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蔡忠平
语言品味,是通过对语言进行揣摩、辨析、反复思考来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加深对文字和文章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必须要学习体会优秀文章语言的準确、流畅、精练的表达,同时还要明确,不同的文体具有其不同的文体特点。
一、标准解读:语言品味的理解与认识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注重文本语言的品味上常常会有些偏差,在文本的语言导向和文学导向上把握不当,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效益。课程标准中涉及语言品味的主要有以下三段:
课程目标与内容:“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建议:“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评价建议:“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三点:一是语言是动态的,要在文本中把握语言的意义;二是语言是有规范的,作者是运用一定手法加以表现的;三是语言是有魅力的,内在的表现力是要“感受、体验”的。
1.重视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
语言能力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训练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强调了“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2000 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更加明确,要“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土壤和根系,语文教学脱离了语言,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对语言的品味,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从而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品味要做到“动态”,就必须给学生以沉浸、体验、感悟、思辨的过程,让学生进入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心动,形成一个大体的感觉,并依据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从具体的语言中体会到文本的内涵,或产生共鸣,或产生疑惑,最终明白一些道理,形成自己的见解。
2.品味文章语言的运用手法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①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丰富多彩的,往往同一个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时, 文章的词语使用也是“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 学生要通过有限的语言去体验作者“十分”的用心, 甚至超出这“十分”, 就需要学会品味语言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技巧。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或运用形象的比喻,或运用强烈的对比,或运用生动的拟人等等各种修辞手法, 力求让文章生动起来,有一种美感,同时又会在准确表情达意上通过各种表达方式、结构手法让文章能够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这样,文章的语言就在文章内容的整体结构中灵活起来,达到深刻表现文章中心的目的。因此,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手法的分析,让语言的内涵揭示出来,实现有效理解文章的主旨。
3.感受作家作品的语言表现力
宋代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嚼”要“咀”,细细品味。课程标准强调要“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特别是关注“语言表现力”。所谓语言的表现力,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就是文句情感真挚,哲理丰富,韵味悠长,见解独到,深入事物本质;二是语言形式的形象性,就是能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人物的言行、思想和事物的状态、性质等,角度恰当,有声有形有精神。由此可见,教学中要对在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关注语言的表现力,推敲语句内部结构,理解句子的意思特别是准确运用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语句,关键性词语运用十分传神的语句,词语排列顺序有些异常的语句等等,同时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含义与感情受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有些句子往往具有言外之意,这时不仅要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还要根据前后文来理解语言背后的东西,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旨等内容加以理解,咀嚼出其中的韵味。
二、内容把握:语言品味的知识与能力
著名作家老舍对语言的理解很透彻,他说:“把语言写好,不只是‘说什么的问题,而也是‘怎么说的问题。创作是个人的工作,‘怎么说就表现了个人的风格与语言创造力。我这么说,说的与众不同,特别好,就表现了我的独特风格与语言创造力。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十个画家给我画像,画出来的都是我,但又各有不同。每一个里都有画家自己的风格与创造。他们各个人从各个不同的风格与创造把我表现出来。写文章也如此,尽管是写同一题材,可也十个人写十个样。从语言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作家们的不同的性格,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 ②从他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理解语言,重要的是“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其中“怎么说”又包括“独特风格与语言创造力”,所以我们认为,品味语言可以从理解语言含义(“说什么”)、把握语言特点(“语言创造力”)、欣赏语言艺术(“独特风格”)三个层面入手。
1.理解语言含义
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与思考,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理解。高尔基就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汪曾祺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说:“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③作者在写作时总是想将所表达的意思能完整清晰地传递给读者,但往往读者在理解时会在不经意间有忽略,而造成意义上未必能有效理解,这时,我们就要学会一些简单有用的方法去深入分析,加以理解。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有些陌生的词要通过词典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其次, 要分析词语的语境义,结合语言的外部环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环境(文章主旨、上下段落、上下句等),把词语置于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加以思考。再者,要联系文章主旨、上下段落、上下句等内部语境,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传递的意思。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末句中“睡着”一词, 它的前面有修饰语“永远”, 它的上句有“停止思想”, 就可以准确地界定“睡着”在这里是“逝世”而不是平常所说的睡眠之意。
2.把握语言特点
“文学语言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方法,能做到普通语言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文学存在着不同的文体形式,不同的文体形式的语言也具有不同的特征。”④记叙性文章的语言,通常以生动形象地叙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并借此体现人物经历、描写人物形象为目的,所以,语言不仅生动形象,还有丰富的情感,富有表现力。说明性文章的目的是解说事物、阐明道理以传授人知识,所以,要抓住其语言的准确、简洁和平实,以此为契机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词语的表达效果。议论性文章则意在分析或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看法或主张,所以,文章必须立场鲜明,有明确的情感倾向,同时还兼具表达的准确、严密、简洁,有极强的概括性。
三、教法突破:语言品味的策略与技法
阅读文章要重视语言教学,教会学生细心揣摩和辨析文章关键词语、句子,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好语文教学。
1.品评关键字词,体会表现效果
要在广泛积累字词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字词语意,同时加强语感训练,并凭借这样的字词储备完成語意的迁移,对作者意图表达的信息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可以联系前后文,在具有连贯性的前后内容中找答案,准确地寻找中心词、关键词及相关词,同时兼顾有明确议论抒情描写色彩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倾向。在判断的同时,还应理解和把握词语在相应语言环境中具有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这里可以直接从阅读和理解的角度去体会,也可以对相关的字词进行替换或删减,然后比较分析,理解其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后都应明确点出这样的表达是怎样为文章的中心服务、为文章增色的。
示例:教学《夹竹桃》一课,老师可以抓住“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句中的“迎风吐艳”字,引导学生探讨此字在传递情感上的作用。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通过学生认真的品味鉴赏,同学们感受到:夹竹桃开得旺盛,源于季先生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之情。
2.赏析重要语句,感受语言表达
点评或赏析句子或语段可以从语言的表现力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着手,可以点评或赏析语言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渲染、烘托、铺垫、情景交融等)、文体的语言特点(娓娓道来的记叙、栩栩如生的描写、雄辩严谨的议论)等。一要熟悉各类修辞的定义并能熟练使用和辨析。首先必须结合相关定义语句完整分析(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反问:“增强语气,强调了……”)。二要熟悉基本句式和长短句、整散句等各类句式表达的特点和赏析。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整散句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长短句则可以从情感表达方面去分析。三要结合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从文章的结构、中心等内容来分析它们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示例:如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里有这样的句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春雨的纤细、密集、闪亮,“斜织着”明写春雨暗写春风, 借雨写风,风雨戏谑生趣,让春雨如图画般展现在人们眼前,活灵活现。再写春雨中的其他景物,叶儿青,草儿绿,它们仿佛有生命似地在用自己的色彩向人世间炫耀着自己的欢快和喜悦。读着它,让人联想到前文里鸟儿的“卖弄”,也会联想到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神妙的语句,让人感叹汉语言表意之丰富之细腻。比喻、拟人、排比三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不仅让描写更生动、传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更让我们透过纸背看到一位热爱生命、乐观幸福的作者,连同他的笔似乎都充满了春之来临的喜悦和生命的力量。如果学生通过这段文字能品味出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表达效果,想必整篇文章都会在他心里生动起来,他的感悟也许就会瞬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有些言传不得,而心领神会的阅读感受必然会一天天丰厚起他的个性修养,特别是人文方面的精神品质。
3.评析文章整体,体味语言魅力
对文章的词、句进行理解、分析,其目的最终在于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语言特点甚至情感色彩,是一个由内至外、由浅及深的情感体验。因此,品味文章的语言,要做到主观理解和客观分析,整体把握和局部、细节分析,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全面、整体分析语言的习惯。同时教学时语言品味要注重将具体语言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品味,把文章语言特色的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内容,甚至需要把作者个人的遭遇、性格、心理特征等因素一并考虑,兼顾文章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因为脱离了这些背景的分析,往往是很难准确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的。
示例:鲁迅的《祝福》写短工讲祥林嫂之死时,有这样一段对话描写:
“‘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地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这一段对话,看似平常,其实很有韵味。短工对“我”的问答,开头重复一句对方的话,表现出他对祥林嫂之死的冷漠,而“说不清”和三个破折号所隐含的话语思考过程等都反映了对祥林嫂的毫不关心,即便死了也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也是对“我”所提问题的蔑视:这样的问题还用得着问吗?由此反衬出祥林嫂在鲁镇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无足轻重。从这一段既没有深刻的议论,也没有深情的抒情语言中,我们看出当时鲁镇的社会风气、祥林嫂的寂寞穷苦、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等,而如果只是过分地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等,那就忽视了文章最美的部分——语言的品味了。
参考文献:
①石尔.《外国名作家创作经验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②老舍.《出口成章——论文学的语言及其他》,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61页。
③季羡林.《京华心影》,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年5月,第233页。
④赵慧平.《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21页。
[作者通联: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