一国两制之意。而郑经所谓的“朝鲜事例”,则将台湾划在中国版图之外。对此,康熙严厉予以拒绝。

同年,郑经已于数年前降清的舅舅董班舍也来书劝郑经降清,郑经仍紧持“朝鲜事例”,招抚再次无果。

康熙亲政后再次派大臣明珠、蔡毓荣至泉州,与兴化知府慕天颜第二次渡台和谈。他们到达澎湖后,郑经派大船迎入台湾。郑经虽礼待他们,却不肯接诏,再次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慕天颜提出“若翻然归顺,自当藩封,永为圣朝柱石”。谈判进行了十余日,仍议未定。郑经又派礼官叶亨、刑官柯平随慕天颜往泉州,继续谈判,试探“免剃发、不登岸”、“照朝鲜例入贡”的可能性。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忍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郑经乃中国之人……”并宣示:“果遵制剃发归顺,高爵厚禄朕不惜封赏,即台湾之地亦从彼意,允其居住。”以便做到“兵民乐业,干戈不用,海疆七安,称朕奉天爱民、绥怀远人之至意。”至此,康熙为实现和平统一台湾作出重大让步,表示了最大的诚意。

郑经无言以对,但顽固坚持“如朝鲜例”,不削发。他说:“先王在日,前后招抚者,亦只差削发二字,本藩焉肯坠先王之志。”

此次谈判双方争论的实质是:台湾是不是中国领土,该不该统一于中国版图。在谈判中郑经一再逼迫清廷接受他的三个分离条件:第一,要求将台湾像朝鲜、琉球一样同中国保持藩属关系;第二,要求允许台湾官民保留穿戴明朝衣冠、不削发;第三,要求承认郑氏以后世守台湾,不登岸。这实际上是要求把台湾变成一个半独立性質的附属国。

康熙坚持台湾是国内问题,并对郑氏政权提出的无理要求逐条给以批驳:“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相比”。这样,康熙坚持了统一的原则,明确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康熙十二年(1673年),郑经借三藩叛乱之机联络吴三桂、耿精忠以图乘机实现“中兴之业”,清廷危机四伏。康熙冷静分析主张,对势力最大的“首倡叛乱”吴三桂进行征剿,而对耿精忠、郑经两支势力实行区别对待的方针。1674年9月,康熙在对新任福建总督郎廷佐的谕旨中说:“郎廷佐入闽之时,海寇宜用‘抚’,耿精忠宜用‘剿’或‘间’。”郑经错估了清廷的政策和形势,特别是初期同耿精忠交恶争夺地盘中,一度占领闽粤沿海的诸州府之后,更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1676年,耿精忠集团在清军打击下终于降清,郑经成了东南沿海地区直接与清军相抗衡的主要割据势力。

此间,康熙曾先后四次派人进行和谈,但均以郑经的无理苛求而失败。清政府遂于1680年再次出兵攻克金门与厦门,郑经也再次退据澎湖、台湾,出现了清、郑之间隔海峡而对峙的局面。

“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

1678年5月,康熙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8月,康熙谕兵部称“台湾、澎湖暂停进兵,令总督、巡抚等招抚贼寇”,“再若梗化,进剿未晚”。姚启圣据此精神在漳州开设“修来馆”(也称“招来馆”),开展政治攻势,效果良好。仅1680年,郑经的总督朱天贵一次就带领“文武官六百余人,兵二万余人,大小船三百余艘”脱离台湾,归顺清廷。

清廷对于从台湾归来的郑氏官兵,以礼相待,妥善安排,使他们成为以后进取台湾的一支重要力量。

康熙二十年(1681年),经过八年进剿,三藩平定。郑经因“中风不语”而亡,其12岁的幼子郑克塽继位,由其叔郑聪摄政。随后,郑氏集团内部因“叔侄相猜,文武解体”,郑经属吏傅为霖、廖康方等倾心归顺,先后向闽督密察献计,要求迅速“发兵救民水火”。

当年六月,闽浙总督姚启圣向康熙详细报告了台湾政局不稳情况后,康熙认为进取台湾的时机和条件已完全成熟,并于九月十日派遣施琅返任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规复台湾”,同时发出了“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的进军令。但彼时,康熙仍未放弃和平招抚的希望,并在进军令中明确谕示“务期剿抚并,底定海疆”。施琅抵闽后,即加紧“练兵整船”,挑选水陆官兵2万多人,大小战船200余只,“侯机、侯风进发”。

1683年7月8日,施琅遵旨率师从铜山向澎湖进发,经过10日、16日两次激烈海战,歼灭了澎湖郑军主力万余人,守将刘国轩遁归台湾,澎湖岛上数千陆兵不战而降。随着清军克复澎湖,“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刘国轩“见人情大率已解散,始决计劝克塽归附”。返回台湾的被俘将士的现实和劝说,也给郑氏小朝廷、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带来一线生机,为议和创造了合适的气氛。为此,郑氏集团内部基本达成一致。郑克塽出于无奈而泣告曰:“民心既散,谁与死守浮海而逃,又无生路,计唯有求抚之着耳。”于是先后两次派人到澎湖施琅军前求“抚”。

康熙明知郑克塽等出于“窘迫之际,方缴伪册印来归”,但认为“然能改心易虑,率伪官兵、人民纳土投诚,亦属可喜”,从而批准了和平招抚的方案,命令施琅于10月3日率师抵达台湾,加以实施。

当日,施琅率领战船100艘、将士一万余人,到达鹿耳门外海,因为水道过浅无法进入。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在鹿耳门龙亭大礼迎接。各乡社百姓亦沿途“壶浆迎师”。巧合的是,突然海潮骤起,水面腾空升丈余,威武雄壮的复国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台江江面。只见万众欢腾,同声高呼,共祝两岸统一的完成。

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施琅一到台湾,立即公布《安民生事示》《严禁犒师示》,严肃军纪,安抚民心,以报答台湾黎庶的盛情盛德。10月4日,施琅在郑克塽、刘国轩等人的陪同下,祭奠郑成功。第二天,即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庆祝统一台湾的仪式在东宁南坊孔庙广场进行,共庆祖国统一。

消息传到北京,康熙喜不胜收,诸位大臣欢欣鼓舞,朝廷内外共庆统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元宵节,为庆祝统一台湾,康熙赐封功臣。在康亲王杰书宣读的诏书中,敕封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为靖海侯,延平王郑克塽为正黄旗海澄公,武平侯刘国轩为天津总兵、封爵伯,台湾忠诚伯冯锡范为正白旗伯爵……

从此,台湾与大陆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和平统一。台湾自从明末天启四年(1624年)为荷兰殖民者侵占,历经38年为郑成功所收复,再经郑氏子孙割据20余年,在康熙一朝再次回归到统一国家的管辖之下。

海峡两岸“海波不扬,万民乐业”

台湾统一之后,关于台湾弃守问题,群臣又发生分歧。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大学士李光地提出“招来红毛,界以其地”,将台湾奉送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施琅则力主台湾不可弃,他在《台湾弃留之利害折》中指出“台湾一岛,实东南数省之屏蔽”。“一旦弃之,必仍为荷兰所得,海疆浸将多事”。

康熙对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素存戒心,认为对他们不可深信,“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决定在台湾设立与内地一样的行政建置。

1685年4月,清政府将台湾隶属于福建省,设一府三县,并分别在台湾及澎湖设总兵、副将,派兵驻守。从此,台湾与大陆在清政府的统一管辖下,使两岸关系进入新时期。

同年,康熙大开海禁,海峡两岸人民可以自由往来。福建、浙江、江苏沿海船只不断驶向台湾,大陆汉人来台湾的也“呼朋引类,连千累百”,从而加速了对台湾本岛的开发。台湾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与汉人杂处者“亦知以稼穑为重,凡社中旧管铺地,皆垦辟田园”,“有虑其旱涝者亦学汉人筑圳,从内山开掘,疏引溪流,以资灌溉”,使“片隅寸土,尽成膏腴”。就是居住在深山、被称为“生番”的高山族人也同汉人发生了贸易往来,“民内有耕桑之乐,外有鱼盐之资,商舶交于四省”。“汉人以货到社交易,番以独木凿其中为舟渡之。”

康熙還在台湾兵丁中实行屯戍法,士兵半为镇守,半为屯田。发给每一位屯田的兵丁三十亩地、一头牛。这样做既节约了军饷,稳定了军心,又可增加粮食产量。台湾官吏为了调动人民开垦土地的积极性,改革了赋役制度,实行内地的一条鞭法,把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履亩定税,按等征收。并将原来对高山族不分男女一律征丁税一石的做法改为只征男丁税,妇女丁税免除。

台湾优越的地理条件及正确的政策,使福州、兴化、漳州、泉州的老百姓纷纷加入台湾的开发行列之中。大量的劳动力及先进技术的传入,加快了台湾开发的步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全台湾的耕地面积为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三甲(一甲合十一亩三分一厘),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达三万零一百零九甲。

土地的开发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增长,促进了粮食贸易的繁荣,也推动了甘蔗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带动了榨糖业的兴盛。统一之初,台湾只有榨糖“蔗车”75张,9年之中又增加了24张,所产之糖大多销往内地。为适应台湾经济发展的需要,康熙特准台湾府开炉铸币。康末雍初台湾稻谷产量“上田一甲收谷百石,中七十石,下四十石”。雍正四年,台湾“所出之米一年丰收,足供四五年之用”。台湾在向大陆输出粮食、蔗糖的同时,也从大陆输入大量的所需物资,销售最广的物资是棉布。台湾的经济开发及与大陆经济联系的加强,也促进了台湾海外贸易的发展,商船所至的国家有荷兰、日本等国。与此同时,澎湖列岛以及台湾附近的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都得到了相应的开发。

由于政局安定,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蒋毓英任台湾知府后,于康熙二十三年建立台湾府学,不久又建立了三所社学,离任前又建立一所书院。康熙又采纳福建巡抚张仲举的建议,在台湾增设学校,扩大入学名额。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逐渐普及,康熙特准福建、台湾乡试,单独编号,额中一名。到了乾隆年间,原先“砂石丛杂、草木荒芜”的澎湖也“创建书院,雅意栽培”,参加科举考试,海峡两岸数百年“海波不扬,万民乐业”。

统一台湾后,康熙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祖国的北方。其时,沙皇俄国派遣哥薩克远征军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已达数十年之久。康熙“亲政以后,即留意于此”。统一台湾后,康熙毅然“独断,兴师致讨”沙俄侵略者。并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689年9月7日)与沙俄达成协议,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使两国边界出现较长时期的和平和稳定局面。

康熙在抗俄、保卫与巩固东北边疆事业上的贡献,受到后世好评。日本人西本白川以旁观者的立场论及《尼布楚条约》,认为它是康熙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胜利,而且这种遗策一直延续到170余年后的《瑷珲条约》签订前。因此,康熙保卫和巩固东北边疆,堪称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经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该条约完全符合世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毛泽东:“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驾崩,在位6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文治武功,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古今中外名人对其评价也多为褒奖。

著名学者阎崇年曾这样评价康熙:“中国两千年皇朝史,堪称大帝者,前有唐太宗,后有康熙。”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也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康熙有理由这样自信。他统治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就连那些自命不凡的欧洲来访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在‘康熙’这一年号下,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日本人也曾对康熙极为尊重和推崇,翻译了《圣谕》,并且称呼康熙为“上国圣人”。

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曾言:“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国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认为康熙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五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

毛泽东说康熙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即使贵为皇子,打了败仗也不能进得胜门,而要在城外听候处置。”

毛泽东还特别夸奖康熙的学习精神。康熙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还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毛泽东还说,康熙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后人评价康熙有八大历史贡献:“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沙俄外侵,缔结和约”“亲征朔漠,善治蒙古”“重农治河,兴修水利”“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其中,正如毛泽东所言康熙对于国家统一的贡献最为突出。***在向奥巴马讲述中国历史时,也曾特别提到康熙统一台湾。其力争和平统一台湾的政策,在今天看来无疑具有耐人寻味的历史意义。

(责编/张超 责校/陈小婷 来源/《康熙传》,白新良等著,岳麓书社2015年6月第1版;《康熙评传》,孟昭信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康熙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雄才大略》,张亦民、吴传庆/文,《统一论坛》1996第2期;《康熙在维持国家统一中的业绩》,花碧林/文,《满族研究》1994年第1期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