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兴茂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先考察所游地的地理沿革,再写实地的游览,末尾则发表议论;立论也相近,苏文要人实事求是,不要因惰就简,王文要人勇往直前,不要因怠就近。但仔细分析揣摩,两文在整体构架相似的情况下,却有诸多值得玩味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感性方面的不同。余光中说:“所谓‘感性,就是敏锐的感官经验。说一篇文章‘感性十足,是指它在写景叙事上强调感官经验,务求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一般说来,记叙、描写、抒情偏于感性,议论、说明偏于知性。在散文中发议论,是有悠久传统的,但散文毕竟是文学作品,议论更应讲究形象性和生动性,从而以浓郁的感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进一步提高议论的可信度。
王文的记叙描写主要集中于第二段,写进洞游览时因有“怠而欲出者”的影响而未能尽游其洞的过程,并提到越深则“来而记之者”越少的情况,为下文议论铺垫。但可惜的是描写太少,只有“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数语,特别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三句,更是事简景稀,没有进一步告诉我们怎么个深法、难法、奇法。深、难、奇只是抽象的形容词,读者很难有具体的印象,没有生动的叙事写景,在感性上就不能说服读者。由于这层隔阂,读者的心理准备没有成熟,在看到后文议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句,就难有切身感受,因为“非常之观”作者并未见,读者更无从看到,议论是建立在想象上的,就显得空泛了。
苏文则生动的多。先言小童持斧扣石,“余固笑而不信也”,次写“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去亲自考察,看到山危石险,听到森声怪叫,在“舟人大恐”的情况下却继续冒险探寻,终得其果。整个过程写得一波三折,有挑战性和传奇性,引人入胜。特别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鹳鹤“若老人咳且笑”及“磔磔”“噌吰”“涵淡澎湃”“窾坎镗鞳”等拟声词,想象丰富,模拟生动,使人惊心动魄。为了配合主题,这里作者特别侧重于听觉描写,形声并茂,情境逼真,具有险怪神奇之美,令人读之难忘。由此,当他后文议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时,我们当然会由衷地回答:“不可!”因为他的所见所闻也如同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也深有“体验”。
如果注目于两篇文章的标题,我们有理由对《游褒禅山记》的感性比《石钟山记》寄予更多的期望,因为前者有一个“游”字。偏偏王文却没有富于感性的景物描写,于是这个“游”字就有点落空,题文就不够相谐。倒是苏文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不能不佩服苏轼的写作天才。
从文章的结构线索方面来说,两文也存在着差别。王文共五段,第五段交代同游者,为附记,是某些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式,不论。在前四段中,一、二段记游,三、四段发论。其中二、三段前后呼应,第一段末与第四段前后呼应。第一段的开头部分写了褒禅山的别名、得名及有关掌故,这些内容如果放在专门记游的文章中,是极佳的,但在这篇记叙为议论服务的文章中,这几句就有点可有可无了,因为它与后文两段的议论均无关联。给人的感觉是,开头铺开的是游记的摊子,而后文却忍不住展开了议论。这样的瑕疵如果放到篇幅较长的文章中,是容易被忽略的,但在这篇仅仅数百字的短文中,就相当显眼了。苏文则不然。全文三段,首段引《水经》之说以及疑郦道元和李渤的解释,开门见山将问题摆了出来;第二段叙写自己亲自乘船去山下考察而终得真相;第三段据此发论,指陈士大夫读书臆断而不考察之病。首尾两段是知性的探索,中段的写景叙事是感性的考证,从怀疑到求证到结论,文章的结构自然而紧密,一气呵成,逻辑通透而严谨,具有极高的精度。
再从两文透露出的两位作者的性格胆魄来说,也有差异。王安石虽然想“极夫游之乐”,但当有人提出退出时并未坚持继续前进,而是随着四人“俱出”,只是出来后颇不甘心,感到后悔,从而为此生发议论。尽管他的议论很有水平,但毕竟只停留在“笔头上”,是坐而论道,行动上与其他人并无区别,显得锐力不足(当然这只是本文给我们的印象)。与此不同,苏轼则胆魄过人,穷根究底。面对“森然欲搏人”的巨石,耳听鹘鹳的怪声鸣叫,虽不免“心动欲还”,但听到“大声发于水上”时,不退反进,“徐而察之”,终于弄清了原委,没留下一丝遗憾。其执著勇毅的精神,与其《后赤壁赋》中“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盖二客不能从焉”的大胆豪迈何其相似!这是一个饱满的“雄姿英发”的壮美形象。
当然,王文的过人之处也很明显。如第三段的议论,由“志”到“力”再到“物”,层层递进,绵密精微,深通学理人情,确为高论。可以说,是议论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记游写景上的不足。我无意于将这两篇文章分出高低,只是就两文而言,会产生这样的印象:王安石是一个偏重知性的作家,而苏轼是一个知性与感性兼擅的作家,其形成与各自的才情禀赋相关,也与各自的个性气质相关。
[作者地址:甘肃通渭县第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