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钱士宽
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就是,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或几个议题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群文阅读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较强的策划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下面以刘亮程散文阅读为例,进行阐释。
一、文本集群的编选者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根据目标要求,选择和编辑合宜的文本,建构新的文本集群。怎样建构文本群呢?教材是重要的依托。要以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带动教材外的多篇文章。在教材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再进行“重构”,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文资源整合能力。
传统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篇阅读教学是孤立的、零碎的,窥一斑并不能知全豹,因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它有它诞生的特殊的情境,它又与其他的文本处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任何不顾作者、不顾文本情境的阅读教学,都不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最终也难培养起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我们只孤立地教学《今生今世的证据》(见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一篇文章,学生很容易得出思念故乡的主题,这种发现和理解是肤浅的。如果我们选编《狗这一辈子》、《人畜共居的村庄》、《最大的事情》、《住多久才算家》、《与虫共眠》、《我改变的事物》、《远离村人》、《对一朵花微笑》这样一群文章,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学生就会对刘亮程这个时期的作品有个非常全面的把握,对他的那种个性化的言说对象有更直观的理解。再深入阅读,学生会更深度理解他的乡村哲学内涵:刘亮程笔下这个村庄,不只是因为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早已进入他的内心,代替宗教成为心灵的栖息之地、丰富的灵魂领地。
同样,如果只孤立地教学《寒风吹彻》(见教材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一篇文章,学生无法理解寒风中那种彻骨的“冷”,而且会误读曲解。因为学生和作者有太大的生活距离,所以学生没有阅读该文的兴趣,更不会理解文章透露出的深刻的悲悯情怀和人生哲学。其实,刘亮程同时期、同生活背景、同深刻思想的作品还有《通往田野的小巷》、《柴火》、《风把人刮歪》、《树会记住许多事》、《逃跑的马》等,如果让学生一起阅读这些文章,学生能深刻感受到那来自新疆的泥土风沙的气味,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土地对家乡那深沉真挚的感情,会在领悟悲悯情怀之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其中的人生哲学意义。
所以在文本阅读研习时,要善于“复活”文本诞生的情境,以便最大可能地接近文本的本义;要尽可能建构文本间的联系,寻找相互阐发、相互说明的丰富语义。
二、群文教学的导读者
群文阅读重点在于“读”的指导。以文本集群为单位的阅读指导显然有别于零敲碎打的单篇阅读指导,所以,教师的导读引领很重要。从表面来看,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时间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少了,但实际上,越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对教师导读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阅读广度。因为语文学科不仅包含语文专业基础知识,还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通晓语文学科知识,了解语文学科的研究成果,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晓诸子百家,谙习天文地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以刘亮程散文教学为例,课前教师要了解刘亮程的生平经历,熟悉刘亮程相关的作品,通晓当今对刘亮程的评价等,甚至还要了解新疆的地域风貌,了解新疆籍其他作家作品。这些都要求教师有大量阅读积累。
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阅读深度。好的阅读是一次精神的对话,一段心灵的旅程,一场文化的盛宴。作为语文教师要能将文本、作者、背景等要素融通,使阅读者可以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读懂作者与文本,和作者进行一场精神的对话。因此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如果说群文教学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解读文本越准确越深入,群文教学这棵大树就越生机勃发。
教读《寒风吹彻》、《今身今世的证据》文章时,教师要阅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虚土》、《风中的院门》、《一片葉子下生活》、《晒晒黄沙梁的太阳》等作品集。还有阅览《虚拟村庄的诗意栖居者》、《有一个刘亮程让汉字陌生》、《新生代的散文》、《根的声音原生态写作》、《关于村庄的非诗情画意的“诗意”写作姿态及其他》、《乡村的漫游者》、《安放灵魂的家园》、《生命本质的守望者》、《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等相关评论文章。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鉴赏评论水平,如此,教师才能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给学生点灯指路,答疑解惑,做群文阅读课堂的引导者。否则,教师很难组织多角度的、深层次的课堂讨论,很难设计出提纲挈领、引人深思的问题,很难引导学生与刘亮程进行对话,或者说与新疆这个特殊的地方进行对话。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那么,教师导读从哪里入手呢?关键是任务驱动与问题设计。阅读一组文本,要完成什么任务,必须让学生明确。阅读一组文本,要有适切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探究、解决。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去创设融合了重要学科知识的问题解决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
在教读课文《寒风吹彻》时,为帮助学生深入认知刘亮程散文选材的地域特色、语言风格,深入体悟刘亮程散文的情感情感意蕴和审美情趣,编选若干刘亮程散文,以下面“①评价颁奖词—我写颁奖词”,或者“②写学习内容评论和学习感想”为任务,驱动学生阅读:
①第二届冯牧文学奖评委会在给刘亮程的获奖评语是,他从村庄和田野中获得了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并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衰荣,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日常生活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你同意这样的评语吗?请说明理由。你能否重写一段授奖词?
②从“刘亮程散文”中你能读出什么(政治、文化、社会等)信息?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
再针对每个文本,预设如下具体问题:
1.《我改变的事物》中村里人认为“我”是个“闲锤子”,作者认为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2.冯牧文学奖评委评价刘亮程散文,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请以《与虫共眠》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你所领悟到的“素朴的真理”。
3.有人称刘亮程的散文体现了“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远离村人》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4.《对一朵花微笑》结尾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联系全文,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
5.请说说《最大的事情》中的“时间再没有时间”这句话蕴含的复杂情感。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
6.《人畜共居的村庄》在对“村庄”的描述中表露出怎样的情感?你对作者笔下“人畜共居的村庄”有何看法。
四、阅读过程的调控者
群文阅读强调学生自主性,但自主不是自流。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监督调控。首先,教师要确立群文阅读的目标,布置群文阅读的任务,把握群文呈现的时机,调控课堂的节奏,组织“探究—表现—交流”的阅读活动,师生一起共同参与文本意义的构建。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搭一个“脚手架”,降低问题的台阶,帮学生释疑解难。当学生的讨论出现思路偏差时,教师应适时地通过点评进行引导调控,避免脱离文本的误读曲解。
在阅读刘亮程散文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学生认为,《寒风吹彻》等文章不适宜中学生阅读。如果说《今生今世的证据》让人读出凝重的话,那么,《寒风吹彻》不仅让我们读出生命的沉重,更让人读出人生的悲观绝望。文章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不利于学生成长。
但也有学生认为,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饱含着对生命的关爱。比如说《对一朵花微笑》《与虫共眠》《逃跑的马》等。尽管在对生之价值与意义的探寻中,刘亮程有苦闷,有凄凉,甚至有绝望,但即便是凄凉,也挟带着一种苍劲的力量,充满生之渴望和爱人爱物的心情。
一位女生说,她很喜欢刘亮程散文,文章立意很深刻。认为《寒风吹彻》凄楚压抑的,是因为阅读走马观花。如果你认真阅读文本,仔细品味故事情节之间的关联。你会感到,作者不仅仅在抒发人生的悲苦,也时常表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的追寻。不管是围抱火炉取暖,还是给“路人”温暖的帮助;不管是经常看望姑妈,还是暗下决心经常回来看看母亲陪母亲说话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第16自然段说:“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再说,将它选入教科书,让我们这些十多岁的青年学生体会一种悲观和绝望也未尝不是好事。这也是世人的一种生活,各种各样的人生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生命不全是欢歌笑语,也有凛冽和残忍。
笔者我很欣赏这位女生的观点:作者在寒冷的冬天,在光線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散漫地回想一些人和事,写“我”、“路人”、“姑妈”、“母亲”分别被寒风吹彻,既是对真实情境的描绘,蕴含了作者对生命冷漠、孤单、脆弱的生命悲叹,还蕴含着珍爱生命、走出人生冬天的美好愿望,这是一曲生命苦难的悲歌,但文章哀而不伤,愤而不怨,也使人油然滋生向死而生的顽强和坚韧。读了让人震撼和回味。
我深深感到,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决摒弃话语霸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设民主课堂。一定要“赏”的目光和“放”的胸怀”,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但是,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文本、与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时,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纠正。教师不能做看客,当甩手掌柜,要做“平等中的首席”。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能忽视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作文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它它有利于学生成长,也有利于教师成长。它的自主性、开放性、整合性、创造性,促使教师革除“满堂灌”、“一言堂”、“照本宣科”等教学陋习,促使教师认真思考实践,改革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境界,促进自我成长。
[作者通联:江苏省高邮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