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逐步导人生 循序练能力

时间:2024-05-07

张海德

“周记导练”就是通过周记来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修炼品德,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术德兼修,导练并存”。 “系列”是指为了保证或者说争取实现“导人生、练能力”这个目标,周记的写作就不能随意为之,而应努力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训练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训练的内容包括人生修养、思维素质和表达能力三个层面,每一层面都要构成一定的序列;还有实验的操作,包括引导、批改、评讲和激励等也都要有一套程序,这就成了“系列”。因为“周记导练系列”是以普通高中生为实验对象的,所以称之为“普通高中周记导练系列实验”。

一、设计周记导练的题目系列,解决“施工”的图纸问题

我们以“品味生活,体察人生,感悟生命”为中心线索,针对高中生的心理成熟程度、思想修养水平、对主客观世界的感悟程度和写作能力等情况,先设计一套系列题目。这套题目分为“走进生活、感悟人生、超越自己、适应社会、感悟生命”5个大部分,每一个大部分下面又有4个大题目。如第一部分下面就有“认识自己、理解别人、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等4个大题目,再在每一个大题目下面编制5—6个小题目,如第一个大题目下面就有这样6个小题目:①病例说明书(我的缺点);②我为自己喝彩;③灯下 (窗前、河边)遐思;④我为自己辩护;⑤走进一中,我的角色定位;⑥哟,可笑的昨天。这每一个小题目都是引导学生从某一个侧面去认识生活,或感悟人生,或解剖自己,使之在写作中既能学会做人,不断完善自我,又能目光敏锐,独立判是断非,做到“言之有境,言之有质”。这套题目系列,从“走进生活”开始,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理解别人”、“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再逐步“感悟人生”、“超越自己”、“适应社会”,最后进入到人生境界的较高层面——“感悟生命”。我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对生命的本质意义、生存意义和哲学意义有所认识,才能真正地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包括一草一木,也才能去乐观自信、沉着坚定而津津有味地对待每一天、每一刻。

二、构建周记写作的操作机制,解决“施工”的方法问题

1.束中有放,让学生进入独抒心灵的“百草园”。我们设计的由5个部分20个大题目130余个子题目构成的周记导练系列,在高中前5个学期就是每一个学期都要写4个大题目20余个小题目,大致上是每月一个大题目,每周一个小题目,到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结束 (高三下学期集中备考)。在这个导练平台上,从“走进生活”始,到“感悟生命”止,学生要完成一次次递进推移的周记写作。显然,这里有一定的约束性:一是宏观上的,即在高中前5个学期里学生必须按照“走进生活”、“感悟人生”、“超越自己”、“适应社会”和“感悟生命”这样一个内容架构来完成周记写作任务;二是中观上的,即每一个月的周记写作,都要围绕规定的一个大题目来写;三是微观上的,学生每人每周必须写一篇,教师每周都要全收全改;每学期结束,学生还要对本人在周记写作中学知养能、长识修道的情况进行一番回顾,写一个小结。

如此多的约束,是否不够科学呢?非也。世间万事万物,其运行和发展都要受到诸多因素的约束和制约。没有这样的约束,学生写周记就可能文之无序,写之无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便“打一下鱼”,也是敷衍了事。

这样多的约束,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心灵呢?不是,因为我们在诸多约束中更有许多灵活的办法。如:在子题目的处理上较为灵活,每一个大题目下的小题目,一般是5—6个,而每月只需写4个,这样学生就有或选此或选彼的自由;也不必死抠所列的小题目,只要抒发真情实感,都可以自由命题写作。又如把每一个子题目,都尽量设计成半开放式的,让学生有更大的写作自由度,如“切开萝卜体味一番”(爸爸的苦与乐、妈妈的喜与忧、亲朋的冷与热、我的喜怒哀愁)。有时还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制定特殊的规定:(1)有的学生的确一时写不出来,可以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充数,但要注明出处、作者,且一月之内只能抄一篇;(2)有的学生文笔很好,又能别出心裁,允许不按照导练系列的题目为文,让他写点杂感随笔之类的文字,使学生既能文采飞扬,又能言之有度,既能见仁见智,又能言之有理。这样,学生就逐渐把周记视为一方独抒心灵的“百草园”,并且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田园里放胆抒情,张扬个性,放手为文,学习创造。

2.巧引妙导,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曲曲幽境”。为了促使全体高中生完成这个“导练系列实验”,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使学生一开始就能热心参与“周记导练系列实验”,要全面引导;写到中途,有的学生心生厌烦了,要精心引导;每个月布置一次周记写作任务,要巧妙引导;学生在周记中暴露出了思想情绪不稳定和心理障碍等问题,要细心引导。特别是学生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老是停留在肤浅层面上时,老师更要耐心引导。我们的方法是:

(1)从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感悟生活、人生和生命。

(2)我们在每个大题目下面,均精心设计了一段导语,以帮助学生寻找感悟思考的方向,确立立意生发的重点。例如我们在“感悟自然”这一组题目下就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大自然孕育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但人似乎并不很情愿地退回到自然的立场上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即使如此,自然也从不吝惜它深邃悠远的内涵,将启示悄悄地传递给困顿中的人们。“看月亮升起”和“白日依山尽”这两个题目,它昭示的是“生之终点,也是生之起点。”正如史铁生所说:“太阳,他每时每刻是夕阳也都是旭日。”“静静的雪被下”、“秋风过处桔香飘”,它昭示的就是这世界不可能是一个无差别的所在,必须有苦难存在,有苦难才有幸福,甚至可以说,承受苦难的生命才是光明的、不平凡的。当然,“诗无达诂”,对诗如此,对大自然更无“达诂”了。

(3)坚持每周全收全批。在批改中,教师尽量敞开心扉,与学生来个心灵碰撞,并尽量妙语解惑,指点迷津。如有的男女生交往过密而不能自拔,并诉诸笔端,可批上一句“让人生理想的阳光驱散青苹果树林上空的雾霭吧”,或者是“往前走,天涯有芳草,前方有阳光”,让学生在笑声里、在品味中升华人生境界。教师要设身处地对学生进行细心劝导,如遇到学生在周记中诉说心中的苦恼和不满,包括对当前社会现象产生偏激情绪时,教师应以长者或朋友的身份给予指点:“胸有正气,可佳;全面否定,可思”;“宽厚看人,透彻看事”等等。总之,批语长短均可,但绝不能没有。只言片语、涓涓细流,引领学生进入感悟人生的“曲曲幽境”。这里,引用三(五)班喻小玲同学的一段话最有说服力:“闲着的时候,总喜欢拿周记本翻看,而且每次看的心情都不一样,似乎这已经成了我高中生活里排遣孤独的最好方式;很喜欢周记本发下来,其实最喜欢的还是老师触动心灵的评语。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周记也许不会再记,但我们永远怀念这让人感动的瞬间!”

3.多向激励,让学生进入善悟、爱思、乐写的“自由王国”。要让高中生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对周记写作保持恒温状态,除了约束性措施和巧引妙导以外,还需从各个不同的向度予以激励。如“成果展示法”,即学生每完成一个大题目的写作(一般是每月一个),就将各班的优秀习作编辑成集,并以“心语”命名,印发至各班,我们称之为“年级发表”。同时,争取校刊校报支持,每期报刊都开辟“周记撷英”专栏,发表周记佳作,这就叫“校级发表”。另外,我们还不断地将周记中的美文推荐到省市级报刊登载。这样的成果展示,给作者本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成就感,更多的还有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三、贯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系列训练,解决“施工”的质量问题

当前,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低下。为文是层次不清、思路混乱;说话是词不达意、东扯西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思维能力差是主要的。为此,我们在“周记导练”中,把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三个方面,在高中三个年级阶段分别有所侧重地加以训练。高一年级写作“走进生活”、“感悟人生”,这样的题目都需要由实到虚,或由虚到实,这是形象思维的训练。高二年级要“超越自己”、“适应社会”,这就要求思维具有深刻性、条理性和概括性,这是逻辑思维的训练。高三要接触“感悟生命”这个大问题。大自然孕育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但人似乎并不很情愿地退回到自然的立场上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哲人认为,生命是欲望的载体,而欲望的核心就是要突破各种对生命活动的限制,即追求自由。我们认为,要表现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就要求思维具有发散性,即创造性。首先是在题材的采撷上,要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反正,类不分点面,“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凡能达意,皆为我用;其次是在思维方向上,既要能围绕一点,多向生发,又要能换位思考,反弹琵琶。这就是创造思维的训练。

至于表达能力的系列训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系列。每次布置周记题目时,都简要地提出写作上的要求,并大致构成一个呈螺旋状上升的“格”。即在谋篇、立意、选材等方面,由浅入深地提出一个系列的小“格”。如“选材”上的系列要求是:由小及大,由此及彼,正反对比,虚实映带。这样,学生按“格”为文,据题立意,品作文之意趣。二是表达能力的训练系列。写文导人生,讲文练能力,学生想了、写了,还要站到讲台上演讲,把自己最优秀的周记展示给同学,使之所感所悟不仅形之于文,而且述之于口。从“导”的层面上讲,起到了相互教育、榜样示范的作用;从“练”的层面上讲,完成了由意到文,又由文到“言”的演化。这样,激励学生不断地感受生活、积淀语感,从而达到练眼力以启智、悟事理以长才、增见识以强本、修品德以固体的目的。

总之,“周记导练系列实验”实际上是一个“一导两练”的训练平台。“一导”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修炼品德;“两练”是:一练思维,二练表达。立足于术德兼修,着眼于导练并存。

通过改革实验,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旨趣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找到了一个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