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诗词鉴赏,全在“意象”

时间:2024-05-07

谢树峰

诗词鉴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其在语文高考中也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由于诗词表达的隐晦性和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不足等问题,学生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感受到诗词的内涵,理解诗词的意义。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阐述如何从意象出发,感悟诗词意境,理解诗词内涵,完成诗词的鉴赏。

一、强化积累,把握典型意象

意者,思想感情也,象者,客观景物也,意象,即寄托作者情感的事物。在古诗词中,一些典型的事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情感内涵,学生可以从这些典型意象入手,快速确定诗词基调,掌握诗词内涵。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对典型意象的积累,以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

以苏教版高中教材中的《雨霖铃》为例。这首词中,蝉、长亭、舟、杨柳、月都是诗词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学习这首词时,学生根据这些意象很容易理解诗词的意境。“寒蝉”开篇,渲染出悲凉的氛围;“长亭”为古人送别之所,常表达离别之意;作者用“寒蝉”寄托哀思,以“长亭”代指别离,诗一开头使充满离别的愁绪。“兰舟”象征着羁旅漂泊,居无定所,作者此之一去便是天涯漂泊,四处飘零,心中无尽悲苦。“暮霭”是一种黄昏时的景象,作者的心情如同这灰色的天空一样暗淡,充满悲愁。古人常折柳送别,用杨柳表示依依惜别之意,“残月”彰示作者惨淡的心情。作者心中愁闷之际,用景物作为情感的寄托,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悲愁。

由上例可見,诗词中的意象寄托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日常诗词的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典型意象的积累。学生遇到一首陌生的诗词,就根据日常的积累,分析诗词中熟悉的意象,鉴赏古诗词。

二、联想分析,解读特殊意象

有些作者在创作诗词时,常常别出心裁,出其不意,为典型意象赋予全然不同的含义,学生若仍将典型意象的常见含义代入,可能会与诗意完全不符,甚至背道而驰。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对诗词进行联想分析,理解诗词意象的特殊用法,对古诗词进行鉴赏。

例如,在一般古诗词中,“菊花”常常是品行高洁,孤高傲世的象征。然而在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一诗中,作者脱离俗套,为菊花赋予了新的形象和内涵。黄巢科举考场失利,却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和制度的腐败,新的想法油然而生,遂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借菊花抒发心中抱负,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的凌霜绽放与百花的黯然凋零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菊花顽强的生命力。解读鉴赏此诗时,“菊花”意象的特定意义显然与诗意不符,这就要联系作者的生平、诗歌题目及诗句的意思来解读意象含义。黄巢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题目可以看出此诗为其科考落榜后所作,从诗句中可以读出一股豪迈之意,因而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此时是借菊花抒发自己的雄心抱负。

在上述例子中,“菊花”的象征义与常见义不同,分析时借助了作者生平经历、题目含义等信息进行了一定的联想,解读“菊花”在此处的含义,进而了解全诗。

三、结合意境,体悟陌生意象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借助典型意象的积累来分析古诗词,然而我国古代先人留下的诗词数量极为庞大,鉴赏古诗词也时自然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陌生的意象,要体悟陌生意象的含义,就需要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结合意境去分析陌生意象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均是一些较为陌生的意象,但通过分析全诗的意境,我们也可以体悟到这些意境的含义。从“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愁”字,就可以看出作者内心必是充满愁绪的。“瑞脑消金兽”,香炉中的袅袅青烟,渲染了寂寥孤寂的氛围。重阳佳节之际,作者却还在独守空房,忍受与丈夫分离之苦,于是深秋之际的“玉枕纱厨”也带着渗透肌肤的寒意,这寒意穿透身体,直达内心。黄昏之时,“东篱把酒”,酒入愁肠,思念之情更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卷起帘子,寒意袭来,人比西风中的菊花还憔悴。“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这些意象共同渲染了寂寥凄苦的氛围,表现作者独自一人的寂寞孤苦及对丈夫的无限相思之意。

由上可见,当诗词中出现陌生的意象时,只要根据诗意联想,琢磨诗词的意境,再结合意境,加以分析,就能体悟陌生意象的含义,对诗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鉴赏。

[作者通联:江苏邗江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