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崔瑶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手稿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中国的诗文中,情景交融是写作的一种深层境界,但仔细阅读每个作品,其中作者的情感和所见的景色也有先有后。
有的诗文是“借景抒情”:先有情,诗人怀抱着某种感情看到景物,把自己想要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心情都寄托在景色之中,通過描写景色抒发感情。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人看同样的景色,若看景时所怀抱的感情不同,景色也会被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比如,唐代诗人杨巨源在《和练秀才杨柳》中写到春风:“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友人折柳送别诗人远行,诗人依依不舍,说春风是最懂得珍惜的,不停地吹拂他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此时此刻,春风对柳枝的依恋就好像他不忍和友人分别一样。唐代诗人孟郊也写过春风,他在四十多岁考中进士后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眼中的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就像此刻自己如愿之后开心得意的样子。
有的诗文是“触景生情”:先有景,诗人看到眼前景物引起了联想,受到触动才产生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相似的景色能够触动的感情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看到月亮,多数人都会思念家乡或亲人,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见月亮想起家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看见月亮想起弟弟)。看到梧桐叶,多数人都会悲伤。因为梧桐是最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了,梧桐叶凋落,会让人想到凋零的悲伤情绪。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看到秋雨打梧桐,就想到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沦落天涯的寂寞),元代曲作家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看到秋天即将凋落的梧桐叶,就想到自己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孤独)。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山水诗人孟浩然创作的诗。孟浩然入京考试失败,又因为在皇帝面前没有表现好而错失被推荐任官的机会,空有一身才能无处施展,只能回乡隐居。心情苦闷的孟浩然约朋友一起登岘山,没有描述风景就开始感叹古今人事的变化,从而能看出他在登山之前就已经抱着怀才不遇的心情有目的地去拜谒岘山上的景点羊公碑了。诗人想起几百年前晋国的羊祜,为国效力,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为他建碑立庙,名垂千古;而此刻的自己却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无闻,分外悲伤。
《过香积寺》是唐代又一位山水诗人王维的诗,和《与诸子登岘山》不同,前面几句诗人一直都在描述香积寺的风景:云、古木、钟、泉、石、日光、青松、水潭。直到最后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诗人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走掉,永不伤人。这才引发了诗人晚年希望安静隐居研究佛学的心境。
在诗文中,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触景生情”,情与景总是分不开的:景色因为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而更加多彩,感情也因为有相应的景色衬托而更加浓烈。
1.《与诸子登岘山》属于“借景抒情”诗,还是“触景生情”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过香积寺》属于“借景抒情”诗,还是“触景生情”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哪个景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在《过香积寺》中,哪个景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