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桑苗
现代诗歌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必读篇目,选入教材的现代诗歌都是融入了文化记忆、时代气息,传达着诗人强烈呼唤的经典之作。然而,很多语文教师认为现代诗歌考试一般不考,讲不讲没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读读﹑体会就行;也有老师认为,诗一讲就没味,不如让学生自己读;最令人尴尬的是“不会讲”——无法发掘现代诗歌的特质,教学中套用古诗鉴赏的方法,课堂趣味不足,美感全无。如何改变现代诗歌教学的低效现状?笔者认为现代诗歌教学重在一个“融”字。
古人写诗,追求“银河精彩,融作文章”“未成沉醉意先融”。在笔者看来,“融”不仅是诗人写诗的方法,也是一种读诗的最佳状态,还应是一种现代诗歌的教学境界。笔者所说的“融”,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从教学目标上讲,是能够实现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诗人心灵的交融;从教学方法上说,是读、写、思、用等语文学习活动的交融。下面就以《雨巷》教学为例加以阐释。
一﹑变奏朗读——诗韵与诗情交融
“朗读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将书面文字变成有生命的语言声音”①。朗读表面上是“动口”,实质上是“动心”。朗读者利用角色声音(音色)﹑重音(音强)﹑节奏﹑速度(音长)﹑抑扬(声调)﹑停顿(断连)与情感支配(气息)来给诗精心“度曲”。诗是诗人心灵的律动,抒情性是诗歌的生命和特质。因此,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诗歌朗读是通过对诗韵的把握来感受诗人的心灵。
笔者说所的“变奏朗读”,是指通过“增﹑删﹑调”的方式,改变诗歌原有的节奏或停顿,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对“变奏后的诗文”与原诗细细对比﹑玩味,并深究“诗人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从而窥探诗人幽微的情感,感悟意境,最终以最适切的言语之声与诗人的心灵契合。
《雨巷》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诗歌的感情在回环往复中发生幽微变化。学生在朗读时,一首诗从头到尾读得语调一致,腔调相似。显然,学生朗读的“腔调化”和“形式化”说明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不够准确,对诗人情感揣摩不够细腻,没有准确还原出诗句应有的生命形态。笔者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变奏朗读——
师:大家发现没有,《雨巷》这首诗有些地方的分行不符合逻辑?
生:第一段就有。
(原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师:那我们按照常规思维给改一下吧!
生:应改为: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
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
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师:大家读一读,用常规思维改变后,效果怎样?
生:原诗中“独自”与“彷徨”分开,有各自强调的意味,这样作者的孤苦就显得更浓。
生:原诗“撑着油纸伞,独自”,既凸显作者形单影只,也很有画面感,仿佛能看到作者撑着油纸伞,在那狭仄而悠长的雨巷中茕茕孑立、茫然凄苦的身影。改后的,就不能凸显这种效果。
生:原诗中“独自”有点承上启下的感觉,也有点双关的味道,给人感觉,作者想说自己“一个人撑着油纸伞”“孤独地彷徨在雨巷”,由身体到精神地展示了自己的孤独。
生:“独自”把孤独的作者和寂寥的雨巷融在一起,诗人在雨巷,雨巷是诗人。
师:那么“独自”该如何读?
生:要重读,声音低沉,要把“自”的音托长一些,要读出愁苦无法排遣、无人诉说的感觉。
师:原诗把“悠长悠长”和“而又寂寥的雨巷”分开,大家意见何如?
生:我觉得原诗的分行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悠长悠长”放在行尾,仿佛看到作者在狭仄悠长的雨巷里永远走不到尽头。“而又寂寥”感受让人感受到它的气氛,层层递进。改成几个形容词并列,情感弱了许多。
师:是的,由形到神递进出了孤苦,那如何读出这“形神兼备”的孤苦呢?
生:“悠长悠长”,要把声音拖得长一些,第二个“悠长”声音更长。“而又”要重读。
师:我认为,原诗的“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不如我们改成的“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好。因为,我们改完后,强调了“我的希望”,凸显出诗人的渴望。大家,赞同我的观点吗?
生:不赞同。读原诗,我的目光不仅停留在“我的希望”几个字上,还停留在“丁香一样的”上面。我觉得诗人知道自己的希望是渺茫的﹑忧伤的﹑难以实现的。“我希望”传递的是理想的不确定与现实的矛盾,这种不确定的理想增添了诗歌的美感。
师:那“我希望”该用什么语气读?
生:应该,读得很轻,很虚,像美丽忧伤地叹息。
师:通过变奏阅读,我们发现这些看似不合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都是诗人的个性化处理,其中隐藏着情感的密码。诚如美国诗人赛琪·科恩所说“每一次换行都意味着一个想法的完成”。每一个换行处都能带来不同的能量,诗人换行就是希望读者的目光在某个词语上更长停留。《雨巷》中,这种个性化处理有多处,大家读一读﹑品一品……
“(诗歌)每一次换行都意味着一个想法的完成”②,詩人期望通过换行,使读者的目光在“那一个词”上停留得更长久,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进一步阅读的欲望。故,诗歌的“换行处”往往隐藏着诗人的“情感留白”。变奏朗读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捕捉诗人的“情感留白”,反复涵咏中,还原情境,因言溯意,深切体会诗人个性化的情绪抒发。从而,在诗韵与诗情的交融中,寻找到诗歌最适切的“音调”。
二﹑相关文本对话——诗情与感悟相融共生
“互文理论”指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③;“任何文本都处于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联之中,符号的意义则在文本的交织中演变、发展。”④一言以蔽之,“互文”的要义是“相关文本之间的对话”。受“互文”理论的启发,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通过“相关文本对话”的方式去破解诗人情感的密码。其中,“联诗互文”是笔者最常用的方法。
“雨巷”诗人戴望舒,选择“丁香”这一富有隐喻意的古典意象,抒发特定背景下内心的凄苦迷茫。幽深含蓄的情感,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课前,班级过半学生提出一个相同的疑惑,“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莲或‘兰或‘梅一样的姑娘”?
过多阐释,对诗歌的整体审美来说是一种破坏。语文教师有义务守护好“诗美”。于是,笔者呈现一系列“丁香诗”——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毛文锡《更漏子》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丁香结梦水潺潺。——张泌《经旧游》
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学生归纳出,“丁香”是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它象征着“美丽又忧愁、凄凉、渺茫”;“丁香一样的姑娘”,正是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诗人那“美好又渺茫的理想”。“联诗互文”,使学生拥有了一对思绪翩飞的翅膀,与古今诗人精神交通。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解决了“为何选择丁香这一意象”的疑惑,也积累了一种关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方法。值得提倡的是,联诗互文是一个以情激情﹑以情唤情的阅读过程,它摒弃了支离破碎地解读,竭力地保护了完整的诗美世界。
现代诗歌具有鲜明的跳跃性和情绪化,这致使不少学生对现代诗产生“抽象”“难懂”的畏惧心理。现代诗歌是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创新,与古代诗词必然存在着许多契合之处——意象的选择、情感的抒发、表现的手法等。找准“诗歌”之间的契合点,便寻得了与诗人对话的捷径。当然,“相关文本对话”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搜寻诗人传记、不同时期的相关手稿、学者的评价等进行比对﹑关照﹑归纳和破解。
三、融诗入我——把诗美融入学生的生活
现代诗歌教学的“融”,指向读﹑写﹑思﹑评交融共生。笔者所提倡的“融诗入我”,是关于“现代诗歌”的阅读迁移,即阅读之后的运用与实践活动。
1.组织诗歌朗诵活动
“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的学习一定要延伸到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课后,我班举行了“同一首诗”——《雨巷》专题朗诵活动。每个学生都是“经典咏流传”的身体力践者。“同一首诗”朗诵活动,从乐曲的选择、画面的调配、配乐方式(有“一以贯穿”式配乐﹑有高潮凸显式配乐)、朗诵方式的设计(独诵与齐诵结合﹑诵与咏结合)等方面,展现了学生对“诗歌文本”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一首诗做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它在不断的流传与欣赏中,有随时生长的生命。”⑤在个性化朗诵中,朗诵者的角色定位(朗誦意图)是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朗诵者对诗歌的判断﹑感悟与表现。“朗诵推荐词”,是融入朗诵意图极好方式,也是“融诗入我”的具体路径之一。笔者提倡学生采用引用诗句﹑模仿诗的句式﹑模仿诗性语言风格﹑“化诗入文”等方式,融入“朗诵个体”的理解感悟。个性化的朗诵活动,让诗歌融入了学生青春的生命。
2.开展“三行诗”的创作
近年来,“三行诗体”因其保持了诗的特质,还融入音乐、图画等美学元素,加之表达个性、用语时尚,深受年轻人喜爱。“三行诗”启示我们,只有让诗与学生的生活交融才能真正地唤醒诗心。在《雨巷》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精选意象,模仿诗文结构,融入个性表达,来创作“三行诗”。“融解即同归”,学生真诚地写道——
“等你在雨季/你不来/这雨绵绵无绝期;丁香一样的姑娘/我甜蜜的忧伤/青春的渴望;蒹葭苍苍/迷蒙雨巷/哎心中的姑娘;紫丁香花开三季/我们就将伤别离/楼前的新绿蓊郁成永远的回忆……”
诗人拉马丁说,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如诗的年华里没有诗的浸润是遗憾的。“三行诗创作”,引领学生把诗歌融入寻常生活,在亲切的语境中学习“诗性言说”,美化灵魂,完善自我。
3.设计个性化“艺术品”展示
诗不仅是诗人的,也是读者的。学生学诗,同时也参与诗歌的重构与创作。给诗配图,以典雅的字体抄诗于彩笺,把自己的作品设计成不同的“艺术造型”等。“如花的油纸伞”“一弯雨巷”“一树丁香”,这些个性化的“艺术品”中融注着学生阅读的真诚,融入了学生对诗歌的重构与创作。
总之,“融”是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是一种读诗的理想状态,也应是现代诗歌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现代诗歌不是孤立静止的艺术品,语文老师要善于发掘﹑整合各种“诗性文本”,巧设“读、写、思、用”相交融的语文学习活动,用诗情召唤诗心,用实践诱发诗情,让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诗人心灵的交融,让诗歌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创造“诗美”的艺术思维活动。
〔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积极语用的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批准立项号:GH-13-18-L19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三本.《说话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7年版。
②[美]赛琪·科恩,刘聪译.《写我人生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③④[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主体·互文·精神分析:克里斯蒂娃复旦大学演讲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
⑤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通联:江苏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