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做好方案策划,优化班级区域环境创设

时间:2024-05-07

田钦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班级区域环境创设上,我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与教师一起创设出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其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

一、讨论方案,创设环境

在对班级区域环境进行创设之前,必须制订创设方案。谁来设计方案呢?既然班级区域的使用者是幼儿,教师就应和幼儿商量,接受幼儿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同时予以适当引导,指出幼儿考虑不当的某些要求,提醒幼儿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对方案进行优化。最后,师幼结合讨论的意见,选出最佳方案。

方案制订好后,接下来就要对班级区域环境进行创设。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同样应参与其中,他们能做的事情很多。小班幼儿可以收集材料,如到户外走一走、找一找石头、树枝、叶子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物;中班幼儿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桌子、柜子等调整区域里物体的位置;大班幼儿可以分组研讨,画出各自认为完美的班级区域布置图,并根据图片进行摆设。幼儿参与班级区域环境创设,一方面能在参与中感受到主人翁意识,知道这个环境是为自己设计打造的,会更加用心;另一方面能从中获得思维提升,考虑问题会更加全面,各方面能力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精心观察,细致解读

师幼共同创设的班级区域环境是否一定就能适宜幼儿在区域内活动呢?答案是不一定。教师仍然要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对班级区域环境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活动进行实地观察研究。正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相应的态度来配合孩子的成长需要。”

往常教师对幼儿的观察,重点多放在幼儿的行为表现和结果上。在对幼儿进行解读时,关注的多是幼儿的现有能力水平以及后续的能力水平提升,而往往忽视了环境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因为在进行班级区域环境创设时,教师已经提前对区域打造进行了规划,自认为考虑得比较周到,也的确按照区域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实施。但在實际使用时,教师不能通过幼儿的表现来解读区域环境创设背后存在的问题。例如:区域内物体的摆放是否妨碍了幼儿的活动,材料的提供能否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幼儿活动不能顺利开展是否因为缺乏相关的活动示意图,等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调整、优化的内容。

三、多种渠道,“问题”研究

班级区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可由作为使用者的幼儿提出,也可由作为观察者的教师提出。对提出的问题,师幼可以在一起探讨研究中予以解决。

1.实地研究。幼儿在班级区域活动时,教师在旁直接观察,发现并提出区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幼儿协商、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实地研究,对相关区域环境进行调整,以确保问题得以解决。

2.视频研究。教师通过视频记录下幼儿的活动过程,以从中发现区域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视频的可重复观看性利于教师和幼儿对活动现场中可能会忽略的区域环境问题进行挖掘,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集体教研。

班级区域是幼儿在园进行活动的主要场所,幼儿园应让幼儿参与创设和完善班级区域环境,营造出适宜幼儿需求的区域活动氛围。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他们在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及适宜的区域环境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