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时间:2024-05-07

安宇生

从1942年5月1日起,日军集结兵力,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冀中抗日斗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现任命旷伏兆同志担任冀中十分区政委兼中共地委书记,恢复冀中军区抗日武装。”

“马上动身,保证完成任务!”旷伏兆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他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说话做事却干净利索。

1943年2月初,旷伏兆到达冀中,临时住在一个农户家里。他刚刚安顿下来,杨庄地委书记杨英就飞奔而来,“赶快撤离,有敌情!”

原来,日本侵略军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村里来了共产党,数百名日军已经悄悄将杨庄包围。战斗一触即发。

情况紧急,敌众我寡,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伤亡,旷伏兆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快来不及了!”杨英靠着院墙不停地朝外面张望:日军越来越近了。

杨英急中生智,将旷伏兆藏进一个设在鸡窝下的小地洞里,没想到,他在这里一待就是3个小时。

在这3个小时里,敌人在上面的动静,旷伏兆听得一清二楚。他侧身在地洞里,手里紧紧握着枪,两眼盯着洞口,时刻准备着与敌人激战。幸亏村里的同志巧妙周旋,把敌人引走,旷伏兆这才化险为夷。

这个地洞,当地百姓称之为“蛤蟆蹲”。旷伏兆想,这样的地洞,大的能够容纳两三个人,小的只能容纳一个人,空间局促狭小,一旦被发现,后果十分严重。“必须变被动为主动!”

如果每家都在灶台、水缸、柴垛、牲口槽下面挖一些这样的地洞,再把它们扩大,然后把村里家家户户的地洞串联起来,做到多口出入,进可攻,退可守,敌明我暗,不就能很好地发挥战斗作用了吗?

旷伏兆把这一军事构想向上级领导汇报。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构想新奇、可行,都十分支持。

说干就干,一心要打鬼子的乡亲和战士们忙得热火朝天。短短几个月,冀中十分区就建成了户连户、街连街、村连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結构复杂、功能齐全,既可屯兵、又可战斗的“地下长城”。

屋顶、墙角、门楼、台阶、碾盘、井口、柴垛、树洞等,这些地方都构筑了火力点;地势高的村庄,高土台的侧面,也修建了与地道相通的火力点——整个村子有了一个科学、严密的火力体系,战斗时,房上、地面、地道紧密结合,随时变化。

在敌强我弱,平原地区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地道成了坚固的抗敌要塞,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打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胜仗,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推门,门连着地雷;抱柴火,柴火下有地雷;掏鸡,鸡窝里有地雷;不知道路边哪棵高粱秆、葵花秆连着地雷……步步惊雷,让敌人步步胆寒。后来,地道战配合地雷战,成了日伪军的噩梦。

红歌嘹亮

地道战

嘿!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

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

每当电影《地道战》的同名歌曲响起,我们仿佛看到了冀中抗日军民战斗在房顶、地道间的身影,还有那侵略者被打得人仰马翻的狼狈情形。这铿锵的旋律,也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砥砺奋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