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语文教材理解到教学文本处理

时间:2024-05-07

周烽

老师对所从事的教学需要建立准确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很多时候,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是经验化的、内隐式的,是以默会知识的形式存在的。这一方面保證了教学方向不会出现大的偏离,但也会导致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反思不够充分。本文试就高中语文教材理解与教学文本处理,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语文教材理解的宏观视角

教材是什么?教材首先是基本资料,从资料的角度看,其包括文字资料、视听资料等,从性质的角度看,教材提供的是“基本”资料,因此这就意味着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有较大的空间,这也就是近些年来所强调的“用教材教”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材的地位又是超越这种“基本”的定位的,尤其是在强调“以本为本”的情形之下(至今其实仍然是强调的),语文教材对各个层级的考试都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苏教版教材编排分类非常细致,除了必修之外,还有《〈论语〉〈孟子〉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现代诗歌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十数个选修读本,让与语文相关的几乎全部内容以极为精细的分类出现在师生的面前。那么,建立有效的宏观教材视角,就成为使用这些教材的前置性条件。笔者以为,其中恰当的认识或许应当包括这样的四点:

一是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是围绕活动展开的,活动的基础就是教材上的内容,譬如教《辛德勒名单》,教师的直觉性活动之一就是让学生观看电影《辛德勒名单》,细思这一教学活动选择的依据,其实就是教材的影响;二是成为教学资源的启发者。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是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寻找并开发教学资源其实既是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是基于教材。在《辛德勒名单》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在课堂上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与之相关的材料,从而建立起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的与课文相关的表象,这样就可以在内外景及不同角色的切换中把握辛德勒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一份普通名单背后伟大的意义;三是成为教学的示例者。叶圣陶老先生有云,“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这在笔者看来其实是举重若轻之言,切不可因此轻视了教材。且不说教材编写者精心选例,已经是耗费大量心血,一线教师哪怕想就其中的一个文本想再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亦非易事。与《辛德勒名单》相关的材料是有的,譬如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就可以呈现给学生,这样的一个例子呈现,其实就可以将对文本的解读拓宽到东西方文化的分析当中,从而拓宽了文本解读的宽度;四是为语文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语文教师的经验是从实践中积累的,而这个实践并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其有一个更坚实的基础就是教材。这些年对苏教版教材的研究,至少让笔者基于必修单元的确定,以及选修主题的确定,使得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分类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显然也是对教材理解视角的进一步把握。

二、教学文本处理的微观选择

宏观是指导微观的,有了宏观的教材理解,再来看微观的文本处理,可以发现其中仍然有许多需要琢磨的地方。

《辛德勒名单》在苏教版中是放在“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单元的,其又有着“人性在复苏”这样的一个主题,在这两句精练的语言引导下,本课的教学需要做些什么,这是教师需要细致地思考的。在笔者看来,本课的教学至少要解决两个任务:一是根据文本的描述,帮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表象;二是基于文本的解读,清晰地界定学生自己的认识。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提出可以通过电影资源来达到这一目的,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约束,组织学生看整部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撷取其中的某几个片段尚有可能,但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只能是基于文本的描述,通过想象去将这些文字变成图象,以使得人物形象在学生的文本解读过程中变得鲜活起来——鲜活与否,就看学生能否解读出课文中包括辛德勒在内的相关课文主角的人性复苏与否。正如同有学生在解读之后提出:课文中确实有人性在复苏,但也看到有的人的人性并未复苏,纳粹轻视生命,其实已经超越了人性的范畴,已经突破了人性的下限……而有学生则补充: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人性复苏在当时的情境之下才变得异常珍贵,而这也是本课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这样的解读在课堂上真实地发生着,作为对课堂教学现场的简单还原,我们看到的是对文本细节的关注,成就了学生思维的深刻。而这显然又得益于教师对教学文本的处理,即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选择了基于文字的表象建立,选择了在文本解读中形成自己的认识,正是这样的教学选择,使得文本解读更多地站在了学生的立场,从而让教师的教学与引导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宏观引导微观的教学取向

语文教学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研究是为了确定教学的方向,而微观研究则是为了让教学的方向体现出更为细微的价值,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取向。

宏观理解大多是确定的,毕竟有课程标准与教学参考书放在那里,但教师仍有拓展的空间,譬如对“人性在复苏”的解读,就可以从“何为人性”“为什么说在复苏”“既然是复苏,那复苏之前人性又如何”等角度来让学生真正理解人性及其意义;在《辛德勒名单》一课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去引导学生认识人性,比如说“一群波兰儿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玩耍”这一句,表明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有什么不同?而是不是所有的儿童在相应的社会背景下都能无忧无虑?如果教师还能将当下世界冲突的热点地区的某些儿童的图片呈现给学生,那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从而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沉重,而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应有取向!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南湖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