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堂拓展延伸的有效性探索

时间:2024-05-07

孙国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这种“向课外拓展,向生活靠拢,向实践延伸”的大语文教学观已得到普遍认同。

那么,怎样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为此,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一、基于语文,遵循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就是老师带领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语文课要姓“语”,拓展延伸作为语文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该姓“语”,不能离开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拓展设计:其一,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范进这一类人的看法。其二,假如范进在咸亨酒店巧遇孔乙己,会发生什么情形?请进行相应描写。

对比这两个拓展设计,第二个就显得精妙了。因为它要求发挥合理想象,学生不得不再次走进文本,去辨析两个人物不同的遭遇、性格以及造成不同命运结局的原因。也因为它要求把两个人物的个性通过不同的描写展现出来,学生又必须揣摩两篇文章中相关的句子,然后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进行表达。这样,就保证了课堂活动是“语文”活动。

二、遵循学情,符合认知规律

拓展延伸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識积累、能力发展水平等。因此,教师在安排拓展延伸内容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相应学情确立教学目标,组织实施教学,巧妙地找到有效切入的“口子”,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此类课文的前经验,使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学生相应积累的厚度相协调。

在教学《幽径悲剧》一文后,笔者设置了三道拓展延伸题:其一,阅读季羡林先生的《二月兰》,就“幽径悲剧,不仅是古藤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民族的悲剧”展开评说;其二,为被毁前与被毁后的古藤各创作一首小诗;其三,今天,在我们身边还有没有“愚氓灭美”的现象?请举例并谈谈感受。

设计一旨在对文章主题的深度挖掘,培养思辨能力;设计二旨在对文章语言进行再加工,培养想象力与文字组织能力;设计三旨在着眼生活,反思现状,培养人文情怀。三个设计针对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各有妙处,能让学生各得其所。

三、立足文本,反哺文本

课堂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拓展的内容、宽度、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只有文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而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拓展延伸,也要反哺文本,让有效的拓展成为文本解读的延伸与补充。

比如,教学《智取生辰纲》一章,历来着重学习的是吴用等人的“智取”,而笔者换了一个角度,进行了这样的拓展设计:杨志其实也是一条好汉,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其“智”呢?

学生通过探究得到发现后,我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写杨志的“智”呢?原来,是用杨志的“智”衬托吴用等人的“智”高一筹。

这个拓展延伸既立足文本,又反哺文本,有效地让学生的思维向文本的纵深发展。

四、融入课堂,无痕渗透

“整体感知——文本分析——拓展延伸”一度是很多语文课的固定模式,使得有些老师片面理解为: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固定环节,而且是在学完一篇文章之后进行的语文活动。对此,我的理解是:拓展延伸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要注意选择最适宜的时机,在最值得的地方去拓展延伸,适时适度,了无痕迹。切不可漫无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

比如,在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前,先出示若干送别诗让学生诵读,感受送别诗的一般意境与情感。然后,话锋一转,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这首诗一改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的拓展叫设悬。

比如,教学《活板》,学生问为何称平民为“布衣”?可以在这里拓展介绍古代服饰的文化常识,并进一步探究出毕昇身为一介平民,而在历史中能树碑立传是很罕见的,所以才特别注明“布衣”,以突出其贡献之大。这样的拓展叫释疑。

再如,教学一些暗含典故的古诗,可以相机对诗中的典故作拓展介绍,以达到补充迁移的目的。这样的拓展叫校补。

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章,我们更需要通过精妙的拓展延伸,来达到“浅文深教”的目的。比如教学《散步》,在探讨主题时,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由一家人的和谐挖掘四类代表人物应该怎么做,从而导引出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拓展叫深化。

总之,有效的拓展延伸,不仅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学生们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语文营养。这是对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也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高新区实验初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