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颗叫作叶培建星的小行星

时间:2024-05-07

胡征和

75岁的叶培建已经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整整奋斗了53年,这位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被授予了“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计划迈开了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叶培建院士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制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在没有任何经验、数据参考的一张探月白纸上,先后攻克了月食问题、轨道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07年,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十三天后进入月球环绕轨道展开科学探测,嫦娥工程的第一步——“绕月”顺利完成。

第一步成功迈出,让叶培建和他的团队信心倍增,更有了不懈前行的动力。接下来,2010年和2013年,嫦娥二号与嫦娥三号相继成功发射,前者获得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精确的全月图,后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航天器送到月球并实现落月的国家。而2019年1月登月的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叶培建总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他参与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设计,实现了星地一体化设计;他是第一个实践把电测与总体分开的人;他是第一个提出在卫星进入发射场前,要进行整星可靠性增长试验的人。嫦娥四号原本属于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三号执行任务成功后,作为备份星的嫦娥四号再落在月球正面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叶培建便建议落在月球的背面。可当时有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冒险,叶培建据理力争。正是这样的坚持,才迎来了探月史上的世界第一次。

2017年1月,为表彰叶培建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

(選自《知识窗》2020年第2期,有删改)

心怀祖国的叶培建,在国外获得博士文凭后马上回国效力,凭着一股闯劲,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成果,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重重地写下了“中国”的名字,赢得世人尊敬。天空中那颗闪着光芒的“叶培建星”,便是对他最高的奖赏!

适用话题:爱国、科技、创新、坚持、拼搏、榜样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