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郭跃辉
随着写作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写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此前的“写作即写作出来的文章”“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写作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等,逐步认识到,“写作从本质上讲是在特定语境中,运用书面语言,针对明确或假想的读者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和交流活动”。交际语境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打开了新的视角。笔者以下面一道作文题为例具体阐述: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目的材料,既不是事实性材料,也不是议论性材料,它只是描述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描述性材料”。对于这样的材料,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交际语境的“对象意识”
写作,既是一个“表达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交流心得”的过程。不论是古代的诗词创作,还是现代的散文与小说创作,都交织着这两种复杂的写作意图。我们试比较杜甫的两首诗歌: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内颁金带赤,恩与荔枝青。无复随高凤,空余泣聚萤。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赠翰林张四学士》
《過宋员外之问旧庄》是杜甫拜访宋之问旧庄时所作,不仅描绘了旧庄的整体形貌,记述了自己的拜访经历,也抒发了对宋之问的崇敬之情。《赠翰林张四学士》则是描述了张垍的地位与才华以及受到皇帝恩宠的情状,并且与自己的悲惨处境相对比,希望张垍能够向皇帝引荐自己。这两首都是“言志”之作,但“言”的目的有较大的区别。前者并不是写给某一群体或个体的,只是记述自己的行程,借以抒发某种情感,后者则是明确写给张四学士的,不论是吹捧张垍还是描绘自我惨状,都有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或者说,前者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后者作为投赠诗,是有清晰的“对象意识”的。
学生写作,多如《过宋员外之问旧庄》,纯粹是为了表达自我的情感与想法,把自己的态度“圈”在题目或材料之中。即使部分同学有一定的“对象意识”,其写作对象也是单一的“阅卷老师”群体,例如想象阅卷老师的心理、教育背景、兴趣偏好等。荣维东教授认为:“‘重表达与‘重交流作为两种不同的写作观,其背后的文化、语言、哲学基础和价值意蕴都是不同的。……前者容易堕入虚假语言训练,后者必然趋向真实交流技能。”写作作为一种意义建构活动,必定是写给一定读者看的,尽管读者有“真实读者”与“假想读者”之分,但“对象意识”应该时时盘旋于学生写作时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之中。
以上述作文题为例,仔细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两种“对象”,一个是叙述当前这些现象的“叙述者”,一个就是年轻人群体。后者容易理解,前者较为隐蔽。所谓“现象的叙述者”,就是说出“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那个人或那一类人。这类人当然没有真正出现,但写作时需要假定这类人的存在。如果一个考生的立意是“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不要眼高手低”,该立意就是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这个观点是表达给谁看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还是某一类人?很明显,考生是写作“所有人”看的,这也说明考生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如果改为“年轻人刚刚工作时不要计较工资得失,要注重能力的提升”,这就比此前的立意有更为明确的“对象意识”,即“年轻人群体”。
对于材料中隐蔽的“叙述者”,我们有必要“赋予”其一定的身份。例如:
某公司的经理在入职培训时说:我们身边存在着不少年轻人,他们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
在这样的语境中表达对“年轻人”群体的看法,无非是希望新入职的年轻员工能够注重业务能力的提升,注重内涵与修养,注重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能够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等等。这个语境中的“叙述者”无疑就是公司的经理。类似的“叙述者”还可以是年轻人的父母、周围的邻居、事业单位的领导等等。写作时当然未必一定要出现具体的交流对象,而是要有清楚自己的文章是用来和哪一类人进行交流的。
二、交际语境的“整体意识”
当“赋予”材料一定的交际语境后,我们就要对材料本身进行具体的分析。上述材料列举了当前年轻人身上存在着的不良心态与习惯。例如只重收入,不重能力的提升,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没有积蓄,却注重外表打扮,这是虚荣心的体现;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评,这是抗挫能力差、不谦虚、不成熟的表现;不体谅父母的辛苦,这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等。有的考生只抓住上述四种现象的一种表现,将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具体化的“扩写”,并且提炼出类似“论点”的句子,例如“年轻人要注重内涵的提升”等,并引用其他事例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这种形式的写作并未“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但也没有把握到材料的整体意思。
这则材料的“整体含意”是当前年轻人的成长与价值观养成的问题,材料中列举的四种现象是在“年轻人成长与价值观养成”的整体意思“笼罩”下的具体表现。这一点只要转换思路,在“交际语境”的视角下展开,就可以看得更为清楚。还以上文“公司经理”的角色展开语境:
某公司的经理在入职培训时说:“我们身边存在着不少年轻人,他们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
其中一名新员工说:“是啊,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样,虚荣心特别强,不论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都特别注重穿衣打扮,穿名牌服装,用高档化妆品,一个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打扮上面了。其实,年轻人应该在穿着打扮得体的前提下,多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
作为“新员工”,他具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即公司经理,双方也能够就某一话题展开对话,但很明显,这种对话是不充分的,信息的传递并非绝对有效。“新员工”谈的虽然也是年轻人的成长与价值观问题,但“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试想,如果“公司经理”还要继续对话,一定会围绕“穿衣打扮”的话题进行展开,那么原本是针对年轻员工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价值等方面的“入职培训”,就变成了针对某一方面的“培训指导”,那么“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或许有的教师和学生认为,题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那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现象展开分析,确定立意。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新材料作文要求的“选好角度”或“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等,是材料整体含意中的角度与侧面,而不是将“角度”或“侧面”从整体含意中剥离。试将材料与安徽省临泉一中的作文试题相比较:
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作为高三毕业生,请你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在班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
这三则材料分别讲述的是新时代传统职业消失、新时代新职业的创生、新时代传统职业的转型,它们都是“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宏大主题下的独立主题,每一则材料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三则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考生自然只需要在“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含意下选择其中一个侧面展开即可。但在该作文材料中,材料列举的四种现象并不具有相对独立性,四者或多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实现“年轻人成长与价值观养成”这样的整体含意。
三、交际语境的“批判意识”
在一定的语境中展开交流,双方的对话就有两种基本的形式,即“认同式”与“争辩式”,前者是认同“信息发出者”的观点,后者则是与“信息发出者”展开辩论。不论是“认同式”还是“争辩式”,都需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董毓教授在《明辨力从哪里来——批判性思维者的六个习性》一书中认为,批判性思维者具有的六大习性分别是:明辨,始于反思;准确和深入的分析;清晰和具体的思考;以认真的态度求真;以谨慎的态度进行推论;开放的综合判断。如果我们将“年轻人成长与价值观养成”的话题置入一定的交际语境中,也可以围绕两种不同的对话形式去分析,即认同“叙述者”的观点与反对“叙述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思考,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推论,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实际上,绝大多数考生都是站在“认同”材料的角度进行写作的,原因自然是担心作文会偏离题意。这种担心其实是没有把握交际语境的“批判性”所致。对于“隐蔽叙述者”的观点,考生“模拟”与叙述者的对话,当然可以在认同与不认同中之間作出自由选择。例如:
某公司的经理在开会时说:“我们身边存在着不少年轻人,他们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
其中一名新员工说:“经理,我不认同你的说法。确实有一些年轻人如您所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能以偏概全。我身边也有很多艰苦奋斗、注重内涵、关爱父母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理性健全的价值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优点,也会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全面地分析判断。”
这样的对话也是“有效沟通”,材料中“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并不是“现在所有的年轻人都是这样”,这也说明“归纳判断”无法得出真正的结论,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董毓教授所说的“开放的综合判断”。他说:“批判性思维提倡‘辩证,就是不同的、对立的多面观点的对话。理智的判断,来自多面思维的综合。综合不等于多面观点都是同等对的。综合是认识到不同观点各自的合理性质和范围,从而作出合适、全面的判断。”也就是说,不论是“认同”还是“反对”,都不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只有挖掘“认同”与“反对”观点与事例中的合理因素,并进行综合判断,才能使自己的观点充满辩证色彩。这也启示考生,一味认同材料的现象与观点并不可取,如能转换视角,从“反面”进行对话交流,立意就更为新颖了。而考生的思维如能再进一步,在“认同”与“反对”之间进行辩证分析,既看到部分年轻人的成长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也能够看到“以偏概全”的危险性,才能对年轻人的成长与价值观养成进行准确判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曾引述琼·温克在《批判教育学:来自真实世界的记录》中的一句话:“‘批判性的并不意味着‘坏,也并不意味着‘批评。相反,它意味着‘看到更远处,意味着内外反思。”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对材料进行“内外反思”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仅关系到作文的立意,更关系到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形成、个人决策与伦理选择等实际教育问题。
综上所述,这篇作文的立意就要仅仅围绕“年轻人的成长”这个核心话题,要么是在认同材料列举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要么是在反驳这些现象的基础上,列举现象的“反例”例如不少年轻人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等事例,从反面或正面得出“年轻人要具有健全的成长价值观”的立意来。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