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钟万春
“读写结合”,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
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与写作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不同的,无论形式还是指向。
所谓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两个环节的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两个环节的“相融共生”。也就是说,通过“读”与“写”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对读写本身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能不断生成新的学习资源。不是简单的男人和女人合租一间房子,而是要恋爱结婚生出“孩子”来。
阅读教学中的“写”,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读”,而不是主要为了培养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主要呈现这样三种基本形式。
一、读写结合的呈现形式之一:“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常常被用在作文指导课上,其形式是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写作指导的元素,然后组织相关的写作活动。
路径之一:把阅读材料作为“例文”,进行句段仿写训练。比如梁衡的《夏感》,在表现夏天的热烈和气势的时候,作者连续用了十几个动词。我们可以将其拿来训练“动词的表现力”,让学生仿写“春日的池塘”,仿写“秋日的田野”,仿写的要求,就是要连续运用10个不同的动词。这样的仿写,既直观,又实用,使学生对“景物描写中的动感”有了实践操作的体验和积累。
这样的仿写,表面看是训练了写作能力,其实,恰恰深化了文本中“动词表现力”的表达认识。
路径之二:把精美时文作为“范文”,进行写作专题训练。我曾经读过一篇报刊时文《美丽如初》,这篇精美小散文后来被作为多地中考散文阅读的考文。这篇散文,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母亲和我接弟弟放学”这样的日常小事写得很丰厚,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该文材料丰厚的原因,得出了“引一笔,描一笔,忆一笔,宕一笔”这四个“一笔”,并且当堂进行了写作训练:借鉴四个“一笔”,丰厚“父亲送我上学”。这是丰厚写作材料的能力训练,我们还可以借助阅读进行其他能力点的训练,比如,阅读冰心的散文《微笑》,我们就可以训练学生“片段连缀”的作文结构形式,要求撷取生活中的小镜头,以“幸福”为主线进行串联。
这个,不仅在训练写作,而且通过我们的写作实践,明晰了这样一种散文的“结构”,这样一种文体的一种写法。
路径之三:把阅读材料当做“积木”,在文字的不断“变形”中,看似在训练写作能力,其实在深入文本研读。
比如阅读曹文轩《草房子》里《孤独之旅》这一章,我们可以做很多“写”的活动:选段组合,写“孤独”;选句排比,说“成长”;编写剧本,细说镜头;用第一人称“我”来改写故事……每一次对原著文字的“重组”,都是基于阅读的一种写作训练,而且,这样的写作活动,有抓手,有指向,有落点,写一次,就走进文本一次,写几次,就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
路径之四:把课文当做“用件”,既训练了写作能力,同时,要把这个写作任务完成好,又“逼着”学生好好地读课文。《蓝蓝的威尼斯》可以设计成这样的课型,就是“以读促写”课,四个“读写”的环节:
第一、读课文,写几句话。
介绍《蓝蓝的威尼斯》,文章的文体、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特点要尽量写出来。
第二、读课文,写一段话。
用摘录文中关键句的方法,分别介绍威尼斯的历史、城市特点、交通特色、主要建筑及夜景。
第三、读课文,续写一组排比句。
威尼斯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她美在那片梦幻般的蔚蓝的世界;美在……;美在……
第四、读课文,写一句广告词。
结合课文内容,为威尼斯设计一句话广告词,要精练、形象、有感召力。
在这节课中,学生边读边写,边写边读,在持续的逐层递进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以读促写,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在阅读材料中发现合适的写作训练“点”,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读写活动,使这个“点”顺利达成。所以,所有的阅读材料,要精心选择,深入挖掘,以便更好地为“写”服务;所有的阅读活动设计,要精心谋划,精巧推进,以便更好地指向“写”的训练要点。
二、读写结合的呈现形式之二:“以写带读”
以寫带读,课中活动的重心和落点在“读”,“写”是阅读活动的一种形式,一种推进,一种策略。换言之,就是在课堂上巧妙安排“写”的环节,以此带动、推进“读”的进程。 前面的以读促写,起点是读,这里的以写带读,起点是写。
这是一个“以写带读”的典型课例: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①读出童话的味道;②写一写故事里的“变”和“不变”;③根据提示,给课文写一段“术语点评”。
写“术语点评”的步骤是:①简要解说什么是“术语”;②教师示范写一段“术语点评”;③出示四个“术语”(背景、人物、巧合,升华),请学生选其中的一个术语,写一段话,评价课文某一个方面的妙处。
这节课,“写”是形式,“阅读、鉴赏”是实质。通过写“变”与“不变”,完成了课文内容和主旨的初步感知;通过写“术语点评”,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行走,从不同角度形成阅读鉴赏的文字片段,继而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提升学生的阅读发现,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水平。
以写带读,“写”与“读”的关系是这样的:
1.“写”为“读”指引着方向。通过组织一个写作活动,来指引学生的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方向,此时的“写”,就是一个方向标。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走进文本深处,教师可以设计三次“写”的活动:①写一个词语,用来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并结合课文,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②写一段话,比较第3节和第5节,分析它们有什么异同;③文中有三段写山的文字,却不显得雷同,请你写一写其中的原因。这三次“写”,其实就是三次阅读指向,它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知识层面、情感层面、语言层面对文本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读得透。
2.“写”为“读”推进着深度。我们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问问题”、“找答案”,老师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应接不暇地回答,有时候很多提问甚至是无效提问,学生的回答就一直是浅层次低水平。为了让课堂“安静”下来,让学生的心“宁静”下来,就需要给学生整块的时间,以便他们在文本语言里来来回回穿行。此时,“写”也许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的时候,问及“愚公精神”,百分之百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怕困难”,显然,他们是受到固有概念的影响,没有能深入文本去理解分析。这时老师就安排了一个“写”的活动:愚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不怕困难”以外,还有什么呢?请你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写一段文字。学生静静读书、写作,不久,就呈现了他们的读书成果——所谓的“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聚集力量的智慧;甘于奉献的胸怀;面对嘲讽的淡定……在这个读写活动中,因为要形成文字,所以“逼”着学生读得细;因为要挖掘“丰富内涵”,所以“逼”着学生读得深。
3.“写”为“读”提升着层次。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应该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形象地说,学生的阅读思维应该在课堂上循着文本“一步一步向上走”。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通过设计、组织阶梯式的阅读活动来逐层推进,从而达到“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培养阅读思维”的目的,但是,“读”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途径。有时候,“写”的活动,如搭梯子一般,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层次。
比如在教学《狼》一文时,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是“圈点批注”,这也是“写”的一种形式。具体的做法是:①分别以屠夫和狼为视角,写几个短语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②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狼的“黠”,请进行简要评注;③狼表面的“黠”,其实恰恰表现了它的“蠢”,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写写你的发现。我们来看,这三次写,分别着眼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和写作主旨,每一次“写”的活动,都是在前一次读写活动基础上的展开,要写得准确,写得到位,就必须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不同层次,而这三次“写”,环环相扣,节节递升,就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对“读”的层次性促进作用。
阅读教学中“写”,与作文教学中的“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1.从“写”的形式来看,有写句、写段、写纲、写篇……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写”,都要为“读”服务。比如教学《五柳先生传》,可以安排一个“写”的环节——去掉九个“不”,写的是哪些人?这是一个写句活动,写九句话,绘九种人,这九种人,是五柳先生所不齿之人。这里“写”句就是为了理解人物,这样的“写”,侧面入手,达成正面解读。
2.从“写”的特征来看,有概写、缩写、扩写、仿写、改写、评写、续写……无论是哪一种“写”,都要“从阅读中来,到阅读中去”,其最终的目标,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欣赏、分析、学用……是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3.从“写”的时机来看,读前写、读中写、读后写、边读边写……无论在什么时候“写”,都要根据解读文本的规律和阅读活动的实际,“因势象形”地安排。比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诗人同行,“写四字短语”,表现诗人见闻,这个“写”是在“读”后进行的;代诗人抒情,“写一段内心独白”,表现诗人心情,这个“写”是与“读”不断交叉进行的;给诗人画像,“写一段肖像描写”,表现诗人形象,这个“写”,是在“读”之前进行的,先让学生根据学习积累,描述诗人形象,然后读诗歌,进行应证和互参。我们看,这“三写”的时机,是随着阅读的节奏和进程而如影随形地跟进。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需要“写”,那么“写”出现的时机很重要。就好比烧菜时加料酒,急火炒菜是刚入喷料酒,炖汤是等五分熟加料酒……当然,有些菜,不加料酒也可以很好吃。
时下,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也开始注重融入“写”了,但是很多诸如此类的“写”,是为写而写,假如没有“读”做铺垫,学生似乎也能写得出,写得好,这样的“写”与“读”就是脱节的,这样的“写”,孤立于阅读活动,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并没有起到反哺和推进作用。这样的为写而写,这样的脱离文本的拓展延伸的写,很普遍。值得警惕。
以写带读,还需要警惕“一写了之”的现象。有些老师为了推进阅读,也精心设计了以写带读的环节,但往往将“写”作为“读”的一个尾巴,在即将下课的时候,“虚晃一枪”,“写”流于表面,缺乏后续的有力跟进。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要安排“写”的环节,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对学生“写”的成果,及时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教师采取评判、矫正、补充、追问、小结、提升等手法,对“写”的内容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以此推动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三、读写结合的呈现形式之三,也是最高境界:“读写共生”
所谓“读写共生”,就是“读”与“写”相互融合,共生共长。也就是,在读写结合的课堂上,教学的重心不一定是“读”,也不一定是“写”,而是互相支撑,互为作用。读写结合以后,生成新的学习资源,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黄厚江老师执教《孔乙己》,就是一个“读写共生”的经典课例:活动①首先阅读“这双手”,初步理解人物形象;
活动2:其次根据小说具体情节,补充关于“手”的描写;
活动3:然后再展开想象,描写孔乙己死的场景(要有“手”)。
活动1的“读”,是“写”的铺垫,也是“写”的方向引导,即:符合小说所塑造人物形象特点的“写”。
活动1和活动2的结合,其作用是:对人物形象的深度理解;对刻画人物形象“特写镜头法”有深切体悟;通过活动,提高想象能力;训练了细节描写的能力……如此种种,生成的,是新的学习资源,培养的,也不是纯粹的“读”的能力或“写”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
活动3既是活动1、2的延续和深入,又与小说结局部分的“读”相互作用,读为基础,写为拓展;读是初步理解,写是深入体悟。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串起了小说背景、批判现实意义、人物悲剧根源等诸多的小说欣赏要素,生长了小说的文本阅读空间。
这个课例,能回答刚开始有老师提问的“新的教学资源”的问题 。譬如是,水和石子的亲密接触,固然使水和石子都受到作用力及反作用力,但是因为它们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涟漪,那微波荡漾,就是美丽而丰富的共生资源。
既然是“共生”,就不能做简单的“读”、“写”加法,而应该“因课制宜”,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材选文功能,在读写活动实施过程中,對读写结合的教学指向、对“读”与“写”的组合形式、对“读”与“写”安排的侧重……都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有时先读后写,“读”是“写”之源,“写”是“读”之继。比如教学《散步》,如何能更好地体悟“对举”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安排一个“仿句”训练:先联读文中的对举的句子,感受表达效果;接着选文中某句话,将其改为对举的句子;然后学生当堂交流。这里的读写结合,生成了“句式之美与文意之美融合”的新的学习资源。
有时“读”、“写”在着力上有侧重,或偏重于“读”,或偏重于“写”,这都得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安排。
“读”和“写”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读的过程中,融入写的因子,有助于阅读思维的缜密和深入;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借助读的经验和感悟,有助于写作实效的达成。
[作者通联:广东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高中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